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020年1月15日,平安抗癌互助計劃在平安好醫生APP上面悄然現身,主推“0元享300萬抗癌報銷金,走路領金,分攤不花錢”的理念。
這個世道變了!
以前那個靠百萬個險營銷員白手起家的平安,在阿里、百度、360、新浪、美團、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網路互助計劃後,終於再也按捺不住了。
無需多言,平安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入“網紅經濟圈”的努力世人皆見。
1999年的元旦,馬明哲在系統內部工作會上,大膽提出“平安集團化”的戰略設想。從此平安推開了一扇新門,產險、壽險、投資、證券、銀行、好醫生、陸金所等全面包裹,馬明哲也在這個門裡面長袖善舞,形成“金融+科技”、“金融+生態”雙輪驅動。
背靠可遇不可求的歷史機緣,平安的成長見證著時代的崛起,也塑造了一段江湖的傳奇。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更何況是紙面財富逼人的金融圈。
鎂光燈照耀的地方,故事與事故並行,平安深諳此道。故,三十年,縱養軍百萬,有劍指全球第一的野心,亦低調潛行。
奈何,網際網路爆發式地增長,百萬年薪、千萬融資、獨角獸實現財富自由的喧囂,極盡渲染著生態、生態、生態。時代的偉力中,彷彿不談“網際網路+”、“科技+”就會被滾滾紅塵斬於馬下,平安自然不敢落後一步。
提出集團化後的第14年,馬明哲在2013年內部新春講話時提及科技對金融業舊模式的顛覆勢不可擋,平安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傳統金融企業,是現代科技公司。
這一年,馬明哲、馬化騰、馬雲風雲際會,聯袂設立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線上,深入試水之心昭然天下。
作為中國最具創新精神的保險企業,或許也是整個傳統金融領域的最具創新者,平安近年的科技之道、網際網路之道、乃至新生態之道轟轟烈烈,高舉高打亦高調。
註定艱難的2020中,平安醞釀良久的壽險改革豎起了全面加速的大旗,咧咧風聲。
全面復工衝刺之際,《今日保》嘗試再度覆盤平安數以百億級人民幣鋪就的網際網路保險之路,推演平安網際網路保險的邏輯與之掌門人對此的思考。也以此文獻給疫情下的行業。
1 第一重門找流量的邏輯:流量為王網際網路的第一局,流量為王。
早期馬明哲提及網際網路,他以美國連鎖書店巴諾與亞馬遜作比較“巴諾是養牛喝牛奶,亞馬遜是做牛奶市場,為所有願意在市場裡經營銷售的人服務”。
這句話的內生涵義是,將平安指向主流戰場,靠資本打造生態圈,搶佔流量。如果換一個喜聞樂見的詞,上述還可以翻譯為“網紅經濟”。
下面,我們以網紅經濟的基礎邏輯一觀保險。
“網紅經濟”的首要準則就是“贏家通吃”,在金融學裡面稱為“複利效應”。基礎邏輯都是快速建立足夠大的流量池,無論抖音、小紅書、豆瓣、還是淘寶直播的核心工作皆如此。
流量基礎上,增強迴路,最大限度的推動自身成為頭部流量。這是衡量主播帶貨能力的關鍵指標。要知道,網際網路的頭部效應遠高於其他渠道,兩極分化極其嚴重。
看一組資料:
小紅書中等達人5-10萬/條;
76.6%的帶貨經濟從業者月收入不足1萬。
頭部網紅因流量效應可吸引更多品牌的關注,從而擁有更大產品議價權。網紅帶貨能力與之 “全網最低”的價格乃強關聯關係,如果缺位價格低廉這一核心因素,可能馬上滑出賽道。
2015年,福斯創業、萬眾創新,網際網路金融更是引領漲停板。期間冒出一個插曲,這一年8月,馬明哲罕見在《人民日報》“企業天地”署名發聲:
