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大家下午好,我是本次活動的主持人大白!

我們平時經常所說的區塊鏈技術基本上有這麼幾種,包括公有鏈也就是公鏈,然後私有鏈,還有聯盟鏈。

公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公有的意思,它是指對全世界所有人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鏈上讀取資料、傳送交易,而且交易能夠獲得有效確認的共識區塊鏈。在公有鏈上,每一個節點均可以自由的加入和退出網路,並參加鏈上資料的讀寫。並且,網路中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務端節點,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比特幣,以太坊都是公有鏈。因為沒有任何限制,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加入。

◆ 訪問門檻低

只要你有計算機,只要計算機能聯網,都能夠訪問。

◆ 資料公開透明且無法篡改

公有鏈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每個人在任何節點的行為都是可以檢視的,而且基於龐大的使用者體系,想要篡改交易資料,幾乎不可能實現。

◆ 匿名性

由於節點之間無需彼此信任,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匿名進行,很好地保護使用者的隱私。

◆ 免受開發者影響

公有鏈資料的讀寫是不受任何人控制和篡改的,就連程式開發者也無權干涉使用者。所以,極大程度上保護了使用者免於程式開發者的影響。

私有鏈是一條非公開的“鏈”,通常情況,需要授權才能加入節點,而且私有鏈中各個節點的寫入許可權都是被嚴格控制的,讀取許可權則可視需求有選擇性地對外開放。所以通常情況,私有鏈適用於企業內部,以及特定機構的內部資料管理、審計這些金融場景應用。特別是在某些情況下,私有鏈上的一些規則,可以被機構修改,比如還原整個交易流程的服務,像螞蟻金服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私有鏈的代表。

私有鏈有哪些特點呢?

◆ 交易速度快

私有鏈上只要有少量的節點就可以執行,而且信任度也非常高,交易也不需要所有網路節點確認,所以其交易速度比其他任何區塊鏈都要快。

◆ 隱私保障良好

由於讀取許可權是由該組織決定的,參與者難以獲得私有鏈上的資料,因此組織自身的隱私保障更好。

◆ 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

私有鏈交易只需要幾個受到普遍認可的高算力節點確認就可以了,交易成本與公有鏈、聯盟鏈相比都比較低。

◆ 安全性較高

鏈上成員都是經過稽核授權的,所以惡意攻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不過,私有鏈也存在著問題:比如許可權被少數節點控制,不能根本解決作弊問題,背離了去中心化的初衷;此外,私有鏈上的資料可能被操縱,程式碼也可能被修改。

聯盟鏈是指由多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每個組織或機構管理一個或多個節點,其資料只允許系統內不同的機構進行讀寫和傳送。聯盟鏈的各個節點通常有與之對應的實體機構組織,通過授權後才能加入與退出網路。各機構組織組成利益相關的聯盟,共同維護區塊鏈的健康運轉。

聯盟鏈適合組織機構間的交易和結算,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聯盟鏈有中國分散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CBRA)和微眾銀行等。

聯盟鏈特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聯盟鏈也屬於私有鏈,但它私有的程度不同,其許可權設計要求更復雜,可信度更高。

主持人:眾所周知,當前在公鏈和聯盟鏈佈局的專案方,都在區塊鏈大規模的落地努力著。但真正能落地的公鏈專案確實很少,TOP作為一個知名公鏈專案,佈局了哪些行業或領域去實現區塊鏈大規模落地?TOP用什麼政策吸引傳統企業的業務上鍊呢?

當然,還有一方面就是我們也會積極向外拓展應用場景,為企業或者機構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援,讓區塊鏈技術真正賦能實體經濟。區塊鏈技術可以賦能的實體經濟大致有這三個大方向:

二是價值轉移類,比如數字票據、供應鏈金融。

三是授權管理類,利用智慧合約控制資料訪問,如政府單位資料共享、醫療資料共享、信用徵信等。

當然,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賦能的方向可能遠遠不止這幾種。所以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落地只是時間問題,對於我們做公鏈的專案來說最重要就是練好“內功”,尋找更多應用場景。

至於如何吸引業務上鍊,首先肯定是技術方面的保障。其次我們在發展路徑方面改變了一般公鏈專案的打法。我們放棄了很多公鏈主網一上線就開始拉第三方開發者的做法。我們的打法是從“生態閉環”走向“生態開放”,也就是先依靠自己的力量完善我們的公鏈生態,然後再去吸引第三方開發者的業務上鍊。當然,這不是什麼公鏈都可以這麼做的,我們能夠實行這種打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有落地應用,有海量真實使用者。

