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拼多多做為新電商的代表,一直以團購模式吸引消費者,它的定位是明確的:一是團購,二是定位在三四線城市,所以從電商角度大家覺得在拼多多上賺到了實惠!但是拼多多在電商領域並不完全佔有優勢。它只是將電商玩法細分化了。立足拼團與物美價廉。

你或許到處都看到了拼多多的廣告及地推,還有強有力的電視臺綜藝節目,“拼多多,拼多多,拼多多……”,一個網際網路平臺壓倒式的佔據各大衛視。其背後說明了什麼?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簡單理解就是拉人頭做實惠。你或許經常遇到,朋友A邀請朋友B,朋友B又邀請朋友C,這是怎麼了?就因為想拼一個產品,就因為想獲得平臺獎勵,但平臺永遠給你的只是一個數字。幸運之星並不會砸在每個人的頭上,但是模式是可圈可點的。

為什麼拼多多在一二線城市火不起來?

話說回來,雖然中國一二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往往較高,消費升級現象也更為明顯,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要面對三線以下城市幾乎無需考慮的難題——高企的房價。特別是那些三四線城市出身、在一二線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他們剛參加工作不久,不少人只有幾千元的月薪,卻要承受動輒每平米兩三萬元的房價,咬牙買了房就需要承受鉅額的負債。

根據波士頓諮詢的報告描述,從負債率這個變數來看,三線以下城市的中產負債率最低;二線城市的中產負債率其次,但負債率在較快地上升;一線城市的中產發生了顯著的分化,資產差距迅速拉開,一方面是富裕和非常富裕階層的出現,另一方面是“高負債中產”階層的出現。

而不同的負債率導致了不同的可支配收入,這也讓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市場出現了“兩極化”的特點:不僅有消費升級,還有消費降級。

既然一二線城市也有消費降級,為什麼拼多多沒有在一二線城市火起來呢?

究其原因,相比於一二線城市的居民,三四五線居民的閒暇時間相對較多。根據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聯合智聯招聘推出的《中國職場人平衡指數調研報告》,31~40小時是三線以下城市居民一週工作時間佔比最高的時間長度(佔比35%),低於一線城市(56%)和二線城市(47%);在工作時間大於41 小時的區間,三線以下城市同樣低於一二線城市;相反,三線以下城市居民工作時間在21~30小時的佔比,高於一二線城市。

如此一來,相比一二線城市,大多數三線以下城市居民有充足的時間去砍價,當然也有足夠的時間為了幾塊錢的差價而周旋。而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恰恰是在時間維度上迎合了這部分人群的特點。

拼多多城市地推廣告打了很多,電視廣告也打了很多,甚至平臺本身也各種活動各種實惠,其背後也是因為想擁有更多新使用者,立足使用者黏度、活躍度與持續效應。並且目前已經進行了新一輪融資,而且騰訊老大哥也是其背後金主。騰訊即有京東又不嫌棄拼多多,司馬昭之心可謂“實實在在”的凸顯。

拼多多做為後起之秀,幹不掉任務一個電商品牌,包括某寶、某貓、某東,但是它目前還活著,並能“病毒性”營銷。一是有錢,二是不要臉。只想獲取使用者,綁架使用者體驗。這一點是其商業模式的一種突出表現。

真正的網際網路模式是兩難的,一是不能做使用者不喜歡的事,二是能形成閉環與生態。拼多多放棄了“正統”的使用者體驗,讓其名聲即Online又Offline,根本目的是成功的!的確裂變式的獲取了使用者資訊與資料。並迎合了中國消費者對物美價廉的根本訴求。

重回到以前討論過的一個話題,每個人每天開啟微信的次數遠超過手機上裝的其它APP。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使用者的根本需求還是在極時通訊上。這種又不花錢又剛性需求的APP是受到使用者歡迎的。

人們的消費觀還是按需消費的,每個人不會天天在拼多多上因為實惠而去下單,買來一個沒有用的東西。這沒有可比性,拼多多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什麼發優惠券,滿減,秒殺,限時紅包等等套路也層出不窮。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新使用者更多,讓使用者活躍起來,那怕讓你看看廣告,這也是成功的!

這是一把雙刃劍,即吸粉又傷神!拼多多如果不玩“套路”,它還能活多久?需要多少刀樂,才能扶起這個品牌!這是值得拼多多思考的問題。“要拼團的玩法嘛,畢竟需要人”!模式決定了專案方向,失去一定的使用者體驗也是情理之中了~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本來生活7年生鮮路,鮮衣怒馬仍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