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要說最牛國產手機,肯定非華為莫屬。2013年入局,小米曾經的小弟,依託華為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掌門餘承東正確的“戰略吹牛”下,幾年時間愣是做成了一等一的牌子,不但成為國人心中最強的國貨,如果不是老M不講理地截胡,“世界第一”也是板上釘釘的事。“高階有華為,入門有榮耀”的品牌定位,更是在市場高低通吃,橫掃了一干冒牌低端國產,也把曾經如日中天的三星趕了出去,讓蘋果不至於眼中無人。崛起之快,佩服佩服。

手機市場外,下一個炙手可熱的風口,必須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基於“保護環境”的初衷,肩負“彎道超車”的使命,新能源汽車一經提出,便吸引了諸多躍躍欲試的英雄。而今,特斯拉左手技術,右手情懷,正在中國汽車市場“大開殺戒”。放眼各路本土英豪,誰能和手機界的華為一樣,狙擊外強,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最靚的國產仔?

我覺得,國產新能源汽車車企要想獨領風騷,至少要具備3個核心條件:1、技術沉澱:雖然沒有燃油車複雜的工藝,但諸如“三電”等類的技術,依然可以讓小練家子望而卻步,不是隨便吹個牛就能量產造車。2、使用者口碑:如此大的硬體,事關鉅額資金和人身安全,使用者更會把口碑當成首選。3、超強營銷:正是因為價格高、對手強、領域新,更需要精準的營銷策略和手段,使用者口味在變,企業行為也得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力隊員,大致可以分為3類:1、造車老黃牛,代表為聚焦新能源的比亞迪。2、造車新勢力,當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蔚來、理想和小鵬“國產三雄”了。3、造車理想家,如恆大的恆馳、賈躍亭的FF等。

“造車理想家”暫時不用考慮,畢竟,從PPT到實際量產,還缺一個研發+工廠的距離。能真正下場逐鹿的,還是“造車老黃牛”和“造車新勢力”。

“造車老黃牛”比亞迪,中國最倔理工男們悶頭造出的牌子,雖譭譽參半,但畢竟讓很多中國的普通人都實現了買車的夢想,而後轉型聚焦新能源,不得不說是一步大膽的棋。做事低調,注重研發,各種自研專利都有,每年都有新技術,實打實的完整汽車產業鏈,這點和華為非常相像。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是沒有像餘承東一樣“內外兼修”能打的營銷領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至今還和消費者“對峙叫板”,車子造出來了,我們覺得很好,愛買不買,但消費者根本不清楚它牛在哪兒;二是品牌基礎太弱,不管是使用者詬病的品牌名字,還是後期抓狂的服務過程,難以有讓使用者眼前一亮的激情和口口相傳的慾望。

“造車新勢力”國產三雄蔚來、理想和小鵬,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在造車領域的轉型,依託自己的設計理念和統一要求,讓傳統造車企業實現代加工,最終達到量產的目的。沒在汽車界摸爬滾打過就能取得如此佳績,自然都會有兩把刷子,比如蔚來的“和使用者交朋友”理念,真的是把使用者當成家人,讓他們感動地無以復加地心甘情願地掏錢買蔚來,頗有一番“小米營銷”的理念,這種“汽車界的海底撈”模式還是很值得其它同行借鑑的,畢竟,有幾家企業使用者能主動包機為企業釋出會捧場?但缺點也是不容忽視:自己只會設計,生產卻是別人,說到底也是合夥制,而中國的合夥制是沒有善終的,分錢吃肉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遇到風險時就是大難臨頭各自飛,絕對不會有華為那種“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一條船精神;另外,缺少了汽車領域長期的摸索經營,雖然沒有了思維上的桎梏,但也缺少了相應的經驗。一句話,畢竟是新手,在實力決定一切的造車圈,還沒有度過生存危險期。

總的來看,不管是“造車老黃牛”比亞迪,還是“造車新勢力”的國產三雄,距離大牌還是差了一口氣,想要達到華為式的一枝獨秀和最強國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都還得穩紮穩打,補齊自己的短板才行。

但相比燃油車的百年差距,在新能源汽車的領域裡,我們已佔得先機,橫亙在面前的,也只有 “特斯拉”一個攔路虎而已,特斯拉也不是神,也在為電池問題抓耳撓腮,某些技術甚至不如國產,“三英戰呂布”的獲勝機率還是很大的。

從“街邊小作坊”到“世界500強”,華為的科技名片,亮出了“中國造”的希望,也重塑了我們對國貨的自信。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各路諸侯”們,還能延續這種傳奇嗎?

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誰又將第一個成為新能源汽車界的“華為”,肩負起真正“彎道超車”的使命?

13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安卓12曝光,越來越像iOS?其實模仿MI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