王總:首先,我們跟海爾已經有了非常多的互動溝通。包括跟吳總的整個團隊,還有我們海爾的一些高層領導都已經有很多的對接和深入的討論。我覺得海爾現在的發展還有很多需求包括物聯網、衣聯網、人工智慧等方面的。這些都會與區塊鏈技術有非常大的協同效應。

年前我在青島那邊參觀了海爾的一號店,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從入店到試衣到購物到結賬,完全就是一個物聯網的生態體系。這些生態體系對客戶需求的把控,其實這些資料都是可以進行上鍊的。而且資料上鍊之後,可以使使用者和海爾雙方都得到安全和隱私保障。

主持人:王總分享得非常精彩,您先歇會,接下來的問題請吳總來回答。海爾作為一個傳統行業的巨頭,最近通過海爾衣聯網也開始涉足區塊鏈行業。那麼請海爾的吳總也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衣聯網?

吳總:大家下午好,我是衣聯網的鵬飛,很榮幸受鏈客的邀請和王總一起來分享我們衣聯網在區塊鏈方面的一些探索。衣聯網簡單點說就是憑藉RFID、5G、AI、區塊鏈這些物聯的技術賦予服裝的數字身份,把衣服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起來。我們的初衷是希望使用者跟服裝之間建立智慧化的關係。一方面,我們可以為服裝或者與服裝相關的客戶提供一些資料方面的賦能;另一方面,我們會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穿衣體驗。基於此種目的,我們把衣物的流轉分為田、廠、店、家四大物理空間,其中家庭中又分為洗、護、存、搭、購五個場景,圍繞這些需求搭建了賦能全產業的衣聯網雲平臺。同時我們也佈局了在家庭裡面的智慧試衣鏡、智慧衣櫥等智慧家庭的新物種,以及目前在做的衣物與智慧家庭的新商業模式的探索。比如最近開業的海爾線下體驗店。

同時我們也會對衣物科技創新的一些企業進行投資孵化。比如杭州的乾燥智慧以及我們自己的雲裳物聯,還有無錫品冠。其實,衣聯網從整個形態來講,就是圍繞我們服裝產業總體的一個大布局。

主持人:在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方面,不僅區塊鏈公司在努力,同樣離不開傳統企業的深度合作,像海爾一樣的公司也在積極擁抱區塊鏈。請吳總介紹下,區塊鏈技術到底在海爾的衣聯網起到了什麼作用?衣聯網用和不用區塊鏈技術相比有什明顯的變化?

吳總:如果說網際網路技術的成功運用將世界帶入了資訊時代,形成了全球的資訊量,那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就可能成為未來價值時代落地。資訊時代大幅度降低了人們獲取資訊和使用資訊的成本,加速了人類文明發展程序,而價值時代將大幅度降低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信任成本和信任摩擦,有可能塑造新的社會價值和資源分配。我認為區塊鏈未來將會打造一個全新的生產關係。

所以海爾也搭建了一個增值分享鏈,基於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加區塊鏈技術,打造的產業全流程使用者付薪的一個落地。大概就是,我們所有員工的工資報酬應該來自於使用者的付薪,而不是企業給打工的人付薪酬。

包括研發部門、生產部門、設計部門、售後部門,大家一起合力為使用者創造了價值以後才得到了分享,那如何達成這個分享機制呢?我們通過區塊鏈,事前鏈上完成對賭合約,事中鏈上實施分享,事後鏈上生態增值,實現產業全鏈路的自搶入、自優化和高分享。

海爾的這個增值分享鏈,可以將產業的全流程分享貢獻點通過智慧合約為每一個貢獻點分配增值分享的係數,當每完成使用者目標就自動對全流程所有貢獻點按照增值係數的實時分享,以達到充分啟用產業全鏈路參與者的積極性,減少合作摩擦,統一目標和正在增加生態收入的效果,最終實現使用者付薪的理念。

實際上,這是中心化的領導發起的需求。是我們市場部門來發起整個的一個需求,來重新倒逼整個節點的優化。通過區塊鏈的智慧合約模式在鏈上把所有的人、所有的部門、所有的節點和所有的公司都放到鏈上,然後進行合約的達成。

增值分享鏈目前在海爾內部,已經展開了廣泛的試點。鏈上籤約的鏈群突破了100多個,覆蓋包括原材料生產、品質設計服務、銷售體驗等廣泛的使用者服務群體,通過事先簽訂對賭合約,使各方抓住最終的使用者目標;事中通過實時資料顯示,能做到預實差跟蹤,當合約達成以後,將實施分享增值價值,做到事後的一個共贏。

