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這兩三年新零售是個商業熱詞,很多人問什麼是新零售?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新零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每個企業都會站在自身行業的角度來定義新零售、解讀新零售、探索新零售,觀點源於立場,這都無可厚非。

特別是現在,無論是電商巨頭,還是實體零售都是在踏出探索新零售的初級階段,所以新零售的定義可以有N個,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對於新零售的本質,筆者認為只有一個。

一、新零售可以有N個定義

百度定義:新零售,即企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通過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阿里研究院: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資料驅動的泛零售形態,有人將其歸結為“線上+線下+物流”,也有人提出新零售就是“將零售資料化”。

馬雲: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為大量小微企業提供強大的後臺服務,使這些小微企業形成了“小前臺大中臺強後臺”的格局,既減少了成本支出,又提升了組織效率。

劉強東:零售沒有所謂的新舊,因為零售業的本質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成本、效率和體驗,零售的改變實質是其背後的基礎設施的改變。

國美:提出“6+1”新零售戰略,建立以“使用者為王、產品為王、平臺為王、服務為王、分享為王、體驗為王+線上線下融合”的社交商務生態圈。……

二、新零售卻只有1個本質

無論流行什麼概念,變的是技術和工具,不變的是商業本質。只有迴歸到本質,我們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規律。筆者認為商業的本質就是滿足人性的需求,釋放人性。

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深諳此道,他曾說過“在未來20年、30年,甚至50年,零售行業有三點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一是顧客喜歡低價的東西;二是顧客喜歡送貨速度更快;三是顧客希望有更多更快的選擇”。

更低的價格和送貨快本質上都是供應鏈效率的問題,而消費者希望有更多的商品選擇是因為消費者永遠都是不斷變化的,人們不會滿足於某種生活方式,不會終止於某一種慾望的達成。

其實就是應了那句話“所有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切以使用者的利益為依歸”,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隨著消費者主權意識覺醒,更是如此。

消費者想要更低的價格、更快的送貨速度以及更優質的商品,企業必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從因果關係來看,因效降本,效率的提升,帶來成本的下降;交易/交付的效率提升,可以帶來消費者體驗的提升,由此而知關鍵點還是在於提升效率。

企業最強大的對手從來不是彼此,而是一個共同的對手——趨勢。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再牛逼,你也無法對抗歷史的潮流,這就是趨勢的力量。

而整個社會的商業趨勢是趨向更高效率的商業發展。

從人們日常的出行方式也可以看出,最開始是步行、單車,接著是火車、汽車,後來才有了飛機、高鐵,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的效率高。通訊行業更是如此,1G語音時代,一個屬於“大哥大”的時代,2G文字時代,3G圖片時代,4G視訊時代,即將到來的5G,是物聯網時代,據說5G比4G至少快10倍。

從線上購物來看,最早是三日達、隔日達,慢慢就有人做到次日達,現在已經發展到當日達、3小時、1小時甚至30分鐘就可以送達。

從更高的維度,資本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資本有趨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就會促使社會資源的配置朝著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

社會資源將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國家和地區、最有效率的產業、最有效率的企業、最有效率的專案、最有效率的個人。這就是為什麼全國不到2.5萬家私募機構,而北上廣深杭五大城市卻聚集了近1.5萬家,因為他們的整體效率的確比較高。

零售業會不會遵循這個規律呢?通過零售業的發展史,可以發現一條隱藏的路徑,從最開始的傳統零售(百貨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到電商(綜合電商→垂直電商→社交電商),再到新零售(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零售業的每一次革新,其本質都是為了提高效率,都是在圍繞“成本、效率、體驗”做文章,因為高效率低成本的零售業態終將會取代(替代)低效率高成本的零售業態。

當實體店不足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時,電商應運而生,當純電商不能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消費體驗時,強調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隨之而來。這就是零售業的發展趨勢——趨向更高效率的零售模式發展,所以新零售的本質就是效率革命。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怎麼構建HMS應對Google的GMS全面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