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用毫米波部署5G網路,嚐鮮的使用者發現“麻煩讓一讓,你擋到我訊號了”這個梗居然走進了現實。因此美國準備斥資最多149億美元贖買頻段,乖乖回到由中國主導的Sub-6頻段。美國這麼著急,5G紅利大概真快來了。
» 97億美元保底,乖孩子還有52億糖吃
美國在Sub-6頻段,有可能騰出來的只有商用衛星通訊佔據的頻率。
為了讓衛星通訊商趕緊騰出空間,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想出了絕佳的妙計:高價拍賣,讓拿到頻率資源的運營商補償衛星通訊企業97億美元;而如果衛星通訊企業能在按期清退,還會額外補償33億至52億美元。拍賣預計在12月舉行。
FCC主席Ajit Pai
如此高昂的賠償並不是無中生有。FCC打算回收的3.7GHz~4.2GHz這個頻段,在美國主要用於衛星電視廣播。想要騰出來,美國需要在100多個電視和廣播網路的3.5萬個天線上安裝10萬個過濾器,順便把天上的所有衛星全都換一遍……用興師動眾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而涉及的衛星通訊公司Intelsat、SES和Telsat從競爭對手變成了友商、聯合起來與FCC談判,對這個價格並不太滿意。而FCC如此大動干戈,是因為Sub-6內其他頻率,有的是軍用頻率、有的是非授權頻段(不需登記就可使用,因此天知道都有誰在用),149億美元轉移衛星通訊頻率已經是代價最小的方式了。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此前押寶毫米波、並且試圖在全球強推毫米波5G。不過,事實證明美國押寶錯了,FCC才會批准149億美元這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價碼。
» 全球只有美國在玩毫米波,產業鏈支援度接近零實際上,美國的毫米波在一開始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只要有其他國家也採用毫米波,硬體成本是能夠平攤下來的,有錢了才能大力出奇跡,順便擠壓Sub-6的市場。然而,中國、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南韓等十幾個公佈5G頻段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沒有一個跟著美國選用毫米波的。
而美國自己的需求量也不夠。按照美國的規劃,是先用毫米波代替家庭固網、實現熱點覆蓋,Sub-6頻段清理後再用Sub-6補充覆蓋。因此美國早期的5G終端都是CPE資料機,也就是一個移動熱點。由於CPE熱點可以多人共用,因此需求量比人手一臺的手機少很多。
成本無法平攤,這讓押寶毫米波的美國企業騎虎難下。比如美國企業高通推出的5G基帶,強行捆綁了毫米波基帶,不買不行且開價極其高昂。其實就連美國運營商也對毫米波不感冒,幾家運營商都在用4G資源部署5G網路,無奈頻寬不夠、實際表現與4G拉不開差距。
» 研究結果出爐:美國主導的毫米波5G的確不行實際上,149億美元的補償即便在FCC內部也存在巨大的爭議——最終的投票結果是3:2、險些沒通過。但是近期陸續出爐的研究報告顯示,毫米波還是付不起的阿斗。
諮詢公司麥肯錫認為,2030年前毫米波燒掉7000億~9000億美元的成本才能覆蓋25%的人口,Sub-6用4000億~5000億美元就能覆蓋全球80%的人口。
從技術上說,由於硬體ADC處理精度不夠,且為了擴大傳輸範圍使用波束賦形造成指向性過強,用人話就是手一抖訊號可能就沒了,需要5倍基站密度才能達成Sub-6的覆蓋深度;而且毫米波的頻率利用效率低,相同的速度需要4倍頻寬。雖然能靠技術進步解決,但是方案還沒有影呢。
而5G網路現在就化身龐大的市場。資料顯示,僅在行動通訊、醫療保健、製造業和零售業這4個領域的應用,全球GDP就能增長1.2萬億~2萬億美元;而2035年前,5G將創造13.2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但是,這些增長的70%~80%都來自於Sub-6。
而美國FCC現在這麼著急,大概5G紅利就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