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下圖色階表示相較設定溫度數值的偏離量)

為什麼不直接使用普通攝像頭?

我們知道,影象識別技術並非新技術。而且,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基於普通攝像頭成像的影象識別技術日趨完善,高度成熟。相較之下,紅外攝像頭就要小眾得多,影象識別技術的迭代工作要更繁雜,似乎使用紅外感測器並不是明智之舉。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在智慧眼鏡這條路上,曾經有一顆耀眼的明星隕落:谷歌眼鏡(Google Project Glass)。

谷歌眼鏡釋出於2012年4月。此時的智慧手機還處於上升期,大家對可移動智慧裝置的探索還抱有很大的熱情,智慧眼鏡的出現並不意外。

這款基於安卓系統的智慧眼鏡裝置具備和智慧手機一樣強大的功能,配有一塊微型光學反射投影(HUD)屏和骨傳導音響系統,完全可以勝任瀏覽網頁、檢視郵件、影片通話、檢視地圖、聽歌等功能。並且,谷歌眼鏡還有一項亮眼之處:聲音控制拍照。谷歌眼鏡搭載了500 萬畫素攝像頭,可拍攝 720p 影片。

但也是可攝像這一亮眼的功能為谷歌眼鏡帶來的無盡的爭議。試想,有一群人的鼻樑上架著一個只有幾十克的攝像裝置,不正視都不一定能發現的那種,那麼我們是否還可以容許他們自由進出衛生間呢?我想,不用說衛生間了,就算是平常走在路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拍攝都會讓人無所適從。出於隱私考慮,很多公共場合都不允許佩戴谷歌眼鏡進入。

在隱私爭議之外,還有成本高、分散司機注意力等問題。谷歌眼鏡的研發已於2015年終止。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雖然說並非只是攝像頭的原因導致了谷歌眼鏡的失敗,但作為最為人所熟知的智慧眼鏡失敗原因,智慧眼鏡的後來探索者都在儘可能避免搭載攝像裝置。

但畢竟很多功能需要視覺感測器參與,所以蘋果一直在嘗試其他類似視覺感測器的元件。在紅外感測器之前,還有過智慧眼鏡搭載LiDAR鐳射雷達掃描器的蘋果專利傳出。

(下圖中色階表示距離遠近)

LiDAR已被運用在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多個領域,不需要影象感測器就可以獲得景深資訊,從而配合軟體完成一系列功能。目前蘋果已有手機、平板搭載LiDAR,配合軟體可以做到較為精確的測量現實世界中物體尺寸和放置更為準確的AR模型等功能。

而這次嘗試的紅外感測器,在演算法加持下,還可以判定食品新鮮度、脂肪含量,可以說是把實用性做到了極致。

你會考慮購買智慧眼鏡嗎?

4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上汽舉報騰訊,反壟斷將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