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篇比較敏感的文章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某牌的高管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大放厥詞”稱:智慧手機行業將重新洗牌,未來三到五年只會剩下三大手機廠商,而且他還認為某為將是這三大手機廠商之一!他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明小米會消失,但其言外之意在當時的背景下很容易就猜測出來。蘋果三星體量龐大,短期內不出意外是不會消失的,而某為成為三大手機廠商之一,這話裡話外的寓意是不是很明顯?
他們為什麼如此賣力的黑小米?誠然,小米手機在產品上存在瑕疵,但你敢說某為、某耀的產品沒有嗎?我想應該沒人敢打包票,即使是號稱行業大哥大的蘋果都不敢拍著胸脯說,我的產品一點瑕疵沒有,何況別人?那為什麼被攻擊的不是蘋果而是小米或者說其他品牌?玩“價效比”策略的不止小米一家,產品存在瑕疵的也不止小米一家,為何偏偏是小米?
捏柿子誰不找軟的捏?不知道是否聽過“木桶效應”?木桶效應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我想很多人對這個道理是清楚的,所以在這些“罵”小米的人中除了因產品瑕疵問題產生摩擦之外就是深諳其道的人。這些人指的是誰想必不用明說吧?事實上除了使用者,整個手機行業都想幹掉小米,這是為什麼?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小米破除了行業的資訊不對稱,而這侵害了許多廠商的利益。就拿小米大力宣傳的LPDDR5來說吧,透過宣傳使用者知道了LPDDR5的優點,這樣原本想打算用LPDDR4X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友商就很尷尬了。
還有震動馬達,要不是小米很有可能某耀的轉子馬達還要延續幾代很難說。如此說來,小米的存在確實有破壞“行業規則”的嫌疑,但這是重點嗎?我認為並不是,因為目前手機行業的發展情形其實是階梯狀的,到了國內這個特點尤為明顯。也就是說,小米或許是木桶中的那塊短板,但別人也沒高到哪裡去!蘋果站在第一梯隊,三星第二梯隊,誰是第三第四呢?第三比第四強到哪裡去呢?欺負“弱者”這是品牌商對自己的“不作為”開脫的表現,不過話又說回來,捏柿子誰不找軟的捏?但,軟柿子捏壞了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公平發展,誰好誰壞真不一定在智慧手機發展十多年之間,國內的手機品牌廠商認為,有了市場份額就會有銷量,有了銷量就會有收益。所以他們可以無視使用者層的反饋以及態度肆意的“胡作非為”,機海戰術縮短使用者更新換代週期,海量的營銷推廣瘋狂的刺激使用者的消費意願,也正是種種做法,讓蘋果實現了“高處不勝寒”!因為蘋果是手機行業中唯一一個靠長期累積下來的品牌效應來維持運作的那個,即使是常年霸佔全球銷量第一的三星,在他的運營策略中也不難發現“機海戰術”的影子。但你別忘記,三星的體量目前是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錢任性!”
這誰比得了?所以此時的國內手機廠商更加尷尬了,那怎麼在夾縫中求生存?我得生存啊!所以,除了專挑軟柿子捏之外便耍起了花招!價格戰,你定售價3999,我就定3998,廣告推廣上加點勁,1塊之差到了使用者層就成了1000之差!除了價格戰,評測是最近兩年火起來的新的競爭方式,方式雖然變了,但是捏軟柿子的方針並沒有變。我在每年的旗艦手機測評中,我發現小米手機的參與率特別高,而且仔細看還不難發現,在這些所謂的評測中都存在“套路”的跡象。
比如售價3999的手機,我不僅可以做到跟你同價甚至比你便宜,評測效果還比你的好,怎麼做到的?假設875比865強,假設小米用865的芯,那我就用875的芯,效能是不是比你的強?那利潤怎麼辦?別的零件上找差價唄 !或者設定標準版跟Pro版,我標準版出貨量壓一下,或者動一下手段讓他很難搶,標準版搶不到你只能買Pro版。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也可以說明在競爭過程中別人有的是手段可以擺佈你,但若是站在一個公平的點上,誰好誰壞還真難說。
若不玩套路,小米還真是個潛力股為什麼盯著小米不放?換做某為別人會說“品牌成長需要時間”,前陣子某為老闆還說國內製造業環境不好,於是眾人都紛紛附和“說得沒錯!”,別人不需要嗎?你給製造業發展做了什麼貢獻?直白地講,大家的環境起點都一樣,但小米跟蘋果一樣都有別人沒有的一個東西,那就是先機!蘋果是不是踩中了智慧手機發展的先機?你敢說讓他從幾年前開始做還能做到行業第一嗎?
很難說對不對?那小米佔什麼先機?那就是便宜!而且這是符合本土特色的一個先機!我們不妨看看,在國內流通的這些品牌手機大多都是中低端機型來走量的對不對?為什麼是中低端機型可以做到走量,而旗艦機型就有點難度?我們再看蘋果,iPhone11一降價那銷量蹭蹭的上漲對不對?這一切都是因為便宜,這並不是因為群眾貪便宜,而是使用者基於國情以及發展歷程再加上社會壓力逐漸增大導致出現的這樣的一個結果。中國人本身的特性就是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用粗俗的話說特別會算計。再加上現在社會雖然進步了,但隨之而來的便是生活壓力也增大了。100塊錢你可能都看不見買了啥就沒了是不是?
誠然小米現在的體量無法與某為競爭,但你無法否認現在的小米確實有真旗艦印象,有阿爾法這種未來旗艦,更有價效比深入人心。這也是讓別人害怕的,因為現在某為手機是水漲船高,競爭優勢飄忽不定,OV雖然現在有所改觀,但前期高價低配的影響至今沒消除。甚至可以說就連魅族的口碑都要高過OV,所以OV對未來發展格局的改變在短時間內造成的影響很小,再加上蘋果三星的品牌形象十分穩固,那麼接下來極為便宜的小米成為使用者首選的機率很高,這對於競爭者來說是一種潛在性的威脅。
總體來說,現在的小米不僅手中掌握先機,品牌印象也在逐漸改善,從競爭者角度來看小米確實具有潛力股的表現!接下來小米差的就是運營上的維護了,畢竟體量不是一下說來就來的。也有人說小米缺乏自研能力,但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企業存活的關鍵,自研最多是增加自身的競爭力。蘋果很強,自研能力業內有目共睹,但可以制衡他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在後期非常注重與供應鏈以及當地市場的關係,雙卡雙待完全我可以不出,理由全球統一,你有法辯駁嗎?但他出了,而且還在全球7大市場分別制定了策略,在各大市場的投資也十分的豪橫。所以,若是小米能夠在相關環節注意一下的話,或許比現在發展的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