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逐步發展,手機也在逐步地進入到智慧時代,我們也離不開手機這一款商品,而隨著生活方便快捷的同時,一些App也給我們帶來了風險隱患,工信部開展專項整治以來,公開通報過11批違規的App名單,其中發現657款App涉及到使用者個人資訊。
工信部統計資料顯示,被通報過的657款App中就有超過50%的問題為“違規手機使用者個人資訊”,而且你是否發現所用的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許可權。
隨著生活的不斷豐富,App中各型別App所佔的市場比重也透過相應的頻臺爆發出來。
工信部在對於通報整改的App發出通報後,工信部會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複檢,對未按要求完成整改或者逾期不整改的App再行通報,並下架處理。
隨著近年來出臺的各項關於個人資訊,網路安全的法律法規參與其中。也在努力地保護個人資訊,以規範秩序。由於違法違規,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現象大量存在,其中問題突出,《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個人資訊保護管理暫行規定》也即將出臺。
其實現在網路發達,也希望App開發者和運營商,自身要加強自律,仔細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嚴格遵守知情同意、最小必要等基本原則;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網路安全意識,防範資料竊取、違規爬取、採集傳輸洩密等安全風險。
而對於應用商店平臺而言,需要進一步樹立責任意識,規範App稽核上架機制,第三方審查也要嚴把App的綠色應用關,加強作業系統許可權管理能力,積極應用新技術提升監管效率。
我們個人要有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對於手機彈出的索取許可權也要看清楚,先考慮下是不是需要這款軟體,如非必要有些App不同意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使用。保護好個人隱私,也相信我們國家對於網路這一塊會逐漸的走向,全面化,制度化,合理化,法律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