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不過不需要氣餒,因為中芯國際的進步是可見的。不管是製程工藝還是營收水準,都是呈現增長狀態。就比如去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實現66.71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了10.3%。

而且在晶片製造工藝上,其N+1工藝也已經完成流片,測試。發展穩定的話,要不了多久就能進入7nm製程時代。不過在此之前,中芯國際傳來新訊息,事關12英寸晶片。

據2月8日訊息稱,上海市2021年重大建設專案清單中包括了一座12英寸晶片SN1專案,該專案是由中芯國際進行的,目前的狀態是在建。據悉,該專案總投資90.59億美元,光是購買生產裝置和安裝費就要73億美元。

這座12英寸晶片生產線規劃月產能是3.5萬片,同時還是國內首座FinFET 工藝生產線。中芯國際14nm及以下的先機制程量產都會依靠這一生產線,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芯國際的新訊息可謂是十分關鍵,在這特殊時期還能投資近百億美元興建12英寸生產線,可謂是進步顯著。然而卻有人表示質疑。

胡偉武說得沒錯

中芯國際梁孟松曾經提到,已經完成了7nm晶片的研發工作,等今年4月份左右就能風險試產。可是美國的一系列行動可能會影響7nm晶片的生產計劃,雖然7nm和5nm還有一定的距離,但要是能完成7nm的生產,也是一大喜事。

外界太期待國產晶片能一蹴而就,取得重大突破。所以傳來能4月份試產7nm的訊息後,就以為解決任何問題了。

其實還會有諸多外界因素影響技術發展,但有人表示質疑不生產7nm,去建設12英寸晶片生產線,是不是不行了?並不是。

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說出了關鍵所在,胡偉武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14nm晶片已經夠用了,90.9%的應用都夠用了。不要美國做5nm我們就要做5nm,主要在於做好系統最佳化。

按照胡偉武的說法,是強調當今現狀做5nm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受限於裝置,人才和技術等等,不是想做就能做的。14nm成熟工藝夠用了,只有等技術上去了,裝置到位了,再來攻克先進製程也不遲。

胡偉武說得沒錯,中芯國際掌握的14nm量產工藝可以滿足生活所需,再加上建設一座12英寸晶片生產線,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腳踏實地,穩紮穩打

去年國內半導體遭遇的一切讓很多人急功近利,認為應該趕快突破關鍵技術,恨不得在一夜之間造出EUV光刻機。別人花了二十幾年才造出來的先進裝置,憑什麼認為能夠在一夜之間就造出來。

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天上掉餡餅有什麼區別,只有腳踏實地,穩紮穩打才能不斷進步。一步一個腳印即便路程中有失敗,那也是寶貴的經驗。沒有苦何來甜,沒有付出哪來的回報。

胡偉武說14nm夠用了,並不是告訴大家技術不研發了,科技不創新了。而是呼籲揚長避短,做好系統最佳化,把能做的事情先做了,再去集中力量攻克先進技術。

總結

中芯國際投資90億美元建設12英寸晶片生產線,能夠為國產大部分裝置提供重要整合晶片。高階的7nm,5nm應用領域太過侷限,基本上就是用在智慧手機,平板等電子裝置上。

總不可能經濟的發展全靠這些產品,通訊、醫療、交通、電器等等領域,都值得佈局。所以認清問題所在,也是一種進步。

13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十年前錯過了電商,三年前錯過了直播,下個風口將是2.5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