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關注半導體時訊的朋友可能知道,華為近期動作頻繁,公佈多項自己最新推出的黑科技。如“一種跨鏈交易方法和裝置”、“矽碳複合材料”、“鋰離子電池”、“光計算晶片、系統及資料處理技術”等。在我們為之感到高興、驕傲的同時;也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好奇,一向“低調”的華為為何在最近一段時間裡頻秀肌肉呢?

我是柏柏,90後科技愛好者,今天帶大家來看:缺芯問題未解決,手機業務或將在未來停擺的華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近期,有關外媒透漏出一則訊息,早先老美針對華為實行的技術封鎖,並不會得到解除。換句話說,華為依然無法得到國外的晶片,以及臺積電的工藝支援,困擾華為手機業務的“缺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看到這裡,可能早先關注柏柏的朋友們會說,之前你不是說華為至少囤有800萬枚的麒麟晶片嗎?現在說華為的手機業務或將停擺,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別急,讓我為大家一點一點地往下分析。注意,以下分析皆是透過事實、相關資料分析,不摻雜任何個人主觀意見。

首先是晶片,我們知道,由於老美的技術調控,華為因缺芯問題很難將手機業務繼續做大。儘管華為未雨綢繆,提前委託臺積電加工了2000萬枚麒麟晶片。暫且不說mate40、P40已經用了多少,即便是2000萬枚晶片一枚沒用,對於華為這個用芯大戶來說,能夠撐得住的時間並不多。

其次是華為獲取晶片的渠道,目前華為能夠獲取晶片的渠道有兩個,一個是聯發科的天璣系列晶片,另一個則是高通的4G晶片。在這裡補充一點,高通並不是無條件的向華為供貨4G晶片。在此之前,華為一口氣向高通支付了120億人民幣的專利費。

雖說華為在5G領域可以使用聯發科的中低端晶片,在4G領域可以使用高通的4G晶片,但是在高階旗艦領域華為仍然面臨著晶片“斷糧”問題。換句話說,華為手機在中低端領域的晶片供貨很足,但在次旗艦以及旗艦領域中的晶片仍然短缺。長期以往,華為僅剩的麒麟晶片並不夠用。手機業務可能會面臨著“停擺”的局面。

說完晶片本身,讓我們再從華為近期推出的專利來分析。不管是“鋰電池”還是“資料傳輸”,華為的這幾項專利都圍繞著“5G物聯網”、“汽車領域”、“華為雲領域”。首先是“物聯網”,與谷歌單一的安卓生態系統不同,得益於微核心的架構,華為的鴻蒙開源系統在支援手機生態的同時;還支援資料互聯。也就是華為的“萬物互聯理念”。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是華為的鴻蒙系統將在未來服務於多款智慧裝置。

從某種意義上說,華為推出的“一種跨鏈交易方法和裝置”和“系統及資料處理技術”、“光傳輸”等專利,都是在為鴻蒙系統鋪路,也就是5G物聯網。需要注意的是,雖說華為目前已經開展“光晶片”業務,但華為的光晶片業務目前來看還存在著很多的難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仍然需要光刻機。這是因為光子晶片能耗極高,而且與PC端相比,手機處理器晶片的規格尺寸很小,比起光刻機生產,光子生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

接下來輪到汽車領域了。一直聲稱不造車的華為,雖說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但卻沒有掩飾住自己的“壯志”,自動駕駛晶片技術、汽車智慧生態系統、以及打哭特斯拉的探測雷達,都在說明華為準備在汽車領域中“大顯身手”。這次華為的“鋰離子電池”也是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最後是華為的“雲服務”,在華為近期的一次重大人事調整中,餘承東被任命為“華為雲”的CEO,負責華為的雲專案。

華為的這些動作,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華為正在為自己的以後鋪路。確切地說,華為是在為手機業務的停擺做準備。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會問,華為真的會在未來放棄掉手機業務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倘若困擾華為手機業務的晶片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相對來說,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因為從硬性條件,也就是光刻機方面來看,我們和國外的差距還是很遠的,要想真正實現5奈米晶片的量產,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實現的。雖說華為開始進軍“光晶片”製造領域,但透過“磷化銦”生產手機晶片的難度還是很大的。而且拿如今三星、臺積電的5奈米工藝功耗翻車事件來說,怎樣確保晶片的質量也是一項很大的難題

不過,正如華為所承諾的,自己並不會放棄手機業務。在手機業務方面,華為也存在著很大的希望。例如華為、小米等90家國產半導體巨頭,共同組建“全國積體電路標準技術委員會”,上海微電子28奈米浸入式光刻機的下線投產、聯發科將在明年推出的5奈米晶片“天璣2000”,或許會給華為帶來“芯”的曙光。

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任正非正式道歉!狠狠打了賈平凹一記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