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3月8日女神節這一天,美團終於對佣金過高的質疑做出了迴應,啟動了所謂的“春風計劃”,對於優質商戶和疫情受影響較大的商戶進行佣金返還,返還的3%-5%打入商家的美團賬戶,不能提現,只能作為線上營銷和流量推廣。

疫情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餐飲業,在阿里巴巴對自己的商戶進行多項補貼措施後,贏得了很多吃瓜群眾的一片叫好。但是美團卻一直按兵不動,哪怕眾多中小餐飲業者寫公開信,呼籲美團降傭都沒有得到迴應。

這次的佣金返還計劃,感覺也只是隔靴搔癢,首先是受眾為優質商戶和疫情受影響較大的商戶,這就註定了只有少部分商家能夠受惠。其次返傭僅僅只能用於線上營銷和流量購買,這等於是美團最口袋出,右口袋進,沒有太多的意義。

為什麼大量商家一次又一次的降傭要求,美團卻可以做到視而不見,甚至毫無危機感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這裡面更加深刻的商業邏輯。

美團商業的本質是“劫貧濟富”

我們首先梳理一下,美團到底是做了一件怎麼樣的事情。早期美團提供的是跑腿服務,這也是外賣平臺解決的核心的痛點。大量生意好的餐廳外賣送不過來,自己專門請幾個配送員,顯然效率太低,負擔太重。餓了麼和美團利用眾包的模式,讓配送員賺到更多,也解決了那些生意很好餐廳的配送問題。

既然可以連線商家和配送員,那麼對於點外賣的使用者來說呢,順其自然的就是需要一個解決餐廳選擇的問題。使用者上了美團的平臺,這就成了美團的流量。吃飯需求這個市場有沒有增加呢,實際上是沒有的,但是由於點餐的便捷性,外賣就餐的需求還是得到了一定的增長。

當外賣使用者開始爆發增長的時候,對應的餐飲服務也呈現爆炸式的增長,直到今天大家都達到了一個平衡的狀態。既然現在外賣市場是一個存量市場,美團又怎麼能給每個餐廳帶來新的流量價值呢。實際上,美團是沒有辦法給每個餐廳帶來新的流量了。這個時候,美團就成為了一個流量的分配者。

在這個平臺裡面,會有經營的很好的餐廳,也有經營不好的餐廳。經營的很好的餐廳,他們本身就被使用者認可,為什麼不願意離開呢?因為線下的流量受到了物理位置的限制,但是線上不受限制,以前可能因為距離的問題,有些經營較差的餐廳還可以因為位置的原因,獲得一定的客戶。但是有了美團以後,美團將這些經營的不好的餐廳的流量全部導給了優質餐廳,優質餐廳獲得了大量的經營不善餐廳的流量,他便不願意離開了。

那麼對於經營不善的餐廳,為什麼也不願意離開呢?因為美團給了他希望,不過這個希望是要付出代價的,就是購買流量。這個流量就像“嗎啡”一樣,會給經營不好的餐廳帶來短暫的“幸福感”,但是一旦不購買流量了,餐廳的狀況又會開始惡化。

所以,對於美團來說,就是利用了這種流量分配的大權,一邊劫貧濟富留住優質餐廳,一邊給經營不好的餐廳提供一絲希望。

為什麼敢於不降佣金

實際上,美團的佣金抽點並非“一視同仁”,會根據品牌、經營狀況、連鎖店數量進行調整,優質的連鎖品牌店,實際上抽傭並不多,比普通店要少很多。

餐飲從業的老闆經常會算這樣一筆賬,自己的利潤也就是30%-40%,還要被要求做優惠活動,還要被美團抽走26個點,哪裡還有利潤。其實,從美團的邏輯上來想,這個是不成立的。

我們試想一種情形,如果美團提高10%抽傭,然後所有餐廳的價格全部上浮10%,這就將成本全部轉移到了使用者身上。那麼使用者是否可以接受呢?大部分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們再算一筆賬,一份非常普通的午餐16元錢,美團提高了10%的抽傭,實際上就是增長了1.6元,最終的價格應該是17.6元之間。對於使用者來說漲了不到2元錢,大多數人是無感的。因為相對於使用者要下去走一兩公里的路程,還要跟別人擠在一起等著上餐這個過程來比,這2元錢也就認了。

但是為什麼餐廳都不敢漲這2元錢,實際上並非所有餐廳都不敢漲,那些優質的商家就敢漲,甚至還會提高配送費。因為漲的這幾元錢,根本就不會造成大量使用者流失。而最怕流失使用者的,是那些經營狀況不佳,排名非常靠後的餐廳。

根據美團釋出的資料來看,外賣使用者的消費資料一直在快速增長,哪怕是這幾年美團一直增長抽傭,外賣使用者不僅沒有變少,反而變多了。因為對於使用者來說,相比跑那麼遠的距離,更願意多花幾元錢在家享受。

只要使用者的消費頻次沒有減少,美團就不怕,哪怕那些經營不善的商家全部退出了,對於美團來說也沒有任何損失。大量的流量就會向優質商家開始傾斜,優質商家就會更加依賴美團,優質商家的生意好了,自然又會引來一批嘗試做外賣的新商家加入,周而復始。對於美團來說,保住優質商家,其他的都是能下狠手的“韭菜”。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太拼了!支付寶釋出會背後的“宮心計”比甄嬛傳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