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已經是春節了,可以說永珍更新,新希望和新徵程都要開啟。但是,我相信對於手機圈來講,這並不能算是一個特別喜慶的新年。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璞在新年賀詞裡說,截止目前已經有120多款搭載驍龍888處理器的智慧手機正在釋出和推進中,2021年的春季和年中都將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選擇!
然而,這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歡呼,因為驍龍888處理器設計缺陷雖然官方沒有給出正面回覆,但是坊間的各種測試和試驗已經基本實錘。這等於說,驍龍888處理器提升不大、功耗不小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120多款國產手機選擇並搭載這一款處理器。這種無可奈何的選擇,對於國產手機品牌廠商是一種隱性的綁架,也是一種無奈的妥協。
沒有了華為麒麟處理器,整個國產手機市場裡已經沒有可以相抗衡的勢力和聲音。如果華為的麒麟處理器還可以正常推進,麒麟9000絕對不會是華為最後的高度;短期來看不僅華為和榮耀可以在高精尖領域裡與海外巨頭抗衡,同樣地未來麒麟處理器也極有可能成為國產手機的另一個選擇。
或許,會有人說榮耀的手機就是名副其實的跳樓王,釋出一個月直降800塊這種神奇的操作在整個國產手機圈內都非常罕見。但是,這並不能否認榮耀過去的榮光和成績,尤其是對消費者們的實惠;而且這也不能說明是處理器的問題。現在,沒有了麒麟的擠壓,未來高通驍龍888和870加持下的新機能有多少的優惠空間,真的不能抱太高的希望。
或許,價效比在2021年以後的手機市場裡將會變成一個笑話。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給明顯感受到當下手機消費的成本越來越高,等等黨已經基本看不到太多的期待。小米由於自身的產品定位和國內市場競爭格局策略,價效比的策略會一直保持;但是這也只能去向供應鏈壓縮成本用來保證利潤。
高通的利潤不會受到損害,說到底終究還是國產手機吃了虧;未來的出路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