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廣東的創業故事,我想怎麼都繞不開騰訊。QQ加微信的註冊人數數十億之巨,王國之稱名副其實。其主要創始人馬化騰20年時間一躍成為中國首富。騰訊的故事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創立騰訊1998年,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註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之後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
馬化騰把自己的公司起名為騰訊,意味深長,一方面,自己的名字有個騰字,公司和自己多有相關;另一方面,騰也有騰飛發達的意思。至於字尾為訊,更多是因為老東家潤訊對馬化騰的影響。
騰訊有5個創始股東:馬化騰、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不過,最開始是馬化騰、張志東、曾李青3個全職,到年底,許晨曄和陳一丹才加進來。
他們5個人湊了50萬,其中馬化騰佔了47.5%的股份,張志東佔20%的股份,曾李青佔了12.5%的股份,其他兩個人各佔10%。經過幾次稀釋,最後他們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當初的1/3的樣子,但即便這樣,他們每個人的身家都以10億為計量單位。
從OICQ到QQ1997年,馬化騰第一次認識了ICQ,一見面,他便被其無窮的魅力所吸引。立即就註冊了一個號,可是使用了一段時間,他覺得英文介面的ICQ,在中文使用者中想推廣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於是他想,自己能否做個類似於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OICQ最開始只是一個純漢化的版本,畢竟是系統整合專案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之後要放在網上,因此,張志東帶著小光、夜貓又重新寫了一遍,從客戶端到伺服器端,這個架構沿用至今,沒有做大的修改,只是不斷擴充使用者和升級系統,張志東天才技術可見一斑。
由於想不清楚怎麼收費,馬化騰更多是想將尋呼與網路聯絡起來,開發無線網路尋呼系統,讓電信和尋呼臺幫著去收費。當時,這家幾個人的小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深圳電信、深圳聯通和一些尋呼臺做專案,OICQ只是公司一個無暇顧及的副產品。當時,為了能賺錢,馬化騰他們啥業務都敢接,做網頁、做系統整合、做程式設計……據說,當時在深圳,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有上百家,馬化騰最大的期望,只要公司能生存下來就是勝利。
OICQ最開始的網際網路版本是和深圳電信合作,採取聯合立項的方式進行。約定是由深圳電信出伺服器和頻寬,騰訊幫助做一定使用者的軟體系統給對方,雙方最早的約定是深圳電信出60萬。拿著深圳電信給的60萬和相關的伺服器資源,騰訊開發出了OICQ。想不到的是OICQ出來後大受歡迎,騰訊上下都有些後悔,不想賣了,於是曾李青就耍了個花槍,他找到深圳電信局,提出要追加費用到100萬,深圳電信的費用都是專款專用,不可能追加費用,於是,這事情就不了了之。
這時的選擇足以體現馬化騰的特質:如果他只是一個技術人員,或許最令其興奮的,不過是編出一套伺服器端資訊儲存的程式,但他所做的,是將前後兩端的功能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有機結合。因此,OICQ一經誕生,就具備離線訊息功能,任何人都可通過線上使用者名稱單隨意選擇聊天物件,它甚至提供個性化的頭像。這裡還有個小故事,馬化騰曾在香港大學回憶當年創業時說“最開始沒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時候還要換個頭像,假扮女孩子,得顯得社群很熱鬧嘛”。
這些看似細微的差異,至少在一個方面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當網際網路通過網咖形式在中國全面鋪開,把資訊儲存於伺服器而不是使用者電腦的特色,讓OICQ成為了每臺電腦桌面上的必備軟體,也幾乎是每個來網咖的人第一時間要啟用的工具。這讓騰訊在不到一年間擁有了500萬名使用者——一個ICQ在中國從來沒有獲得過的成績。
而這一利眾服務的負面效應是,在缺乏可借鑑的盈利手段的情況下,騰訊缺錢。隨著使用者的增加,騰訊所需要的伺服器數量不停增長。這一度迫使騰訊減少放出使用者賬號。
QQ實在太大了,每個月要吃兩臺伺服器,因此,想養卻養不起,於是還是找下家賣。
騰訊最開始是想仿照網易賣免費電子郵箱系統一樣,幫電信部門做一套有一定使用者數量的系統給對方,最開始的希望是多多益善,但基本沒有迴音,連一套都沒有賣出去。
此時到了1999年下半年,看著QQ使用者越來越多,想想索性以快速增長的使用者作為引子吧,就這樣,騰訊的幾個創始人一合計,決定出讓部分股份,進行融資。
曾李青設計的是整個公司價值550萬美金,希望融資220萬美金,出讓40%的股份。公司盤子是倒推過去的,因為當時需要220萬美金這麼多錢,而騰訊5個人一起合計的結果覺得只能讓40%的股份。
劉曉鬆和騰訊的幾個創始人都有良好的私交:劉曉鬆和張志東是同事,他們兩人都在黎明電腦公司工作過,劉曉鬆幫深圳電信做過系統整合專案,配合劉曉鬆的正是曾李青,騰訊最開始註冊資本是50萬,後來增資擴股到100萬,曾李青對應的要交一筆錢,之前在深圳電信的曾李青第一次入股的時候已經是傾囊而盡,他去找了劉曉鬆借的錢。
