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就在上個月底,Soul的創始人張璐接受了36氪的採訪,期間談到了關於競爭對手的問題,張璐表示:其實我們很少關注競爭對手,因為我覺得社交門檻其實很低,任何人都可以來做,但是產品的壁壘其實很高,使用者心智是無法被copy的。

但是僅僅過去不到半個月,Soul和競爭對手Uki之間的狗血劇情就猝不及防地成為了網際網路圈內的熱門話題。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獨家資訊顯示:因打擊同行,故意在競爭對手的APP上散佈有害違規資訊,“設局”進行惡意舉報,導致對方的APP被下架處理三個月,造成被害公司增長几近停滯、業務嚴重被危害,陌生人社交應用產品Soul的合夥人李某,因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普陀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李某是某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合夥人,負責公司產品運營和內容稽核等工作,公司旗下運營APP平臺“s*”。2019年7月,李某發現有一款名為“u*”的APP平臺與自己公司的“s*”平臺功能類似。為了打擊競爭對手,李某授意下屬、公司員工範某收集“u*”上的有害違規言論。由於遲遲沒有找到該平臺上的違規內容,李某開始授意下屬通過“釣魚”的方式收集:“如果在“u*”APP平臺上找不到違規內容,就使用自己註冊的賬號在他們平臺上釋出違規內容,然後再截圖。”

“2019年10月,員工範某分別用自己和同事的手機在“u*”平臺上註冊兩個賬號,並通過賬號釋出了自己公司平臺上攔截下來的涉黃有害言論和圖片釋出在“u*”平臺上,截圖後向有關部門舉報。”

另一款陌生人社交產品一罐的創始人純銀V也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對此事發表了看法,並透露稱:之前有多人反饋,Soul舉報競爭對手也不是第一次了,受害者眾多。實際上Soul和那些被舉報者的日活有5倍以上的差距,領先如此多的還玩下三濫,只能說管理層基因優良。

純銀V的表態雖然並未指名道姓,但顯然似有所指,根據Soul案的公開資訊顯示,被批捕的李某為產品的運營合夥人,一般在網際網路公司擁有這樣頭銜的,基本都屬於VP級別的高管。

李某是誰,有人把矛頭對準了Soul的營運長李明,並透露稱Soul的CEO張璐對此事並不知情,是李明一意孤行。

雖然關鍵人的身份尚不明朗,但是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行為卻已經坐實,並且由於普陀區檢察院已做出批捕決定,意味著設局舉報的行為大概率已經構成刑事犯罪。

商業上的競爭本就充滿著勾心鬥角,但是畢竟都有底線,即便暗地裡瘋狂試探,明面上也是一團和氣。

Soul案風波乍起,背後凸顯的,則是陌生人社交賽道上的一慣焦慮。

網際網路本身做的就是流量生意,社交自然是剛需,但是由於騰訊一家幾乎佔據了熟人社交的全部江山,使得更多創業者轉向了本就擁擠的陌生人社交。

陌生人社交這張牌並不好打,中國網際網路二十年,迎來送往了不知道有多少創業團隊,但是直到移動網際網路逐漸普及,才有了一些值得借鑑和參考的案例。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探探和陌陌,根據移動資料分析平臺App Annie的統計,2019年熱門約會類社交APP中,探探和探探依舊佔據著下載量和收入的前兩位。

Soul的崛起,在陌生人社交領域算得上是個異類,甚至可以說是一股清流,至少在2019年以前,Soul推出的語音社交、靈魂匹配等產品設定,一度被認為為陌生人社交領域指明了一條方向。

但是隨著2019年年中因涉嫌違規遭下架,網路上對於Soul的評價也逐漸調轉風向,不少老使用者表示,Soul的社群環境越來越糟糕,與當初“乾淨真實”的產品Slogan背道而馳。

Soul的產品初心,是想佔據紳士和淑女的使用者心智,以此延伸出相對純粹的陌生社交玩法,但是在擴張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目的不純的使用者闖入,進而產生內容涉黃的風險。

在Soul的一些外宣頁面中,也採取了像“脫單神器”這樣的暗示性文案,無疑也加速了此類使用者的流入。

Soul的內部本身沒有廣告。產品變現均來自於增加匹配次數之類的增值服務,使用者只要花錢,就能認識更多異性,無疑為某些使用者大開方便之門。

這樣的產品變現邏輯,其實在陌生社交領域並不鮮見,畢竟對於社交產品來說,滿足的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第三類需求,愛情、友情與性親密是避免不掉的話題。

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此類產品的涉黃風險一直在紅線處徘徊,不止Soul和UKI,多數陌生社交產品都曾因內容違規而遭到處罰。

尤其在2019年,對於陌生人社交產品,無疑是遭遇了行業寒冬。

2019年4月,國家網信辦啟動小眾即時通訊工具專項整治,首批清理關停了“比鄰”“聊聊”“密語”等9款傳播淫穢色情資訊的App。

2019年6月,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路音訊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吱呀、語玩、一說FM等26家平臺平臺,因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被分別採取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

除此之外,一罐、即刻、音遇等涉及陌生人社交玩法的平臺,也都在2019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行業天花板降低的越快,產品競爭突破底線的速度也就越快。

做局的Soul固然可恥,但因涉黃下架的Uki卻也未必無辜,只不過相比較同行間心照不宣的產品運營策略,給對手下套這種事更為讓人憎恨。

同樣的增長焦慮,不一樣的應對策略,所謂的靈魂交友,不過是一張粉飾過後的皮,產品的核心依舊在危險邊緣試探,而背後的運營者,早已突破了道德的底線。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剛剛,阿里巴巴釋出首部抗疫紀錄片《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