主持人:好的,吳總介紹的非常的詳細,接下來還有兩個問題。衣聯網加入區塊鏈技術的成本是怎麼樣的?和之前被運營成本和效益有何變化?這個問題是很多在聽您分享企業家關心的。

吳總:關於成本我們沒有詳細去進行過統計。但是很多成本,其實是隱性的。我們在做一個陽臺的整套場景,包括洗衣機晾衣架,整個產品搭配去銷售,它的目標遠遠超出了我們當時對於市場預判的一個目標。這個任務激勵達成我們在整個區塊鏈鏈群裡面通過鏈群合約的機制完成。

實際上去年整個參與鏈群的全員應該都是得到了分享,我們遠遠超出了公司對於市場目標的認定。同時,還有一個隱形成本的降低,以前我們所有的部門協同會議都會有領導參加,因為需要一箇中心的決策者來定價格和銷售目標,通過使用鏈群合約模式,實際上就更大的激發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對於整個陽臺場景的銷售任務來講,部門協同會議是大大的降低了,因為整個產品的應用場景,不僅是洗衣機還涵蓋了像乾衣機、熨燙板、晾衣架,還有第三方合作廠商的一些產品,這為我們跟其他外部企業合作以及跟自己的渠道商整體合作,提高了非常大的一個效率,使中心化的決策也減少了很多。

同時對於價格的調整,比如供應價格的調整、整個供應鏈系統的調整,都是通過鏈上智慧合約進行自優化的結果,這樣也大大降低了我們隱形的成本,最終通過鏈群合約模式激發我們整個鏈群的主動性,為整個企業,還有整個鏈群中所有的人員創造了更多價值,我覺得這是我們運用區塊鏈最大的一個心得。

主持人:您這邊單獨回答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請問吳總,海爾衣聯網的願景是什麼?現在進行到了那個階段?

吳總:衣聯網的願景其實我剛剛在前面也講了,就是田、廠、店、家、收以及洗、護、存、搭、購,其實對於整個產業來講,一些物理空間以及應用場景還是會分割的比較清楚。實際我們希望整個衣聯網完成以後,可能整個服裝行業都會發生變化,比如一號店,可能已經包括了服裝定製、咖啡、還有洗衣液這樣的一些服務。

但是就衣聯網完成來講,會對整個服裝行業的供應鏈、設計生產以及所有流行的趨勢都會發生一些變化。然後整個生產和物流可能都是根據您對顏色的偏好,對整個穿衣的體驗,會給你量身定做一款同款襯衫,送到您家門口。這可能會是未來衣聯網真正做成的一個場景,但也可能會有更多的場景,因為我們在整個智慧門店和智慧製造、智慧物流等方面,都做了相應的佈局。但是現在還是會按照物理場景去分割,最終可能所有物理空間的資料都已經融合和打通了,這應該就是給使用者最佳的一個服裝穿著體驗。目前,我們衣聯網在整個服裝品牌、洗衣機品牌、RFID技術等13個領域已經有超過5000多家生態資源方加入我們,包括藍月亮、海瀾之家、水星家紡、萬事利等等。同時,我們整個平臺上還有3萬多家智慧門店,就RFID標籤收集到服裝相關的資料,已經有6.1億條,這是我們整個平臺的一個現狀。

主持人:接下來還有最後兩個問題 ,有王總和吳總輪流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就像此前網際網路在各地和各行各業的發展路徑一樣,技術先行拉動,走的"網際網路+"的路徑,當行業的共識達到一定程度,就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也就是產業“+網際網路”的時代。請問按照這個發展路徑,從“區塊鏈+”到“+區塊鏈”還有哪些路要走? 王總先回答吧。

王總: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區塊鏈這個概念是從17年開始火的,當時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爆發也帶動了很多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引發了很多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直到現在,區塊鏈技術儘管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還沒有大規模的落地。

所以我認為,現階段其實區塊鏈在中國的應用還是碎片化的階段,與產業的結合還有一個過程,這裡面還有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需要梳理,還有產業基礎的問題,更有社會經濟相關理論變革的問題。

現在物聯網、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這些新興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相互促進,對地方經濟發展也有突出作用。因此,理論上區塊鏈的應用週期可能會加快,但是按照社會經濟理論,它一定要適應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因而它的發展速度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在2018年兩會期間,兩會代表熱議區塊鏈的應用,對於區塊鏈服務於實體經濟,在規範的前提下確實是寄予厚望的。

