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阿里本地生活公司宣佈“七大商家賦能計劃”。
這一計劃顯示,未來一年,本地生活平臺將每天為商家帶來超過1億使用者,繼續將佣金保持在低於行業3-5%的水平,扶持商家抗疫的優惠貸款利率比其他平臺低50%。通過對商家持續一年的大力扶持,用兩年時間拿下本地生活戰場。
為了在這場戰役中勝出,阿里打通支付寶、淘寶、天貓、高德等多個國民級應用,並且由餓了麼和口碑為所有商家升級“數智中臺”,商家自己的私域小程式獲得的訂單實現“零佣金”。
從這些策略上看,阿里在策略端、產品端、資金端,都已經做好準備。
一場“ALL IN本地生活”的戰役悄然打響,圍剿美團勢在必行。
美團的意外
過去一年,由於拼多多的快速崛起,阿里巴巴放鬆了對本地生活領域的壓制,造成的後果是,美團意外崛起。
美團崛起於三四五線城市和城市周邊的鄉鎮。
在雲南邊境小城臨滄,開啟餓了麼通常只有幾家商戶,而在美團上則應有盡有。這種情況在多個省份的下沉市場都是如此。那裡不用支付寶付款,喜歡用微信支付,那裡不用餓了麼點餐和住宿,希望通過美團下單。
你可以在鄉村小店的牆壁上看到美團外賣的海報和OPPO手機的廣告並列貼在一起。
在阿里巴巴牢牢掌控中國一二線城市市場之時,美團的策略是佔領廣大的農村。
城市市場和農村地盤相互之間有所滲透,但總體上來看還是涇渭分明。
意外來自拼多多的崛起。
2018年、2019年,這兩年裡,拼多多以摧枯拉朽速度席捲了中國人的手機,街頭巷尾的跳著廣場舞的老太太都在議論在拼多多上能夠買到便宜的洗衣液、餐巾紙、毛巾。
這些老年人不在乎品牌,不在意品質,要的只是價效比。以一種80後和90後消費者難以理解的熱情,快速擁抱了拼多多。
在電商領域受拼多多的牽制,本來應該施以重壓的本地生活領域,阿里不小心放鬆了一年。
這一年對美團來說尤為寶貴,是美團從農村向城市加速滲透的一年。
在擁有福斯點評的助力之下,美團橫掃城市市場的商業店鋪。
出去吃飯時,先用福斯點評看看附近的五星參觀,然後上美團訂個位,已經成了不少人的消費習慣。
不過,這種習慣可能止於2020。
阿里最後一塊短板
業內人士調侃,阿里巴巴沒有做內容的基因,也沒有做社交的基因,本地生活從2006年收購口碑開始做到現在14年了,也只能和美團打個平手。
拋開文娛、社交等領域不看(這些只是護城河),在阿里的商業版圖中,本地生活可能是最後一塊短板。
而這塊短板的長度,也已經足夠長。
和美團打本地生活主攻下沉市場不同,過去今年,阿里在這一領域瞄準城市精英。在杭州的多個商場,進去吃飯時都能夠看到口碑的地推人員,他們會耐心地幫你領券、打折、享受優惠。
這種做法的確有效,一天下來能夠讓上百個客戶了解口碑上的優惠措施,下次消費時就會開啟看看。
這也是阿里經常被對手詬病的地方:推廣手段不斷翻新,沒有實現絕對優勢之前,就用絕對優勢消耗對方。
王興這樣賣過海內、關過飯否、意外做出美團的創業者,可能不太理解馬雲這樣的企業家。做大整個市場,對社會有好處,對企業本身也有好處。
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沒有強力壓制京東的原因,放任京東緩慢發展,比消滅對手對自己的意義更大。
但無論是京東還是美團,都在阿里的局裡,想要獨立發展,過去很難,未來可能會更難。
與其說阿里是通過支付Bora補上本地生活這塊短板,不如說是繼續做大本地生活的蛋糕,繼而蠶食美團的份額。
本地生活的使用者基本上是沒有粘性的,哪裡有更多的優惠,哪裡能夠更快找到商家,哪裡能更加方便,就會去哪裡。
美團過去通過農村切入的這一市場,也可能首先在農村市場丟掉。幾毛錢的優惠就足以洗掉一個美團使用者,過去多年的下沉渠道相當於給阿里做了一輪使用者教育。
開啟支付寶的介面,可以看到確實已經加強了本地生活的屬性,支付寶作為手機錢包似的存在本身就有消費的屬性。用支付寶轉賬、付款,比用美團、微信等更加名正言順。
最可怕的事
從戰略和戰術層面來看,阿里巴巴贏得本地生活的戰役是遲早的事,但不排除行業內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一場世紀合併。
如果京東+拼多多+美團點評,通過某種方式聯合在一起,事情又會怎樣?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三家公司會在未來合併,但這三家公司背後都有同一種資本。
這三家公司的總市值目前大概在1500億美元左右,還不及阿里巴巴的三分之一,但合併的力量是巨大的。再加上這三家公司的使用者重合度不高,合併之後經過兩到三年的整合,可能會誕生一個新的線上服務巨頭。
這場多方的競爭不會輕易結束,接下來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