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優秀的基本潛質,但是在當下大資料智慧推薦演算法的普遍應用下, 讓自律變得更加困難。人們每天接觸的都是根據“個人身份特徵、興趣愛好、行為特點、生活背景等”所推薦的內容,並樂在其中。演算法最大程度取悅的是現在的我們,如果希望變得更優秀,就需要告訴演算法“未來理想的自己”喜歡什麼,所以我們需要學會如何欺騙大資料下的人工智慧推薦演算法。
心宏百態說,不斷探索現象的本質。努力集齊百家觀點,為大家呈現多維度思想的拋磚引玉,不注重絕對的對與錯。
心宏百態說格式,分三個段落講述。
1、基本事件:簡單粗略地描述下事件的基本情況(點到為止)
2、百態觀點:綜合描述當下主流觀點看法(可能不全)
3、值得思考: 共同探索進一步的思考(見仁見智)
一、基本事件
為了更好地服務使用者,留存使用者,各大APP平臺都採用了大資料下的人工智慧推薦演算法。這使得每天開啟手機APP看新聞、看影片、購物、旅行、社交、甚至點外賣等等,優先展示給我們的都是APP智慧演算法推薦的。
1、大資料知道你喜歡什麼款式的衣服,APP就不停地推薦熱門流行款,明星同款,讓你經常忍不住就各種買買買......
2、大資料知道你愛吃什麼樣的零食,APP就不停地推薦各種看起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讓你不小心又胖了一大圈......
3、大資料知道你希望看熱門的娛樂新聞,APP就不停地推薦各種娛樂八卦,明星緋聞,所以你無緣無故又成了愛吃瓜子的觀眾......
4、大資料知道你在玩王者榮耀遊戲,APP就不停地推薦各種遊戲攻略,CP組隊,大神影片,面板特效,所以你經常忍不住立馬啟動打兩把.....
5、大資料知道你是誰,知道你是什麼工作,知道你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你當前的心情狀態,甚至比你自己更瞭解你內心的慾望。
在大資料面前,有些人把智慧當成了更好地服務自己的工具,但大部分人往往被APP的智慧所束縛,並經常性沉溺其中或失去理性意識。
優秀的人往往自律,而自律的基本條件是嚴於律己,首先要學會剋制內心喜好,這和智慧推薦演算法的“投其所好”背道而馳,所以你想變得自律和更優秀,就應該學會如何欺騙大資料下的智慧推薦演算法。
二、百態觀點
1、注重個人資訊保安,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身份資訊
這個不用多說,現在過度收集個人身份資訊的APP太多了,根據最小許可權使用原則,需要的才授權,不需要的許可權果斷禁止授權。
如果說你不清楚哪些許可權,告訴你一個最簡單的思路:先全部拒絕,等你真正需要用到再授權。比如說地理位置資訊,如果APP的使用體驗和地理位置基本沒關係,堅決不授權,如果確實需要用到定位功能,設定為“僅使用期間允許”。比如說通訊錄和簡訊讀取傳送許可權,一般沒必要授權。
2、綜合涉獵,不明顯偏好,學會隱藏自己的行為習慣
簡單地說,就是不要總是挑自己當下最喜歡的內容看,不喜歡的就直接跳過。
一般人的做法就是:每次都只是看"推薦"頻道,然後一直下滑重新整理推薦,每次推薦的大部分都是你愛好的。
正確的隱藏行為習慣的方式為:簡單看完推薦頻道前幾頁內容後,嘗試左滑切換頻道,然後再每個頻道的前幾頁挑感興趣的看看,進行綜合涉獵閱讀後,你會發現推薦的內容就比較綜合了。
3、間斷式地故意給大資料製造行為偏好假象
還是按照平時習慣操作,但當你發現APP有明顯大量推薦時,一旦完成了你的需求,可迅速製造假象行為資料。
這次舉個電商購物的例子吧,有以下幾種辦法:
1)、當你有高頻率買東西時,多換著平臺買,不要總是在一個平臺買。
3)、可以嘗試使用不同賬號下單,比如自己有經常買東西的需求,可以偶爾嘗試用朋友或家人的APP下單,或幫他人下單自己不常買的,混淆產品購買需求。
4)、看完你喜歡的東西后,不定期隨便點點你不喜歡的,增加瀏覽記錄,或收藏些你暫時不需要的店鋪,或沒事隨便領點你不需要的優惠券。
比如你是單身女性,還沒結婚,假設你收藏了不少母嬰用品的店鋪,並加了一些尿不溼奶粉之類的到購物車,系統可能就會認為你是已婚或生子,總之是為了達到製造假象資料的目的。
記住一點:現在的大部分所謂的智慧推薦系統都是根據“使用者畫像標籤”綜合推薦的,所以你要讓系統打一堆無用標籤混淆其判斷,或者不給其輕易打標籤的機會。
4、將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分開對待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前3種方式都不好,那可以考慮選這種模式。這個思路來自大家常用的生活一個手機號,工作一個手機號的功能分開原理。
也是用2個手機號註冊2個使用者,一個是按照你現在的真實喜好,讓智慧演算法更好地瞭解你,更好地服務你。另一個是按照你希望的喜好,讓智慧演算法推薦按特定的指示需求推薦給你。
5、自己時刻保持清醒和自律
最後一種就比較難,全靠自己把握好一個度。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樹本靜何患有風,一切皆為自身境界。
在書架旁看書的女人
6、等待後續補充.......
三、值得思考
最後引用《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開篇序中的一句話:“在一個資訊爆炸卻多半無用的世界,清晰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來結束我們本期的話題。
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自律,讓大資料智慧推薦演算法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切莫放大個人喜好慾念,給自己畫地為牢,一直沉溺於自己偏好的內心小世界,世界很大,要刻苦專研的知識很多,現在的你可能不喜歡,說不定未來的你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