華為面試填表,不選D就出局了?任正非:人才不是華為核心競爭力
在華為的入職填表上,有一道選擇題,其中“你希望被分配到哪裡”的D選項是“國內外任何代表處(含艱苦、疾病和戰亂國家)”,只要你沒選擇D,你就出局了。
不僅如此,華為甚至在招聘中還有個對名牌大學的前幾名不考慮的不成文規定。
有很多人不解,但任正非卻有過一句話:“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但如今的華為,擁有近20萬員工的中國高科技的領軍者,什麼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呢?
01任正非: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今天的華為,已經是擁有近20萬員工的巨無霸了。
華為能從最早的幾個人,成長為今天的科技巨頭,即使平均算來,一年也得新進6000多人。
而據任正非才採訪中稱,30多年下來,從華為出來的人,也有十幾萬人了。
但一年要進大幾千新員工的華為,卻也有很多人在招聘的第一步流程,就被淘汰出局了。
據曾在華為奮鬥了8年的某華為前管理人員回憶,華為的招聘,有個一票否決。
當時應屆畢業生面試華為,在入職填表的封面上,赫然印著一道選擇題:
“請問你入職華為後,希望被分配到哪裡?四個選項分別是:A國內大城市;B國內任何代表處;C國內外任何代表處;D國內外任何代表處(含艱苦、疾病和戰亂國家)”。
很多剛走出校門的青澀少年,哪裡懂得那麼多格局觀,很多毫不猶豫地選了A或者B,而排除了最後一個選項D。
但殊不知,只要你沒選擇D,你就出局了,沒有然後了,直接被一票否決了。
因為華為要的是,你艱苦奮鬥的一個態度和格局。
華為早期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華為招聘對名牌大學的前幾名不考慮。
任正非在一次公開的報告會上說:“我們注重人才選拔,但是名牌大學前幾名的學生不考慮,因為我們不招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他們很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
華為的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相對於強調人才的技能,華為認為,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意志力,比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更重要的是胸懷,胸懷有多大,天就有多大。
所以,當華為公司基本法起草小組的一位教授問任正非:“人才是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任正非地回答出人意料:“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02如何成為華為奮鬥者?
任正非說,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
通俗來說,華為對人才的管理,就是如何讓人才融入華為的奮鬥者文化,成為奮鬥者。
一個新進員工,如何成長為合格的奮鬥者呢?
選拔高素質新員工、培養幫助新員工快速融入華為。通過了招聘的選擇題,一路過關斬將,最終進了華為,那麼,你將面臨一段富有挑戰性的訓戰結合的新兵訓練營。
入職第一課:奮鬥者文化
華為是以奮鬥者為本的公司、確定的是以奮鬥者為主體的文化,假設員工是努力奮鬥的,不能奮鬥者就不是華為人、是要被淘汰的,而華為決不讓奮鬥者吃虧。
華為新員工培訓的首要任務,就是透過各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傳遞奮鬥者為主體的文化,幫助新員工更好地理解奮鬥者文化;新員工培訓成功的標準就是新員工紛紛要求上戰場,到艱苦的地方和工作崗位去都不辭職。
一年一度的華為新員工座談會上,任正非都會出席並講幾句。
任正非說:“我們要不斷激勵員工前進,害怕到海外去、到艱苦地區去,害怕艱苦的工作,在華為是沒有出路的。”
簡言之,進入華為的第一課,就是奮鬥者文化的傳遞。
華為早期的培訓機構被叫做“西鄉軍校”,後來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華為大學”。
新人進入華為後,要接受近一年的系統化培訓。華為將新員工編成幾個特訓營,新人先到一營接受產品培訓,三個月後到“使用者服務”前線實戰培訓,再過三個月才能調回總部,進入二營接受市場和客戶服務的培訓。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新人幾乎一年內“白吃白喝”,就是學習。
第一課之後,便是崗前的訓戰結合、新員工導師輔導和新員工轉正考核等4個階段,以幫助新員工認同並踐行華為核心價值觀、掌握崗位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更好地融入到華為工作環境氛圍中去、在為華為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自身職業發展。
03如何不讓奮鬥者吃虧?
認識到人才的價值,也要給人才合理的回報。
華為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自1997年起逐步建立並持續完善了全力創造價值、正確評價價值、合理分配價值等環節,形成了閉環的利益驅動機制。
全力創造價值:活下去是硬道理;對外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追求持續商業成功;對內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永不言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正確評價價值:以客戶滿意作為唯一衡量;以責任結果為導向評價組織與個體;員工貢獻要大於成本,堅持淘汰低績效與惰怠者。
華為在全力創造價值、科學評價價值、合理分配價值的利益驅動機制基礎上,提出並逐步最佳化、確立了獲取分享制,建立起了由薪酬、獎金和股權等構成的員工薪酬激勵體系,以激勵員工長期艱苦奮鬥、驅動了華為的商業成功與可持續發展。
在最佳化價值分配的過程中,華為還透過一次8年以上老員工的大辭職運動,廢除早期的工號文化,將所有員工重新編號,徹底打破早期老員工的利益固化和奮鬥者精神的弱化問題。
華為逐步建立起了“以崗定級,以級定薪,人崗匹配,易崗易薪”的薪酬管理制度,並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持續改進完善,以不斷增強薪酬市場競爭力、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
華為認為分好錢的標準,就是能夠不斷提高人均效益、持續驅動公司有效增長,達到減人、增效、漲工資的效果,實現公司發展與員工成長的雙贏。
實際上,自2009年到2019年:華為銷售收入從1466億、增長到8858億;員工人數從9.5萬、增長到19.4萬;人均銷售收入從154萬、增長到443萬;人均薪酬包從45.3萬、增長到120.2萬,確實是達到了人、增效、漲工資的效果。
任正非認為,價值分配的評價標準,“最終要看是不是多產了糧食,如果你增收了糧食,工資就漲對了。沒有增收糧食,這個政策就是錯的。”
“奮鬥的目的是為了過幸福生活”,顯然,華為在價值分配上確實充分體現了“不讓雷鋒吃虧”的奮鬥者文化的精髓。
04華為奮鬥者文化的力量
現在看來,華為在面試第一關設定的“小陷阱”,其實就是對人才格局的第一步篩選,不符合華為奮鬥者價值觀的,自然不是華為需要的人才。
任正非所說的,“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管理的能力才是”,也正是對華為將一個剛從校園裡走出來的學生軍,鍛造成為華為能打仗的鐵軍,這一塑造奮鬥者的過程的形象總結。
這就是華為的奮鬥者文化的精髓。
“為什麼有些事情在華為能做起來,而在其他公司不能,是因為華為文化。” 華為米蘭研究所的義大利籍所長Renato說道。
Renato認為,“華為的工程師可能沒有經驗,也會經常犯錯,但是他們特別有激情有活力,特別能奮鬥,只要定下來目標,一定會想方設法去實現,再大的困難和挑戰都會去克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就是華為文化。”
正如任正非所說:“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
在這樣的“奮鬥者文化”的大熔爐裡,每一個華為人都在奮鬥拼搏,華為有什麼理由不成功呢?
更多華為管理故事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