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前企業出口很多由傳統的路由器改為防火牆,所以今天的主題是華為的防火牆。
思路
查詢MIB
目前華為官方提供的是一個excel的表格,看起來比較費力,所以監控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要監控什麼,不然盲目做,會感覺沒有任何頭緒。
環境
Zabbix版本:Zabbix 5.2監控裝置:華為USG6680裝置版本:V200R005C00防火牆部分的配置
由於防火牆部分圖形化配置,比較簡單,一張圖帶過,只需要填寫團體讀就好了,其他可以不用填。
查詢MIB
在MIB檔案裡找到對應的OID
測試MIB
在測試MIB檔案例的OID時候經常會碰到下圖情況,該情況說明該OID暫時無法在此裝置找到
測試正常如下圖
製作監控項
以下為部分製作過程,其他忽略
1.系統名稱
####OID名稱####1.3.6.1.2.1.1.5.0
建立模板,填寫名稱及群組
建立監控項步驟,首先進入模板裡
進入模板
建立監控項
填寫相關資訊,OID填錯了
最新資料已經有了
2.裝置CPU利用率
####OID####1.3.6.1.4.1.2011.5.25.31.1.1.1.1.5
測試該OID
透過上圖會發現一個問題,該OID查詢得出的結果有很多,這就是我之前講到的動態OID,這個時候就需要採用自動發現規則來發現這些監控項。製作自動發現規則的思路需要3個點,監控項原型、觸發器原型和過濾器。
首先建立一個自動發現規則,具體方法參考之前製作WLAN篇,這裡需要注意的地方為SNMP OID,實際上自動發現規則(SNMP)發現的就是SNMP OID。語法為
discovery[{#ENTNAME},1.3.6.1.2.1.47.1.1.1.1.7]
上面語法為示例,實際建立自己選擇,每一個宏值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和監控項原型對應,其次和作為過濾器的元素之一。
填寫自動發現規則所需內容
建立監控項原型,還記得自動發現規則裡的宏吧,這裡就起到作用了,每個自動發現的監控項對應的每一個實體的名稱,圖二、圖三是效果圖,其次因為同一裝置鍵值不允許相同,所以採用Zabbix內部的宏值{#SNMPINDEX},這個代表每個OID後的動態索引值,避免了因為動態發現的監控項的鍵值重複而失敗。
但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會發現很多無用的值,此時就需要建立過濾器。透過查詢最新資料表明,只需要SPUB和RPU兩個實體即可,其他皆為無CPU資料的。
建立一個過濾器,注意條件為’或‘,如果是‘和’需要同時滿足。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定義宏變數,過濾器再呼叫變數即可如圖二、圖三。正則表示式可以自己查詢網上相關教程,難度不太大
效果圖
附錄mib檔案在華為官網裡,如有需求可以找我要
總結以上製作過程比較費時間,觸發器和dashboard的我沒有寫,,因為觸發器原型需要單獨寫一篇,歡迎關注後續文章,另外只舉兩個例子,否則篇幅較長,望大家見諒,其次關於過濾器可能會過濾掉有用的資料,所以每一個不同類的監控項自動發現規則需要單獨建立一個模板,例如啟動時間和CPU利用率之間的監控項是有區別的。如下圖。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牛年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