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釋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該《指南》一經出臺立刻登上熱搜,足以看出大家對殺熟的敏感和深惡痛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讓大家的出行和採購更加的便利,大家對於平臺的信任,換來的卻是殺熟,赤裸裸的針對性和雙標讓使用者很是難過,有一種錯付了感覺。同時當年的3Q大戰也是深深傷害了使用者的感情,平臺有一種圈定使用者後,不是認真研究如何深耕細作提高服務質量,而是開啟了收割模式。
《指南》明確了構成差別待遇可以考慮的因素,其中包括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基於大資料和演算法,根據交易相對人的支付能力、消費偏好、使用習慣等,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或者其他交易條件。為平臺經濟反壟斷明確指引。筆者經歷過的包括訂酒店機票,還有最常用的訂餐,兩臺手機兩個價格,並且可能價格差距巨大的情況。
《指南》的出臺除了針對不斷出現的’大資料殺熟’等違規操作,監管層面及時打補丁,彌補法律滯後性。同時希望平臺能夠愛惜羽毛,多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