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特供招術

之前我朋友出去逛街,在服裝店裡看到了一件特別喜歡的衣服,然後價格太昂貴,於是她就去淘寶上搜索了一下相同樣式的,發現差不多樣式的價格挺便宜的,但是那一看就是仿製品,而且衣服樣式也並沒有完全一樣,稍微對服裝行業熟悉一店的都知道,衣服除了樣式之外,布料也是千差萬別。然而當我朋友依照著實體店一度品牌名字在淘寶上搜索時卻發現線上的價格和線下的價格並沒有什麼區別。

我朋友很納悶,她覺得線上的價格應該要比線下的要便宜啊,這是大家共有的認知,畢竟線上不用付店面租金,不用請銷售員。所以在有一次聊天時她跟我談起了這個事。

為什麼線下的東西在線上很難找到同款?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呢,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大東,剛剛接觸電商的時候,為了快速佔領市場,價格很低,導致和線下的價格衝突,線上同款更加便宜,所以導致它差評不斷。現在的企業,吸取了當年的教訓,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品牌,分電商特供和商超特供,兩個渠道,甚至有的部分品牌在品質上 都有一點點的區別,有很多品牌,在這裡就不說名字了,為了在線上銷售不影響到線下,它們會直接改名,或者是在線上頁面裡就直接說電商特供,不過他們的“電商特供”這四個字可以說是芝麻大小,買家在買的時候很容易就忽略過去,但是當有的賣家在發現產品的區別質問客服時,這幾個在頁面上芝麻大小的字就成了擋箭牌,讓消費者有苦難言。

而且有的大家電商品牌的貨,其實是其他品牌代工的,線下的才是自己的廠的,所以買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下它的生產地址。

不打價格戰的品牌商

當然,這隻有很小一部分品牌會耍這種小聰明,鑽這種小空子。大部分品牌,其實還是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的,畢竟一個大品牌想要做起來,前期投入的時間金錢精力人力物力是非常非常龐大的,所以大部分品牌一般都是選擇線上線下價格差不多,這裡也許可能有人就會問,既然價格一樣,那大家肯定都會去實體店買,畢竟實體店的產品體驗肯定會比線上的好,那既然這樣,線上的電不就很慘淡嘛?

其實不然,因為這裡還有個地域差異性,有的大品牌,像是蘭蔻,香奈兒這種奢侈品,很多小城市是沒有門店的,那有些人想買的話,就只能選擇線上買了,所以像這種大品牌的線上店鋪,開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於那些門店接觸不到的客戶群體。

這種線上線下價格一樣的情況一開始只存在於一些大品牌,然而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商都開始了,如果網購時間夠久的買家應該也能發現,現在網上產品的價格開始普遍提高,甚至出現了很多輕奢價格的產品,這是為什麼呢?

電商轉實體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反過來開實體店了。

為什麼電商們現在開始反過來開實體店呢?電商曾經逼得許多實體店紛紛關門,但是為何現在電商們又反過來開實體店呢?像是這種問題,網路流量越來越貴,線下服務體驗越來越重要都是答案,但是我們今天換個思路,你看,過去的傳統實體店,在小範圍的這個區域裡是可以實現壟斷的,並且有自己的定價權,這就造就了這些門店的租金會越來越高,當電商來襲的時候,這些實體店的租金和運營成本沒有及時降下來,然後就關門大吉,而電商呢,早期依靠低價網路效應,很快獲得了一批客戶,乾死了實體店,之後,電商成了壟斷性的銷售者了,價格反而比原來的實體店賣的更高了,這個時候大家感覺線上線下的價格好像也沒差多少,而且實體店還可以真實的看到東西的品質,售後問題也能解決的更快,所以大家紛紛開始選擇實體店,於是電商們又紛紛開始搶佔實體店的資源。

打敗惡龍的少年,終究會變成惡龍。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特斯拉上海工廠正測試生產線,即將全面投產?蔚來股價卻跌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