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資料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麥肯錫
五一假期和朋友去了一個周邊的空曠的野餐,雖然烈日當頭,但樹蔭下微風習習,看著藍天白雲,很愜意。我們去的地方距離城市開車一個小時左右,人雖然不少,地方卻很大,雖然尚未建設完成,卻仍然能夠讓在其中游玩的人感到身心放鬆。和同是野餐的幾個陌生人聊,他們和我們一樣,是從網上看到圖片、介紹和路線,最後決定過來的。
網際網路思維,是一種手段和辦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思考如何實現目的的方式。比如上述說到的一個村政府投資修建的公園式的休閒場所,透過圖文和定位技術,就能夠吸引很多人去消費,雖然很簡單,但這就是“鄉村數字化”的一種形式,就是網際網路思維。
相對一個小時車程的鄉村數字化,街邊實體店在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的方面更有自己的優勢。早期街邊實體店的選址,都是目標人群流量充分的商業區,因此早期的街邊實體店,更多的情況下是透過自然流量實現獲客的。這種獲客方式要求實體店對於裝修風格、店鋪名稱、銷售員的形象氣質等等,能夠眼見得外部形象都有很大要求。但隨著越來越多得市場參與者進入,琳琅滿目得商業街讓每一個店鋪都淹沒在視覺元素得海洋中,從而增加得獲客成本和週期,再加上同一街區得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因此造成了實體店利潤下滑,成本上升。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口號是:傳統行業轉型網際網路。我的實體店朋友們經常說,每次聽到這句話都覺得被時代邊緣化了,好像這個轉型是被限定為90後的事。事實絕非如此。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那就是這個社會都在網際網路化,都在年輕化。但,無論70、80、90還是00後,人性是不變的,也就是說消費者心理是不變的。看著同行陷入困境的實體店潛意識排斥的不是“轉型網際網路”,而是對於建立新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邏輯的排斥,這種排斥有懶惰、有對於未知的恐懼等等原因,其本質是人類對於改變的排斥。
部分或者全面否定過去的經驗,部分或者全面接受新的邏輯確實是一件痛苦而令人煩惱的事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斯的《大資料時代》一書中,把這種從原始社會到工業時代形成的人類的思維習慣,在網際網路時代數字技術中根本顛覆的觀點表達的十分清楚,他說:“尋求因果關係,是人類長久以來的習慣(這就是邏輯的基本定義)。......大資料時代,無須緊盯事物間的因果關係,而應該尋找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只會提供非常新穎和有價值的觀點......”,“這種觀點無法展示,也無需展示和探討WHY(問什麼),但更關注WHEN(何時)、WHERE(何地)、WHAT(何事)......”
這對於從傳統工農業走來的60、70,甚至80後來說,雖然能夠看懂,卻很難理解。舉個例子,傳統思維對於因果關係非常重視,想掙錢就要提供某種價值(產品或者服務)讓人去付款;想有價值就要有創造價值的能力(透過學習和工作積累的經驗)。網際網路思維就是,想掙錢就要提供某種價值(產品或者服務),什麼時候需要(WHEN)、去哪裡能搞到(WHERE)、到底需要什麼(WHAT)。於是這就產生了兩種模式,傳統模式是工農業的生產製造,網際網路模式是資訊時代的價值互動和開發。
很不一樣吧?
說了半天,實體店的網際網路思維究竟是什麼呢?我再賣一個關子。中國銀行業在80年代一直落後於世界同行,從產品到服務基本脫軌於市場需求,但90年代開始,中國的銀行業突然發生了迅猛的發展,在十年的時間裡不僅躋身世界百強,更時出現了工行這樣的“宇宙行”,為什麼?兩件事:混業經營(產生市場競爭)、股份制(獲得造血功能)。
對,我要說的就是“混業”。對於實體店來說,所從事的行業,是“因”;行業的興起和衰落導致的盈利的增長和降低是“果”。典型的傳統思維。街邊實體店,有穩定的客戶,每一個客戶的需求都很豐富,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混業”的思維去考慮一下,其實每一個街邊店在透過傳統自然流量獲客的同時,如果能夠發掘並提供一種有明確需求,也有明確供給的價值(產品或者服務),是否比那些後進者具有更高的基礎呢?是否就能夠不荒廢之前的市場積累呢?是否就能夠實現網際網路化呢?是否就擁抱了數字時代呢?
我並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過度關注行業的因果,不如專注於市場的關聯性。
我希望是的。
人在商海,身不由己。隨波浮沉,或是踏浪而歌,只看街商們風起雲湧,殺入那些稚嫩白領的消費之地。這些人,才是未來消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