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讀新聞 看世界
【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經濟學人】
萬物若互聯,世界將如何
當 “ 多里安 ” 颶風逼進美國東海岸之時,埃隆•馬斯克 — 電動汽車特斯拉商的老闆宣稱,颶風影響區域的特斯拉車主會發現,自己的汽車獲得了超出原額定的電池電量,以幫助他們續航躲避颶風襲擊。與許多現代汽車一樣,馬斯克的電動汽車被公認為最優的 “ 自帶車輪的聯網計算機系統 ”。價格較低版本的特斯拉車型的電池之續航里程,受到軟體的限制。但是,特斯拉公司只需要在其帕洛阿爾託總部敲幾下計算機鍵盤,就能解鎖高續航版本的限制,為車主臨時提供足量的續航電力。
馬斯克的汽車計算機化,不過是當前萬物互聯大趨勢中的一個小例證。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聯網技術的成本進一步降低,計算化和聯網化會植入越來越多本不具備如此功能的物品:從尿布、咖啡機到奶牛,再到工廠機器人 — 從而建構形成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即 IoT。這是一場革命性的演化,始之於緩慢;然而,隨著計算機在汽車、電話以及電視領域找到用武之地,近些年來,這場革命性的演化正在加快步伐攻城掠地,且超速發展之趨勢即將展顯在人類的面前。據預測,到 2035 年,全球將有 1 萬億臺聯網計算機植入到食物包裝、橋樑、服裝等各類物品之中。
如此之萬物互聯的世界,會給人們帶來很多利益。消費者將更加便利,且能夠獲得非智慧化商品無法提供的功能和服務。例如,亞馬遜生產的智慧門鈴 Ring,可以配備運動感測器和攝像機,聯網接入,從而形成一個私密的安全監控網路;公司在得到客戶授權的前提下,可以為客戶提供 “ 鄰里環境資料監控 ” 服務,並且隨時將 “ 有趣 ” 的可疑影片傳送至警方。
企業的效率將得以提升。原本在現實世界中轉瞬即逝且捉摸不定的資訊,在物聯網中將變得清晰、明確,可被分析。安裝在建築物內外的智慧照明產品可以節省能源;工廠裡的智慧機械裝置可以預測故障並設定預防性保養;聯網的數字化養殖可以實時監測奶牛的飲食習慣和生命體徵,從而產出更多的牛奶,且在它們生病時使用更少的藥品。從單一專案應用觀之,似乎經濟收益並不算大;但是,在整個經濟體系之中,以各項智慧應用為基礎的相互迭加形成的複合增長,卻形成了推動經濟飛躍的巨大潛力。
長遠觀之,物聯網將顯著地改變世界的執行模式。物聯網可視為網際網路之第二發展階段,網際網路第一階段主導的商業模式必然會延續至物聯網時代,諸如勢不可當的 “ 平臺 ” 型壟斷模式,被批評家稱之為 “ 資本監控主義 ” 的大資料驅動模式。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型為技術型公司,萬物互聯將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如此一來,一系列懸而未決的問題必然從虛擬空間滲透蔓延至現實世界,涉及所有權、資料、監控、競爭、安全等等方面。
先來說說所有權問題。正如馬斯克所言,在物聯網場景下,公司出售的產品依然與公司保持互聯狀態,使得出售的產品不再是通常商品而更像是提供的某種服務。如此這般,傳統意義上的所有權概念就模糊不清了。例如,當微軟關閉了它的電子書店,其原本的使用者就無法閱讀他們已經購買了的書籍,微軟最終只好以向用戶退款了結此事。一些智慧家居的早期使用者發現,生產這些智慧小玩意兒的公司沒有興趣繼續做下去,這些產品就死火了,無法再工作。
如此場景,權力的天平就從買家傾斜向賣家了。美國高科技拖拉機廠商約翰•迪爾提供的軟體限制客戶自行修理拖拉機,因而捲入了關於軟體限制的法律糾紛。由於該軟體釆用的是許可使用而非出售,因此廠商甚至爭辯道:在某些情景下,一些拖拉機買家其實根本沒有買進拖拉機產品,他們只是獲得了拖拉機的操作使用許可而已。
虛擬商業模式與現實世界真是有些水火難容。科技公司普遍追求快速成長,不斷創新。但是,再怎麼著,你也不能釋出內測版的電冰箱吧。然而,智慧手機蘋果公司釋出的新機僅提供五年左右的系統更新,至於安卓手機使用者能獲得兩年的系統更新服務就謝天謝地了。在現實世界中,諸如洗衣機、工業器械的產品壽命都在十年或更長的時間。於是,在虛擬商業模式中,科技公司必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最初的程式設計師換崗或離職後,如何為這些接入物聯網的複雜裝置繼續提供技術支援服務。
資料問題將是另一個一觸即發之焦點。相當多網際網路公司的商業模式提供的是 “ 免費 ” 服務,但是使用者得用自己珍貴的個人資訊來為 “免費 ” 買單;而使用者資訊的蒐集往往未徵得使用者的同意,最好的情況也只是半知情而已。物聯網行業亦是如此。智慧床墊記錄使用者睡眠的狀態資料;醫用植入產品觀察並調整患者的心跳和胰島素水平,而患者對此的知情程度亦各不相同;保險公司正在嘗試利用車輛資訊和車主健身資料來調整保戶的保費。在虛擬世界,蒐集何種資料、資料究竟為誰所有之類問題的爭議,似乎是虛無渺茫的多事之舉;而在物聯網的現實領域中,這些問題就十分迫切和緊急了。
競爭也會凸顯新的格局。物聯網聯接的各種裝置會產生海量資料,其價值如同在臉書平臺發帖或是在谷歌搜尋的歷史記錄。對於資料驅動型公司而言,收集和處理的資訊越多,競爭勝出的機率就越大。依據這一邏輯,市場之強大力量將在物聯網領域再創奇蹟 — 這種力量曾經造就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巨型平臺公司。物聯網時代需要建立行業標準,需要解決不同裝置間的資料通訊,這既會擴大頭部企業的優勢,也會增加消費者對聯網汽車、醫學植入裝置以及其他物聯裝置受到駭客攻擊的擔憂 — 有些擔憂的確是合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