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南韓發生冠狀病毒的爆發期間,用於日用品和食品的線上購物量猛增,電子商務迎來了一波大的增長。但原因不僅僅是人們儘量減少出門購物的頻率,還在於南韓的大型零售商面臨一個限制:週日交易規則。

自2012年以來,南韓《流通產業發展法》已禁止大型商店每月至少需要關閉交易兩天,以扶持傳統市場和小型商店。儘管,這項禁令旨在保護和振興傳統市場,但是它真正發揮的作用卻是將顧客拒之門外。

根據南韓商會的資料,2017年傳統市場佔零售總額的10.5%,比2012年該禁令成立的時間下降了1個百分點。超級市場下降了10個百分點,降至15.7%,而線上購物則上升了8個百分點,至28.5%。

據悉,南韓連鎖商店協會(其成員包括三大食品雜貨巨頭Emart,Lotte Mart和Homeplus)最近向政府傳送了一封申訴信,要求暫時放寬這項規定,以便在強制性的休息日進行線上送貨。

通常,南韓大型零售店會選擇每個月第二個和第四個週日,作為關閉交易的休息日。Homeplus 營銷團隊稱:“一家Homeplus在每個休息日會損失3.3億韓元(約合192萬人民幣)的銷售額,全國有147家Homeplus分店,每次關閉交易將虧損48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8億)。”

Emart線上商店SSG.com的公關經理Ahn Chang-hyun說:“在平時,由於禁令限制了超市的線下運營,甚至是線上交付服務,提供給客戶的選擇機會也越來越少。”

在2月23日(休息日),Emart的145個線下商店都必須關門。其中約100家提供的線上派送服務亦被叫停。這產生了一個連鎖反應:在南韓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市和慶尚北道,從2月23日起,Emart的線上交付預訂已經全部訂滿,一直排到2月28日午夜。

目前,這些零售商在一些獨立的大型線上專用配送中心處理休息日的訂單。由於這些設施被歸類為配送中心,所以不受禁令的影響。然而,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這些設施數量很少,遠遠不能達到線下網點所能提供的服務覆蓋範圍。

由於大型零售店受限,電商公司的訂單暴漲。作為不受禁令監管的電商公司,很快就吸收了這些大型零售商無法滿足的需求。南韓的電子商務看似迎來了春天,但需求量卻壓倒了他們的能力。

比如南韓最大的電商公司Coupang,在過去的一年中,其銷售額增長了60%以上。Coupang擁有自己的卡車,並有10,00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4,000名送貨司機。通常每天平均能處理250萬個訂單。而Rocket Fresh服務是其新鮮食品的清晨送貨服務,目前不得不為處理超過300萬個的每日訂單而努力,這已經是他們能力範圍的極限。在這段時間,他們的訂單甚至會延遲兩個小時才能送達,而週末他們會面臨只會更多的訂單。

Coupang的高管說:“儘管我們增加了更多庫存,但收到的訂單卻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使我們可能會延遲發貨。面對前所未有的訂單氾濫,我們正在採取各種措施,例如擴大送貨人員數量。”

還有本地線上平臺Market Kurly情況也是如此,在大量的冷藏食品訂單超過了公司的加工能力之後,該公司提前關閉了。

由於南韓地少人多,人口高度密集,大概有99.6%的訂單夠在當日送達,所以南韓在配送服務上一直沒有得到很大的重視。

所以南韓的線上配送服務最近才剛剛起步,在今年之初Emart24開始通過在35家門店提供送貨服務而進入市場。但是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了線上訂購和配送,南韓零售商正爭先恐後地擴大其交付服務範圍和配送員工。

而配送業務計劃被打亂後,南韓的便利店陷入了送貨服務的亂戰中,儘管南韓的電商得到了發展,但供應的不平穩還暗藏著很多潛在的危機,可能會在疫情恐慌結束後暴露出來。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頭騰大戰”燒至線上辦公:微信封禁飛書做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