尤其是在去年的10月24日,國家領導人對區塊鏈技術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調之後,區塊鏈技術能夠在中國快速賦予實體經濟,使得我們整個“區塊鏈+”的產業和發展得到了非常好的助力。等區塊鏈技術變成像網際網路一樣普遍的時候,可能就會進入“+區塊鏈”的時代。當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主持人:就此問題請吳總髮表下自己的觀點

吳總:正如王總所說,區塊鏈在中國運用還是一個碎片化的階段,與產業結合還有一個過程。前階段區塊鏈主要還是在金融行業做了很多不錯的運用,比如電子貨幣、存證等,確確實實為金融行業解決了很多行業的難題。對於物聯網行業來說,這個技術能為使用者的場景賦能,實際解決掉哪些問題,那這個技術就可以在物聯網去落地。智慧家庭場景其實是非常豐富的,因為它跟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潛力非常大。但是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就像當年馬雲建立了阿里集團以後,很多有志於電子商務的人才和有志之士,一些有資源的人都紛紛投入到這個行業裡面去,現在這個行業就已經非常的繁華。所以,我也希望一些有志之士在物聯網行業裡面找到與區塊鏈技術緊密結合的場景,並且把它實實在在的落地,為使用者創造價值。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請吳總和TOP王總分別給群裡的企業家一些把握區塊鏈技術未來的建議吧!這次吳總先來吧。

吳總:我覺得建議其實也談不上,因為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難點和特點。我發現最近因為大家都集中在加密數字貨幣這一塊,比如像炒幣。在19年可能會有一些很大的轉變,有一些智慧合約的場景出來以後,大家就會去做一些像類似於存證、電子簽章之類的線上業務。當然包括我們海爾,還有一些外部企業。

實際上,大家還是希望實實在在把區塊鏈運用到更多的場景裡面去。比如物流、物聯網等等。我感覺現在區塊鏈電子貨幣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是在一些傳統行業上,像物聯網或者製造行業如何用區塊鏈,可能還不是特別清晰,我覺得可能還是有一種探索,因為這也確實是個風口,就要有一種探索的態度。

同時還要結合自己的商業場景,在自己的整個領域裡面大規模運用,可以先找一些小的點去嘗試著跟區塊鏈技術結合,如果自己有資料方面的沉澱,我覺得可以用區塊鏈技術會有更好的場景出來。

主持人:感謝吳總的分享, 最後請王總髮表下您的建議

王總:剛才吳總講的非常到位,我覺得區塊鏈現在其實已經在金融領域有非常完善和充足的應用了。

區塊鏈已經在金融領域的支付清算、信貸融資、證券、保險等細分領域得到應用或測試,並正在逐步向實體經濟領域延伸。區塊鏈+工業製造、區塊鏈+食品溯源、區塊鏈+醫療、區塊鏈+版權、區塊鏈+物流、區塊鏈+房產都在積極發展中。因此我認為很多傳統企業擁抱區塊鏈是必然趨勢。但是,傳統的企業結合區塊鏈產業升級還需要考慮:

第一、使用區塊鏈的目的是什麼?根據實現的不同和目的的不同,目前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分為三類場景:

1、價值轉移。不同賬戶之間的數字資產轉移,如跨境支付;

2、存單。將資訊記錄在區塊鏈中,但沒有資產轉讓;

3、授權管理。使用智慧合約控制資料訪問,如資料共享。

第二、 企業如何將技術與區塊鏈特性結合起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區塊鏈並不是萬能的,但其技術特點使其在有限的場景下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首先,它源於資料庫應用場景的需要。從本質上講,區塊鏈是一種具有時間戳的新型資料庫。從組織對資料真實性、有效性、不可偽造性和不可篡改性的要求來看,它是相對於傳統資料庫的一個新的起點和新的要求。

其次,它需要是一個多方應用的場景。.當多個實體維護自己的賬簿時,往往由於缺乏資料共享和業務邏輯的統一而導致資料不一致的現象。相反,區塊鏈中的每個實體都可以擁有完整的賬簿副本,通過即時清算、結算保證多方之間資料的一致性,避免了複雜的對賬過程。

最後,它適用於在不可信環境下建立基於數學的信任。區塊鏈在技術上保證了系統的資料可信度(密碼演算法、數字簽名、時間戳),結果可信度(智慧合約、公式演算法)和歷史可信度(鏈結構、時間戳)。區塊鏈提供“機器中介”,適用於合作方不可靠、利益不一致或缺乏權威第三方干預的行業應用。

主持人:感謝兩位嘉賓的精彩分享,乾貨滿滿,讓大家對於區塊鏈技術在衣應聯網的應用,以及區塊鏈落地的發展趨勢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EMUI 11系統新增兩大特徵曝光 這34款機型支援升級 有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