相對當時的曾李青和馬化騰,劉曉鬆是有錢人,但他也無法一下子拿出這麼大一筆錢來投騰訊。劉曉鬆答應幫曾李青介紹人來做投資,曾李青自然高興,並約定以融資額的5%作為股份送給劉曉鬆。劉曉鬆向IDG的熊曉鴿推薦了騰訊,熊曉鴿和劉曉鬆同出湖南大學,劉曉鬆比熊曉鴿低3屆。
曾李青同時找了林建男,由林建男引見了香港盈科。
很湊巧的是,兩家公司都願意投資。打動這兩家的不是騰訊那份改了6遍,只有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而更多是當時ICQ以2.87億美金賣給AOL的故事在業界廣為傳播,作為ICQ的漢化版本總該值點錢吧。
有錢進來,而且都是有背景的錢,騰訊也缺錢,又不失控股權。因此,騰訊上下自然歡迎。就這樣,到2000年上半年,騰訊第一期融資後,創始員工佔據60%股份,IDG和香港盈科各出110萬美金,佔據20%的股份。
騰訊拿到這筆錢後很快就改善了伺服器和頻寬等硬體設施,同時加大了對OICQ軟體的開發和改進工作,OICQ很快拉開了與其他同類產品的差距。馬化騰曾提到拿到這筆資金,公司買了20萬兆的IBM伺服器。“當時放在桌上,心裡別提有多美了。”時至今日,馬化騰回憶當時情景,還喜不自禁。
OICQ成長的很快,那段時間,馬化騰總是感慨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時間,當時基本沒什麼收入進來,看著融來的220萬美金逐步花光,騰訊面臨著二次融資的問題。但此時,整個納斯達克市場開始崩盤,找錢不那麼容易了。
在二次融資期間,在過度時期,兩家股東提供了貸款(可轉換債券)100萬美金,但誰都知道,這是救命的錢,這筆錢過後,要不繼續出讓股份,要不自動退出。
那段時間也是馬化騰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一位騰訊的創始員工有天一早去找馬化騰簽字,發現馬化騰是在辦公室裡過夜的,等待馬化騰簽完字抬頭和該員工叮囑的時候,這位員工著實嚇了一跳,馬化騰頭髮蓬亂,臉色焦黃,兩眼無神,佈滿血絲,神情極其憔悴,可見當時馬化騰和騰訊所遭遇的窘境。
這個時候,一個藍眼睛、高鼻子的老外不斷的出入騰訊當時在華強北創業園的辦公室,這個人有個中文名字叫網大為,他當時的身份是MIH中國業務發展副Quattroporte,負責中國的網際網路策略和合並與收購工作。
而在任職中國MIH之前,網大為先生曾擔任IT業管理顧問的角色,是個中國話說的很利索,也通曉中國國情的中國通。最終MIH接手了盈科的全部股份和IDG的12.8%股份,並在2004年6月香港上市前,與騰訊創始團隊一起瓜分了IDG剩下的股份,形成騰訊創始團隊和MIH各50%的股份。
二次騰飛:微信誕生!2010年,3Q大戰之後,騰訊更大的危機就是“新浪微博”崛起,它開始從社交媒體轉向,網路往下殺了。馬化騰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也要做微博,最後發現很難,同樣的產品是沒有辦法去戰勝對手的,只有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2010年年底,一向沉默寡言的張小龍給馬化騰發出一封郵件,建議騰訊做移動社交軟體。張小龍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將來會有一個新的通訊工具,而這種新的通訊工具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馬化騰很快回復郵件,贊同張小龍的想法,並且讓其作為負責人帶領騰訊廣州研發部開始這個專案。
也許現在的微信過於功利主義和現實主義。從那時開始,張小龍放棄理性思維,開始武裝成一個文藝青年。同時,微信開始增加一些更貼近人性的功能,查詢附近的人、朋友圈、搖一搖…… 此外真正的啟動的因素是跟手機通訊錄的整合,最開始啟動是把QQ的關係鏈推過去讓它生存,但是把手機通訊錄導過去會迅速發現一些朋友已經裝了這個,會匯入很多高階使用者,增加黏性。
2011年8月2日,張小龍任職為騰訊公司高階副Quattroporte,負責騰訊公司廣州研發部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公司重大創新專案的管理和評審工作。
2012年,張小龍提出一個新觀點: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很多人覺得張小龍越來越不像一個嚴謹的程式設計師,而是一個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師”。自此以後,微信一發而不可收拾。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目前微信還沒有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張小龍還有足夠多的試錯機會,電商、廣告、遊戲都可以涉及。顯然,馬化騰已經將微信商業化的重任全權交給張小龍。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夢想,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
馬化騰的堅持打造了一個龐大的QQ帝國,改變了中國人溝通的方式。
誰又曾知道現在市值千億的QQ,當年差點賤賣?
在深圳,創造奇蹟的人比比皆是,他們或許僅僅是比尋常人多一點耐心和堅持。致所有正在創業路上或者想創業的人們:創業的道路充滿坎坷,有喜有憂,堅持我們該堅持的,放棄我們該放棄的。勇敢、自信、樂觀!終有一天,你會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