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文 | 牽手

最近看到了關於“區塊鏈諮詢師”證書考試的資訊,我還想著要不要也準備去考個證書,朋友也在勸我。因為現在還不知道這個證書到底對未來的工作及收入有沒有幫助,但覺得至少是可以幫助自己及更多的人更深層次了解區塊鏈行業的。

這個名為“區塊鏈諮詢師”的證書,是由深圳市資訊服務業區塊鏈協會發放的。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牽頭的可信身份鏈系統——數字身份技術應用聯合實驗室提供認證,持證人資訊存證在公民網路身份eID數字身份鏈上。此外,還會錄入深圳區塊鏈人力資源庫。

但是,要參加“區塊鏈諮詢師”證書的考試有個最基本的條件,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區塊鏈知識,必須對區塊鏈行業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考試分數必須要80分以上。所以我心裡就有點膽怯了,對於我來說,我自己都還是處於小白階段,很多東西都還在學習,去考“區塊鏈諮詢師”證書那不是鬧笑話嗎?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先好好學習學習吧!

在幣圈,可能我們會經常接觸到一個“DApp”

的名詞,因為很多文章裡面都會出現。說到DAPP,我們可能都會想到APP,因為APP我們是太熟悉了,估計只要使用手機都會用到APP。而且現在很多的專案應用都需要APP來執行,可以說APP在手機上應用的非常廣泛,我們的手機現在幾乎是離不開APP了。

以前我也寫過關於DAPP的文章,但那只是針對一些專案方的,比如本體、EOS等專案,當時文章對DAPP也有簡單的介紹,但是不全面,也沒有系統的闡述。

【什麼是DApp?】

我們都知道App是客戶端應用,是application的簡稱。而Dapp多了一個“D”,也就是D+app,D是英文單詞Decentralization的首字母,單詞翻譯中文是去中心化,即Dapp為去中心化應用。這是從字面上去理解這個概念,要在腦中形成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還需要深度去理解DApp。

我們知道了Dapp是一種去中心化應用,而App是中心化的,那App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呢?說到這個,有必要提一下智慧合約。合約我們都知道,類似於合同、協議、契約等共同遵守的條例,而智慧合約是電子版合同、數字化合約、智慧化合約,是將合同合約用程式碼寫成一段小程式,重要的是這段程式碼一旦寫好就無法修改無法篡改,並公之於眾儲存在區塊鏈中去中心化,當外界條件發生變化如違約或合同到期,智慧合約會自動觸發。

【既然有了App,那為什麼還要有DApp呢?】

首先我們很多人思維中都有這個疑問,為什麼要有DApp,現在的App不是挺好嗎?面對新鮮事物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潛意識是排斥抗拒的。其實兩者並不是取代關係,誰替代誰,誰淘汰誰,而是並存關係,或者說Dapp是對App的豐富完善。另一方面,隨時代發展,隨區塊鏈技術越來越成熟普及,DApp將越來越受重視,並越來越多的DApp出現在生活中各個場景,因為DApp直接和區塊鏈技術掛鉤,和交易資料、交易資產有關聯,和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儲存有關聯。

【DApp的發展】

每一次的深度理解都伴隨Dapp的發展,而一個新技術的發展,也必將經歷觸發期、期望膨脹期、幻想破滅期、復甦期、價值期。

DApp也在演變不斷進化,廣義地說,從最初的比特幣到現在因ICO發代幣盛行一時的以太坊,再是各路公鏈崛起強大,然後是公鏈、聯盟鏈、私有鏈齊頭並進發展,最後是鏈上的各種應用應運而生蓬勃發展,現在我們經常說的DApp更多的是這樣一種定義:前端 + 智慧合約 + token(通證經濟)

之前開發一個App需要一家公司有啟動資金招開發人員進行開發然後推廣運營,現在的DApp可能不需要是一家公司,或許個人或自媒體都可以,整個流程可以是這樣的:

寫白皮書――明確共識機制――Token激勵機制――智慧合約開發――去中心化社群自治

對比APP來看,Dapp最大不同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App先是要有錢,所以就得先融資,然後再有人,所以必須先招齊人,然後再開發運營,所以要先成立一個團隊一家公司;而DApp則是繼承傳統App之下發展,結合區塊鏈的特點所形成的產物,它更像是眾籌模式、共享模式和去中心化模式,先有發起人或組織,寫好白皮書明確了共識機制和token分配與激勵,開發好應用再是持有token的人即為股東,直接和app的盈利關聯,也可以說使用者即是股東,持有的token像股票可以買賣,在支援的交易所交易。

所以持有該DApp的token相當於擁有所有者權益,可以想象未來,現在是處處琳琅滿目的App應用,未來是各個領域都會有DApp,每個人都將因token分類以token群分。

宣告:本文已加入由力場新媒體部發起的「好文流動計劃」。該計劃旨在增強力場好文流動性,進而提升力場內容價值。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企優託:阿里巴巴店鋪排名靠前取決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