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非官方訊息稱為“大體談判妥了”,Mate50指日可待。其實華為技術實力充足,無論高效能晶片設計,還是產品的設計創新能力,唯獨晶片製造環節無法突破。
早些時候官方也有過表態,自己不生產晶片,這讓人想到華為表態說不會造汽車,沒過多久華為的智慧駕駛“七合一”解決方案DriverONE電驅系統橫空出世,這個“七傷拳”果然厲害,釋出後已經有50多家車企與之合作,其中還包括國內頂級電動大佬比亞迪。華為到底說“不會造”的意思是暫時沒弄明白造不了?還是不涉足?誰知道呢?你好壞呀!我喜歡!
說回晶片製造,以中國的模仿創新能力,假設不考慮無法逾越的專利問題,光刻機可能是最佳路線,現成的模板,造出來是早晚的事。但是為了避開專利不得不另闢蹊徑,西湖大學仇旻團隊的“冰刻機”研發完成近兩年,目前正在迭代2.0版本,即便是2.0還是離實際投產有差距,並不清楚能生產多少製程的晶片。仇旻團隊認為“冰刻機”的研發未來就是要取代傳統光刻機的。
目前而言,全太陽系能生產7nm晶片的就那麼幾家,還全都屈服於美國淫威之下不向中國提供最先進的晶片生產服務。
上述所謂的“大體談判妥了”是哪種含義?是華為透過設計繼續挖掘7nm以上晶片的潛力?還是以更高價格獲取最先進製程的晶片呢?我想應該不可能是後者,因為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是全方位的,不鬆口的!目的也是明顯的。具體情況我們繼續跟進,靜待官宣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