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網際網路中什麼軟體才是巨頭一般的存在?那我想微信應該算是第1個了。微信APP現在覆蓋的使用者已經超過10億,也就是說所有中國人中14億人除了一些不能夠使用智慧手機的中老年人之外,幾乎都被微信覆蓋。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巨頭,就不敢和蘋果叫板,蘋果手機始終還是壓在巨頭之上的更大的巨頭。
前兩天,微信將要在蘋果應用商店下架的訊息,在網際網路上炒得火熱。其實最初的原因非常簡單,蘋果手機在iOS13系統加上了一個暗色模式。暗色模式有兩個優點,第1個優點可以讓蘋果手機更加省電,第2個不可忽視的優點是讓使用者在晚上玩手機的時候對眼睛更加友好。於是蘋果準備讓所有的第三方軟體都適配暗色模式,為了讓適配程序加快,蘋果終於發出了最後的警告,如果在4月份之前不適配暗色模式,那麼將會在應用商店下架。
我們的微信APP無疑是最大的一個釘子戶,曾經第三方軟體陸陸續續更新暗色模式,無數使用者建議微信也加入暗色模式但是被微信無情拒絕。微信給出的理由是,不想佔用使用者晚上的睡眠時間。說到底,一個懶字就可以概括,就是懶得適配而已。
蘋果給出最後通牒之後,微信立馬變了一個面孔。原來還說不想佔用使用者晚上睡眠時間的微信,立馬決定配合蘋果達成合作,加入暗色模式。對於微信這麼快的變臉行為,很多網友表示不太理解,很多網友說微信向蘋果認慫了,微信也非常委婉的表示,不是害怕蘋果,而是向用戶認慫。這期間的區別大家都很明白,只是微信說的比較好聽一點。
對於微信和蘋果之間微妙關係,很多人可以理解為微信和蘋果其實是合作關係,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經華為也面臨過像蘋果這樣的處境,只是微信對待華為的做法和蘋果可不太一樣。2014年華為釋出第1款支援指紋識別的機型,華為Mate7,當時的機型雖然指紋識別設定在機身後方,現在已經比較少見,但是當時已經是最先進的指紋識別手機。
和華為Mate7幾乎同時發生的事情,就是在移動支付中,支付寶和微信兩個支付方式正在競爭。對於蘋果手機,是最先支援微信支付指紋識別功能,但是對於華為手機,除了第1代華為Mate7以後整整三年期間,華為的手機都不支援微信支付指紋識別功能。具體原因是因為使用者的指紋資料是存在華為手機本地還是存在微信雲端,正是這個原因微信便遲遲不開通華為手機指紋支付功能。
一直到2018年年底,華為機型才陸續支援指紋支付,在這長達4年的時間裡微信才和華為正式談妥。這4年時間雖然沒有指紋支付,但是根本沒有阻擋華為手機的強勢崛起,華為市場份額已經超過25%,此時的微信才和華為最終談妥。
根據華為官方所公佈的資訊,微信和華為共同談妥的指紋支付方案,最終確定是在華為手機本地開闢一塊安全隔離區,保證非常高的安全級別儲存使用者的指紋。在華為和微信的這場較量中,誰向誰低頭暫時不好說,但是4年的時間確實是白白浪費了。
前幾天微信和蘋果之間的事情,再度讓人聯想到4年前的微信和華為,有人說微信現在也作為巨頭但是依然不敢和蘋果叫板,四年前對華為的態度卻和蘋果截然不同。如果說微信比較有骨氣,那麼這份骨氣好像是有選擇性的,有點讓人感覺另有一番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