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程式設計這個行業裡,經驗是最難以獲取的東西,而且也不容易教授。一般來說,程式設計師都是邊做邊學,如果你想學點什麼新技術,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它來做專案。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犯錯誤是你必須要欣然接受的事情,因為你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很多。這就是積累經驗的必經之路。

怎麼看出來一個程式設計師經驗不足呢?可以從這四個跡象看出來。

非結構化的程式碼

什麼叫“非結構化的程式碼”呢?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是臃腫而且複雜的函式,試想一下一個函式的長度和一篇論文一樣長(幾百幾千行),執行的不同功能有好幾個(比如說5個)。

為什麼這種巨無霸函式會被寫出來呢,驅動力主要是“儘快讓程式工作”。而驅動程式設計師不管不顧地以實現功能為目的編寫程式碼的,一般是所在的團隊想盡快出一個可工作的版本。事實上,實現功能在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優先順序當中處於中間偏後的位置。重中之重其實是維護程式碼的“可維護性(maintainable)”。比如說這種巨無霸函式的可維護性就非常差,可測試性和可讀性都很低,非但團隊的其他程式設計師很難讀懂,可能過幾天之後你自己也看不懂。這種不可維護的程式碼,在重構(Refactoring)的時候就是攔路虎,幾乎只能重寫,帶來巨大的額外工作量。當新手程式設計師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寫程式碼的風格會隨之轉變,以可維護、易讀懂、可測試為指導準則。實現功能只是程式碼質量的一小部分,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程式碼會嚴重降低程式碼質量。如果沒有遵守單一職責原則(SRP)寫出一些低內聚的程式碼,當軟體進入運維階段,可能會麻煩不斷,同時也降低了使用者體驗度。

亂槍打鳥式的除錯(Debugging)

新手程式設計師在除錯程式碼的時候,有時候會隨機地修改程式碼的某個部分,在對實際問題並沒有進行深入瞭解的情況下希望解決問題。實際上這種亂槍打鳥式的除錯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壞就壞在有時候可以。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已經導致了更多的問題和錯誤。實際上,在解決問題之前應該做的事情是收集儘可能多的相關資訊,對問題進行分析,確定你的方案可以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不導致更多問題。第一件事情是找出重演的方法,找出觸發的引數。然後你可以開啟日誌(如果有的話),這是找到病灶的快捷方法。當你搞清楚了出錯的原因,如果想做得更好,還應該編寫相應的測試用例,這樣一來當你把bug解決之後,測試的覆蓋度也相應的得到擴充套件。

過度關注於技術面

新手程式設計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掌握一種技術棧,這當然是沒有錯的。現在的技術棧越來越龐大,不管是Java還是.Net,或者是Node.Js(React/Vue/Angular等),想要掌握一門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學習。不過,不應該只關注技術面。

僱主給你一份工作的目的,是讓你為企業創造價值,這一點你應該一直謹記在心。過度鑽研技術如果導致在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上花費過多的時間,這樣一來就違背了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指導方針。成為程式設計師不能僅僅對技術感興趣,商業面的知識才是證明你價值的因素。

有點與眾不同

在團隊工作當中,那個偶爾或者常常特立獨行的程式設計師很可能是一個新手。缺乏經驗的開發人員會傾向於用自己的工作方式來工作(可能是自己的舒適圈),而不是和團隊的其他成員保持一致。

很多時候新手下意識地去用自己的方法來寫程式碼,因為無法識別某些特定的模式(Pattern,比如說大名鼎鼎的GoF23)。

為了儘快地融入團隊,你可以檢視版本庫裡面其他成員建立的pull請求中的程式碼。有時候別的團隊成員解決的任務(task)和你的類似,這樣一來你透過閱讀他的程式碼可以獲得解決自己任務的靈感。當然,如果你讀不懂,也可以去找TA請教。

參考:https://levelup.gitconnected.com/4-signs-of-an-inexperienced-developer-851966fdc6b1

9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國產化是漫長的戰役 | 寧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