99%的網際網路金融都是“皇帝的新衣”。
資本明白期間貓膩,奈何“錢”景廣闊,仍爭相湧入之。同年,超過30家上市公司宣佈發起網際網路保險機構,各家網際網路巨頭亦紛紛入局混戰。
這一年,網際網路保險保費規模站上2000億平臺。
網際網路金融似乎和網紅直播很遙遠,一個骨子裡都透著精英範兒,一個則是常百姓吃喝拉撒,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都是一樣的流量打法,必然遇到一樣的困境。
面對網紅直播帶貨的打法,品牌商陷入尷尬的兩難。頭部網紅要壓低他們的價格,這意味著利潤壓縮,再加上出場費、分成銷售額,短期營銷對企業,淪落為市場部或者銷售部衝業績的報表。
2018年的眾安線上,即經歷了大部分新貴都會遇到的尷尬——跌跌不休的市值震盪。有分析師感言,原有估值模式完全失效。
明明手握場景、使用者積累、流量等“王炸”,奈何上桌後發現“鬥地主”的關鍵是看牌順不順。
網際網路線上客戶傾向購買低客單價、條款簡單的產品,如短期車險、意外險;如國慶7天境外旅遊險,退運費險、短期醫療險……一旦發力長期繳費的人壽險產品,就會發現線上的銷售滲透率經不起財務的考問。賣出去的都是賠本賺流量的產品,而真正的利潤型產品的轉化率並不美麗,只是凍人。
2019年的平安財報資料可見端倪:這一年,平安個人客戶數首次破2億人次,增長11%。其中41%來自集團的“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的網際網路使用者。
這些客戶數中,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個人客戶數7371萬,較年初增長19.3%,在整體客戶數中佔比36.8%。
這可以解讀為:增長引擎主要來自存量老客戶的反覆消費。而新客戶的轉化貢獻不足預期。長此以往,則會蛻變為“交朋友非做生意”的雞肋資料。大部分流量趴在資料庫裡,無法產生利潤貢獻。
2020年初,平安壽險給各機構一把手加上新的核心KPI,“新增客戶合同數”。
2 第二重門找轉化的邏輯:無限流量到有效存量網際網路的第二局,在巨大流量池裡找到有效的流量。
怎麼找,這次看近兩年的流量黑洞——直播行業。一時間,各種高大上精英品牌,如金融、汽車類也紛紛湧入,但這些“鋼鐵直男”的直播往往也是大型翻車現場。
如一直走精英豪華風的德國百年品牌寶沃汽車,先是主動脫掉精英的帽子,全面擁抱數字營銷文化,邀請央視前主持人郎永淳拍攝了一組魔性廣告,“好貴”。
緊接著,攜手雷佳音及眾多電商、直播網紅達人線上賣車,圍觀者數百萬,得到定金2.2億。其中,推廣費用近億。真實的銷售額有多少?汽車行業的利潤率多少,不足10%。
一個致命問題隨之出現:
如果流量不是的目標群體,拉來的新客戶是否能夠沉澱下來,是各大品牌繞不過去的問題。
著名主持人,流量大V李湘也遇到同樣的囧境,在一場162萬人觀看的賣貂直播中,一件都沒賣出去。
這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想要進階成為一枚優質網紅,除了穩定的流量,還要尋找精準受眾,並了解他們的話語體系,並且努力融入進去,否則容易馬上被拍在沙灘上。
舊陣地的塌陷,對傳統精英品牌而言,也是一種深深的危機感。
2019年,平安大壽險板塊最引以為傲的個險新單出現4個百分點的負增長,2020年1月份這一數字為負增長15%。縱然有疫情的影響,但也足以說明移動網際網路正在顛覆傳統保險行業的格局。
沒有新單,就沒有未來。
早在2013年的眾安成立釋出會上,馬雲曾略帶戲謔地告訴馬明哲:原則上,你們傳統保險公司能幹的活,我們都能幹,只是什麼時候能夠幹好而已。
