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在最近幾年的發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電商,而且在幾年前對電商發展前 景看好的人不在少數,並且付諸行動。但是至今為止,最早開始發展電商,建設自己的電商網站的企業 現在還有多少呢?經過這些年電商的起起伏伏,很多的電商都面臨危機,最後不得不慘淡收場。今天我 不是要打擊想發展電商的朋友的積極性,而是想通過這些失敗的案例來告誡大家一些經營方式和教訓, 使得你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資金鍊斷裂:維棉、後瑪特、品聚網隨著電商競爭的加劇,要做好電商,就要不斷加大對電商的資金投入,這也使得電商行業成了快速燒錢 的行業。除了阿里、騰訊、蘇寧等實力雄厚的公司,大多電商初創企業都在藉助天使投資人的資金髮展 。而盲目的追求跑馬圈地、擴大規模、不合理的市場投放,都加速了企業走向失敗。
維棉,成立於2010年11月,以襪子為切入點,“為追求高品質生活人群而打造的貼身服飾品牌”,在兩 年不到的時間,最終以“倉庫出現系統故障”的官方宣告結束了電商之旅。產品全部下架,使用者不能購 買任何商品,據透露,真實原因是拖欠大良供應商貨款而被執法部門查封倉庫。
投資人和創始團隊矛盾激化:24券、團寶網除了資金的充足,自己單打獨鬥也是不行的,投資人的加入能給創業帶來足夠的底氣。但是問題往往發 生在這,一個人的創業,發展方向跟未來策劃也是自己決定,而投資人的加入,雙方觀點不能統一,問 題也隨之增多,久而久之矛盾也會不斷激化,所以控股權的變更,投資方的加入,經營策略的抉擇,種 種原因都有可能成為引爆矛盾的導火線。
24券這家國內排名前五的團購網站,藉著團購模式的風口,在成立不到3年共募集了8000萬美金,就這一 家被資本市場都看好的創業網站,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
2012年10月中旬,24券發表宣告,稱老股東將公司賬戶240萬美金非法划走到第三方賬戶,不同意團隊激 勵條款導致新的投資無法進入,以及突發某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強制所要賠償,業務嚴重受到影響。團隊 決定從10月20日起,全員執行暫停營業,待股東解決激勵和資金問題後恢復運營。
追溯事情始末,24券投資方與創始團隊互指對方套空24券,24券CEO杜一楠清理投資方派駐在24券的工作 人員,而投資方代表則宣佈停止向24券注資,並提議將創始人和管理層團隊股權從40%降至3%。
在這場投資方與創始團隊的拉鋸戰中不難看出,投資方要求降低管理團隊的持股比例是激怒24券創始人 杜一楠的直接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無限期停止運營似乎也僅僅是24券的緩兵之計.
天外來客,水土不服:樂酷天就本土的電商企業已經使得國內的電商行業競爭如火如荼,而國外的一些“天外來客”也同樣看好這邊 的“風景”,試圖來此佔據一席之地,但是往往事與願違,類似的失敗案例已經舉不勝舉,從eBay到 Myspace,再到國際鼎鼎有名的網際網路巨頭谷歌,本都企圖在中國網際網路這塊豐盛的蛋糕中攫取一小塊, 最後卻不得不灰頭土臉的退回自己的大本營。
以樂酷天為例,在2010年初,日本樂天集團和百度共同注資5000萬美元成立了B2C電商網站樂酷天,並於 同年10月正式上線。
雖然百度在樂酷天持有49%的股份,為樂酷天引入了龐大的資源和流量,但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整個樂酷 天團隊中,除了CMO張浩是百度委派高管外,其餘全是並不了解中國國情和消費者的日本人,導致本土化 受限。
另外,樂酷天進入中國後過分剛愎自用,企圖將國外電商模式簡單的套用至國內電商網站中,以此獲得 成功。加之國內電商網站正處於跑馬圈地時期,以淘寶、京東為首的國內電商網站掀起的鋪天蓋地的價 格戰,也讓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樂酷天難以招架。最終,樂酷天不得不在2012年4月,樂天集團宣佈,經 過管理團隊的慎重考慮,樂酷天商城將於4月27日零時起停止營業,樂酷天也僅僅用了一年半的光影,就 草草結束了中國網際網路之旅。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運營好一個電商網站,光有資金還是不行的,重要的還是做好後期運營的規劃以 及運營團隊的管理。這也僅僅只是我的個人見解,當然還有很多因素在影響這電商網站的運營。做好電 商網站運營雖然舉步維艱,但是回頭看看京東、淘寶,不也是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