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近期成立了一家新的子公司,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總經理陳忠嶽、黨組副書記李福申、副總經理買彥州、副總經理梁寶俊、總會計師朱可炳、副總經理範雲軍、紀檢監察組組長董群、副總經理何飈,整個中國聯通班子悉數出席其揭牌儀式,可見其重要性。
這家大力整合“雲、大、物、智、鏈、安”(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安全)等能力,組建的聯通數科公司,被中國聯通稱之為“既是主動適應數字經濟“跨域整合”新生產力的變化,重構“融合創新”的新生產關係,也是緊跟數字經濟需求側的新變化推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聯通打造獨特創新競爭優勢、實現創新賽道差異化突圍的重大戰略佈局。
小艾爾弗雷德·杜邦·錢德勒(Alfred Dupont Chandler Jr.,1918-2007)以研究企業史而著稱,開創了企業史(美國人稱之為商業史)這一研究領域。他對管理學的貢獻也不可或缺。他的《戰略與結構》、《看得見的手》、《規模與範圍》,描述了大公司的發展歷程,非常值得一讀。錢德勒認為,企業組織創新變革的過程通常不是主動的,而是適應性的反應。也就是隨著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企業戰略跟著反應,最後是與戰略相適應的組織形式發生改變,即:戰略決定結構,結構跟隨戰略。
Web設計師Manu Cornet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畫了一組美國科技公司的組織結構圖。
(我在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移動網際網路的秘密》的第六章談過類似的觀點:電子書可以看這裡:https://www.ituring.com.cn/book/1673)
什麼是最合理的組織結構?取決於戰略目標。以產品、成本等為最基本目標,最佳狀態是較為穩定的組織,如傳統的製造業;追求效率的目標,把組織單元劃小,貼近市場,典型如稻盛和夫在京瓷創造的“阿米巴經營”理念及管理方式,也被運營商用於網格。
在中國移動的2021年工作會上,我們看到了中國移動高層的思路:“以推進數智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 “構建形成與數智化生產力高度匹配的生產關係” “聚焦壯大管戰建協同合力,深化管戰建改革,完善對等式責權關係,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和主動性。”
身處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中央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新發展要求。三大運營商也隨之提出了自己的新發展思路。比如中國移動楊傑董事長的“要在以勞動、資本等傳統要素驅動的經典增長模型中引入新要素,形成以高速網路為基礎,資訊科技和資料為驅動的新興增長模型。”
為了適應新發展模式,也就有了我們看到了中國移動持續開展的組織結構變革。在中國移動內部很多人“不知道有多少家專業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時候”,中國移動在2021年,不斷完善“集團管總、區域主戰、專業主建”的組織運營體系,中國移動對專業公司開展了“存量運營”,該合併的合併,指標能協同的協同。
--在管總層面,做好全域性統籌管控,發揮戰略引領作用,立目標、定政策、分資源、抓考核,構建“集省專”運作機制。
--在主建層面,專業公司根據集團公司明確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集中精力做好產品和能力支撐,服務區域市場運營拓展。
--在主戰層面,區域公司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深耕區域市場,靈活呼叫專業機構的產品、資源、能力,面向屬地客戶開展產品銷售和服務交付。
有句話說: “人應該有力量,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泥地裡拔起來”。但實際中,自我革命,自我淨化,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何帆老師在2021年出版的《變數3》中,稱之為“一個龐大的組織”,就象一棟高樓,你不能推倒重來,卻要徹底翻新,這比蓋一棟新樓難多了。而在今天,組織變革落後於技術創新速度時,技術創新就幫助突破組織變革。
技術創新,加速了組織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