那時候,理工男有多迷戀格子衫,平安就有多熱衷科技Al。這位理工男單刀直入,一頭扎進網際網路科技的廣闊天地,不斷強化科技形象,期待通過時間積累,活成“網紅”爭雄意見領袖,將無限流量變為有效存量。
如平安曾舉辦一場920營銷活動,主題為“以AI之名,為你放價”,鋼且直的諧音梗;同期,電商巨頭的主題口號“打破忙碌,盡享購物”。
隨之,攜手三位00後組成的TFBOY組合,唱著“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俘虜老中青粉絲。
於是乎,平安漸發現:自己與依賴網際網路生存的消費者,不在一個頻道上,聊不到一塊去。
遂,平安有意放低姿態,找頻道。
2015年,平安“財神節”,以“請全國人民發大財”為口號出圈,聯動產險、壽險、銀行、證券、陸金所促銷。小試牛刀,戰績尚可,總交易額131億。“財神節”也得以跟著雙十一、雙十二延續至今。
2020年1月8日的“財神節”,平安大筆一揮請來當紅的《奇葩說》主創團隊,營銷主題“我的新年鈔能力”,貼近90後、00後口味。
緊跟網際網路大廠的步伐,平安試圖新增年輕化的網際網路標籤,證明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當然,期間平安式八卦新聞也不少,權當直男笑料。如那個產品經理和程式設計師武力切磋的段子。
2019年4月,騰訊微保推出1元“藥神保”,主打12種國內已經上市但未納入社保的抗癌特效藥保障。同年9月,平安人壽馬上推出一款可報銷16種指定抗癌藥物的 “I藥保”,額度150萬。
接連上馬的互助,亦是如此。對引流,平安們還玩出了新打法。
2019年,廣州市政府指導平安健康險推出0利潤產品,全民醫療補充福利,惠民保,不設定健康告知,參保統一收49元。
這一次的疫情,平安在設立綠色理賠快速通道,免除等待期,取消免賠額、藥品及診療專案、住院方式限制等服務升級方面頗迅速,甚至有的服務領域比網際網路巨頭還早一點。
這個速度,估計也有網際網路寡頭不斷刺激的功勞。
事實上,從巨大的流量中培養鐵粉,並不容易。
技術層面,需實現從海量消費資料,關聯保險需求偏好;
服務層面,深耕健康/養老需求的補充作用。
平安佈局教育k12,是否能給保險的子女教育金銷售插上翅膀,需要時間。
但馬明哲那一句“過去往往是從公司角度出發,而不是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不是馬奇諾防線,躲不過,也拖不起。
這是傳統的期待。
2020年,保費斷崖式下滑、招聘旺季無法增員……線上辦公效率、長期重視銷售手段下的輕後期服務、產品定價機制不靈活等問題正在集中爆發。
這不僅是平安的問題,也是所有保險公司的問題。估計傳統保險巨頭管理層的髮際線與業務線估計在等量下滑。
3 第三重門找利潤的邏輯:利潤迴歸和盈利閉環沒有阻力的自由落體,只存在於中學生的課本里。
網際網路終局,還是要回歸利潤。用燒錢、貼補的方式短時間可積聚大量使用者,但很難馬上催熟摘果。
看共享單車、看直播大戰,從熱捧到寒冬,一輪輪過山車後,有多少找到變現的商業模式,黯然者眾,甚至全軍覆沒。
再看火爆Youtobe的李子柒、口紅一哥李佳琦類“網紅”們則找到了變現方式:粉絲打賞、廣告代言、電商銷售、直播帶貨,落地的路徑較清晰。
如李子柒帶貨東方美食,十幾個單品創造了千萬級的銷售額。李佳琦的一個150萬方案,僅包括一條淘寶直播講解、一條抖音短視訊、一條小紅書視訊和一條微博。
相比之下,重投入的網際網路保險仍處起步階段,未能貢獻明顯收入。
2019年3月,位元組跳動當家人張一鳴說了一句話:
要講究務實浪漫——有同理心是務實,有想象力是浪漫。
務實的是財務,浪漫的是估值。
再看重度佈局網際網路多年的平安,如何消洱嚴峻的生存壓力?
