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一個影片,影片中,主講人羅振宇專門就當下的就業問題說了一下個人觀點。他認為,大學生失業不是中國特有的,而是一個遍及全球的現象。他以歐洲某發達國家為例,指出該國失業率逼近30%,25歲以下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50%以上。
羅振宇還認為,當下的這一代人,可能會面臨空前慘烈的失業情況。至於原因,他以一本書為引子,重點提到網際網路對傳統社會架構的衝擊:網際網路,以及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一些新技術,像一頭大象衝進了瓷器店,把原來的罈罈罐罐全部打翻,很多賴以生存的、餬口的工作突然一下子蒸發了,消失了。他總結道,網際網路對整個社會就業衝擊是“驚豔的一槍”,直接把這個社會扎出一個血窟窿。
確實,因為網際網路技術普及和機器的廣泛使用,大量工作崗位被替代。一些蜚聲世界的大公司,員工只有幾千人,幾百人,甚至幾十人,創造的財富與原來幾萬人,幾十萬人公司創造的財富相當。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社會財富增加了,但失業的人多了,社會架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了。
可能有人會很奇怪,技術帶來了繁榮,帶來了社會財富總量的增加,大家的日子應該越來越好過了,為什麼社會架構會變得不穩定呢?因為社會的整體發展和個體的生活感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們通常用總量和平均數來衡量社會的發展,但個體的生活感受通常是一個“中位數”概念。何為“中位數”?就是財富狀況處於中間位置,比他富和比他窮的人數量差不多,這個人的財富水平屬於“中位數”。他的生活質量的變化,更能反映出社會個體的真實感受。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屋子7個人,有沒錢的,有有錢的,財富總量是大家的錢加在一起,平均數是把大家的錢加一起除以7,中位數是財富水平排第4的人擁有的財富數量(3個人比他富,3個人比他窮)。因為技術升級,財富排名第1的人財富突然暴增,7個人的財富總量大增,平均數大增,但其他6個人中有4個人的工作被機器替代了,收入大大降低,“中位數”下降了,少數人極其富有,多數人日子不好過,他們該怎麼窮還是怎麼窮。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現在的財富分佈不均衡,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與日俱增,收入難有起色等各種問題全部歸咎於網際網路、機器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合理,人們社會地位不平等的加劇,高校教育模式的不科學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就業質量。
所以,在就業環境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無論是高校,還是在讀大學生、畢業大學生,都要進行一些調整,以讓自己在時代的劇烈變局中立足。
在變化的時代,很多舊的東西被打破,很多的新的東西涌現出來。作為高校,應該重點培養大學生至少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
1、適應能力和承受能力
求職環境和工作環境不斷改變,身邊的同事,換了一茬又一茬,各種新問題不斷湧現,適應時間越短的人,就越有競爭力。另外由於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衝擊,資訊迭代的加速,每個工作崗位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沒有強大的承受能力,心態會崩盤,然後被時代拋棄。
2、目標調整能力
環境的變化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目標調整。多數人上大學時的目標,和大學畢業時的目標會存在較大差異;他們工作幾年後的目標和剛大學畢業時的目標也會不同。事實上,我們的目標可能需要隨時調整,邊調整邊反饋,分析利弊,以最最佳化的狀態完成任務。
3、自我學習能力
學習不僅是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也要熟悉時局、趨勢、技術,必要時花較長一段時間學習其他專業學習,為隨時可能到來的崗位更換做好準備。如果不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個人的發展就會被限定在很小範圍內,一旦工作崗位被取代,就失去了生存能力。
4、資源整合能力
網際網路技術再發達,也取代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作,人脈、資源,仍是每個人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那些能爭取到最多資源,能把手上的資源最大限度利用的人,更容易走在時代前面,他們更有機會獲得“難被機器替代”的工作崗位。
作為大學生,也應該至少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有沒有必要死磕名校、死磕高學歷?
名校招生人數很少,註定只有少數人有機會拿到名校文憑,也註定只有少數人能獲得高學歷,許多人花了很多時間、精力,仍與名校無緣,這是一種巨大的成本浪費。所以大學生要認真規劃自己的未來,要想想,是考研獲得高學歷重要,還是直接進入社會增長見識重要;如果報考研究生,要想想,是學校的名號重要,還是專業實力重要。
第二個問題:求職時,是不是非要“待遇達標”?
我們身邊不少高校畢業生在求職時有一個硬性標準,就是工資待遇,若待遇低於他們的心理預期,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拒絕這份工作。應該說,年輕人參加工作,不僅是為了收入,也是為了成長,我們大可以把眼光放得長遠點,苦一點、待遇低一點的崗位,只要能幫助自己提升,幫助自己積累資源,為何不試試呢?
第三個問題:是不是一定要幹本專業的工作?
學法的大學畢業生,工作的話,是不是就一定要幹法學專業的事?學程式設計的大學畢業生,創業或求職,是不是一定要進入IT行業?其實這都是不一定的,我們身邊有學法律的,企業管理搞得很好;有學程式設計的,後來成為了財務總監;還有一些學醫的,進入了娛樂圈,成為知名歌手。高校畢業生的未來發展不應受大學所學的專業限制。
我們沒有出生在富貴人家,我們掌控不了時局,我們改變不了普通人的生存境地,我們只能緊跟時代步伐,求新、求變,或許人生最終仍是一塌糊塗,但我們至少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