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社群生鮮電商”借補貼方式,向日常買菜的高頻消費下沉欲行壟斷,其背後也不乏網際網路巨頭的身影。被官媒建議“多關注硬核科技研發,少於民眾爭利”,“防止藉資本優勢形成行業壟斷”,一度成為社會輿論熱點。
1、網購生鮮品類的非標品比例高導致使用者體驗差
生鮮品類中像茄子、土豆、辣椒、蒜薹、香菇、雞蛋等,這類單一形態農產品在菜品乾淨新鮮的狀態下使用者的接受度較高。但是菜品的實際重量上缺少透明度,完全依賴平臺方的自我規範和標定。
對於主觀標準更強的肉類及排骨、腔骨等非標品則難以保證較高的滿意度。不良的網購體驗累積逐漸形成口碑崩塌,使用者流失且復購率逐漸降低。
2、強補貼形成的APP使用習慣往往是偽需求
補貼的確可以短期內帶來大量的活躍使用者,但是一方面由於菜品的非標性問題,容易形成負面體驗。另一方面,社群生鮮網購實際是使用者原有菜場、超市採購習慣的降維,即商品的選擇上依賴於原有的採購習慣,且會重度使用補貼優惠。平臺間的補貼競爭和使用者薅羊毛心理一旦養成,應激值會越來越高,體驗度也將更不容易滿足。
3、核心使用者群體價值缺失或重疊下的過度營銷
社群生鮮網購的主要使用者群體以上班族居多,其中習慣於自己做飯的使用者是其中的剛需群體,但相信比例並不會太高。這部分人群與外賣使用者高度重合,又是非此即彼的關係。這種替代性選擇很難產生新的消費帶動,同時也造成了營銷上事倍功半的不理想結果。
4、社群生鮮的生態複雜,“補貼大戰”實際上效果很難達到預期,更妄論清場傳統菜販模式。事實上個體菜販的商品售價普遍上並不比超市更低,還有著很高的利潤空間。生鮮電商的強勢加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菜販的銷售額,但是遠未達到形成重要生存威脅的程度,也同樣說明了傳統菜販的利潤冗餘度和模式彈性。
5、生鮮採購是高頻消費但也是利基市場,藉助資源優勢借高階生鮮食材走出差異化定位
生鮮消費雖然高頻且總體消費規模巨大,但傳統菜販的夫妻店模式在經營彈性上有著很強的冗餘度,社群生鮮電商平臺以陣地戰方式與騎兵對攻,顯然是選錯了對手和策略。如果能利用平臺規模化集採和選品優勢,將原本高價商品實現價格平抑,比如“車釐子自由”、“榴蓮自由”等滿足更多消費者的採購需求,與傳統菜販和諧共生互為補益,才是最好的選擇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