微博CEO王高飛曾提出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的概念:
公域流量是指資訊流、搜尋、熱門榜單等平臺賦予的流量曝光;
而訂閱、群組這類屬於紅人自己吸粉而帶來的流量,則是私域流量。
伴隨著公域流量紅利減緩,流量成本變高,光腳抓魚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套用網紅經濟中的流量概念,生態圈大部分是公域流量。如購買平安壽險保單,客戶需要下載平安一賬通,進行電子保單簽收,該客戶與一賬通是被動關係,無強黏性。相反,如果是衝著高收益理財或者短期貸款需求,主動登陸就可被定義為私域流量。
各種網際網路營銷手段洗滌多年後,消費者逐漸增強對套路的甄別能力,私域流量或者鐵粉的培養並不容易:深耕耘,重運營。需要該領域的意見領袖持續輸出意見,並與粉絲進行高頻互動。
據此推論,可以看到平安核心的兩步動作:
第一步,利用“醫、食、住、行、玩”生態圈打造流量,不斷降低獲客成本;
第二步,通過子模組與平安集團的臍帶關係不斷互動,利用“平安RUN”、“好醫生”等各種動作觸發客戶,完成人身壽險或者其他強關聯產品轉化。
如平安的系列互助計劃,顯然是為了幫助客戶引流至壽險轉化的閉環,這一腳油門效果幾何,未知?但為後續新增壽險客戶埋下伏筆。
我們以平安好醫生為例。
早期平安集團為平安好醫生輸入基礎設施,引流客戶。
同時好醫生不斷推出各種線上活動啟用資料庫內沉睡客戶。
平安好醫生的招股說明書亦明確:我們與平安壽險訂立服務協議,透過平安金管家向其提供醫療和健康服務與產品,平安壽險定期支付服務費。我們也向平安健康的若干投保人提供安康及安享增值服務套餐。
可見,平安壽險也承擔了更多的為好醫生帶流量和利潤的責任。細拆好醫生報表, 2019年,平安壽險的業務佔好醫生總營收80%以上。
現在,平安好醫生、一賬通分別於2018、2019年登陸港股、美股。
憋了許久的平安,終於可以喘口氣。無從得知,現在的加速上市有多少來自憋的那口氣,有多少來自於5年或者10年前的佈局。
雖然不願意,但也不得不承認,受基因限制,平安與主流網際網路的大成還有一步之遙。以眾多子公司為例,集團先扶上馬送一程,接下來的單幹沙場馳騁,就要直接面向C端使用者。要知道C端的競爭,可以用慘烈形容,血光漫天。
海面風和日麗,但海下的礁石几人看到。戰爭剛剛開始,但這已是國內傳統保險業最領先的水準。
4 終章走出舒適區的終極邏輯:下一步邁向哪裡?創新的過程中,平安當一直自我拷問,尋找答案,
追逐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平安線上服務方面的各種努力,大到使用者平臺,小到辦公工具,有著自己的“加強排”。
曾經在平安工作多年的員工評價,他們的辦公場景中從不使用大廠的產品,自主研發的APP移動軟體,可以組成一個加強排:
“快樂平安APP”承接簽報、遠端會議、入離職辦理等功能;
“平安HR-X”負責考勤打卡、工資查詢;
“知鳥”用於線上培訓,“財智雲”在差旅中訂酒店、機票;
還有“平安金管家” “一賬通”“平安口袋銀行”等一系列APP,人力資源、財務、工作管理、郵件收發、營銷等各個部門資料打通,從而使流程制度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人,以減少主觀意志的影響。
2月初,平安緊急釋出通知,遠端辦公VPN許可權有限,部分人員許可權失效。快樂平安遠端會議功能限制只有部分人員有使用許可權。一週之後才逐步緩解,實現全員遠端辦公環境。
一時間,各個內部工作群紛紛開啟吐槽模式,這不是內部員工第一次對平安科技的硬實力討伐。讓用慣了流暢不卡殼產品的夥伴們開始抓狂。
這似乎不足以說明什麼,又很說明什麼。
縱然有著走一步看一步風景的戰術,但面對的飽滿的理想, C端之戰必須踏出舒適區。
對保險公司而言,研發爆款產品,引流實現名利雙收的時代終結了。
對此,馬明哲早有著明晰的認知:
大型金融機構的前臺向“小型化、社群化、智慧化、多元化”;
90%以上個人金融業務在線上服務。
2020年初,平安陸敏成為下一輪改革的闖將。
陸敏則表示,中國平安的改革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代理人渠道、線上渠道、銀保渠道,通過這三方面的改革來強化平安發展的勢頭。
步履不停,線上服務,線下成交,是下一盤大棋的主基調。
國壽、平安在內的所有險企註定要接受外界的審視與質疑,因為2020年很難。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