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工業領域進入了智慧化發展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重複性、機械性崗位被各類軟硬體機器人所取代。

礦山領域在推進安全、綠色、智慧、高效建設的過程中,以“少人化、無人化”為目標,逐步推動固定崗位無人值守、生產及輔助崗位機器換人,礦山勞動組織形式開始發生新的變化,勞動定額水平開始重新確立。礦山企業一方面扮演著科技創新先鋒的角色,不斷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應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直面解決有效勞動力不足和推動相關崗位勞動者轉崗轉型的人力資源問題

那麼,當前礦山企業機器換人的成效如何呢?神東公司區域中央生產控制指揮系統消減了神東大柳塔煤礦綜連採10個區隊29個固定崗位及主運系統23部膠帶機27個崗位,減少井下作業人員300餘人準能集團公司利用“數字礦山”專案新建或整合了60多個資訊系統,並在露天煤礦的穿、採、運、排各個環節,建設了自動採集、監測和智慧排程等系統,實現生產現場無人或少人,作業人員減少350名陝煤彬長礦業截至2020年末,5對礦井全部完成了排水、提升、供電、運輸、洗選、水處理等10個生產輔助系統、144個機房硐室的自動化遠端集中控制,2條膠帶巷實現了智慧機器人巡檢,部分大巷應用了遠距離智慧噴漿機,透過提升“四化”水平,實施減人提效措施,各礦井共減少井下作業人員430餘人華陽新材料集團新元煤礦建設5G智慧礦山減少各類井下操作人員321人霍州煤電透過對井下水泵房、井下變電所、架空乘人裝置、地面機房、皮帶輸送機集控等進行無人值守改造,已減少井下操作人員近200人山能孫村煤礦2020年在崗2133人、井下生產1332人,每天入井950人左右,較2019年同期減少130餘人永煤車集煤礦實現了大型固定裝置線上監測,執行裝置遠端集控,機電硐室無人值守,累計減少崗位人員110餘人遼寧省能源集團鑫巖煤礦綜採隊由原來的130人減至65人,減員幅度達50%陝煤韓城礦業實現智慧化開採後,採面月推採度從130米提高到180米,定員由160人減少到120人河南能源已累計實現優化合崗3100餘人。僅2019年,新增自動化子系統160餘套,最佳化減員451人。2020年,河南能源建成的3個智慧採煤工作面較傳統採煤工作面縮減人員共計134人兗州煤業東灘礦對主供電、主通風、主膠帶運輸、主提升、主排水、主壓風六大系統進行自動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級,實現重點裝置智慧巡檢、重要場所無人值守和重點崗位流動巡檢,累計減少崗位工100餘人山能淄礦集團唐口煤業打造“軟硬聯動”高效運輸模式,形成地面裝運與井下“雙軌道”運輸的智慧物流全生態,累計減少30人

從當前企業公開的資料來看,智慧化帶來的減人提效成果還是比較顯著的。但是目前企業多數未提減掉的崗位去了哪裡,而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般來說,企業減員有以下幾種情形:對於外包、外委團隊,直接退回其所屬企業,並根據情況縮減外包費用,外包企業合同工(臨時工)居多,退回後基本失業。對於礦山企業職工,以國企為主體的礦企一般不會裁員,哪怕是對勞務派遣員工的裁撤也比較謹慎,因此培訓轉崗佔大多數。這種是把生產的人工減下來了,從一線轉到二三線,管理及後勤崗位又平添了許多。轉崗後自然減員。轉崗後待遇一般不如之前,因此很多人會選擇自謀出路。

總體來看,對於減人力度比較大的企業,機器換人給勞動者勢必造成較大的就業壓力。隨著礦山智慧化的深入推動,這方面的問題將愈加突顯。

——《河南省煤礦智慧化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3年年底,與2020年相比,全省煤礦井下用工人數減少1.2萬人

——山西省《2021年度全省深入推進煤礦智慧化建設工作方案》提出,2021年要推動全省1000個智慧化採掘工作面建設,實現智慧化採煤工作面減人60%,全省井工煤礦單班入井人數減少10%至20%。

……

大家對智慧化的態度如何?

礦山勞動者再就業的壓力不僅是個人問題,更是企業問題、社會問題。

從普通勞動者來說,智慧化帶來的問題最直接的是對就業前景的擔憂,衍生出來的則是對智慧化初級階段的否定和尚不成熟技術的嘲笑。(以下評論源自抖音號“IM智慧礦業”)從企業來說,當前面臨著引進新技術和淘汰舊生產要素的雙重壓力。減人轉崗,這是企業通行的做法。負責任的企業,可能會充分適應智慧化新常態的要求,加強企業大學建設,推動被減人員實現生產服務技能轉崗。但是這有點像偽命題,如果企業一邊可以實現減員,一邊又可以把減掉的人力資源高效地用好、用活,難度不亞於二次創業。所以,我們認為,淘汰的崗位人員終究要回歸市場。而目前階段,基層勞動者所質疑的“假減人”或許也是一定程度上企業的無奈之舉。從社會層面來看,智慧化帶來的“少人化、無人化”是必然的趨勢。面對這個數字化時代的特色問題,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人工智慧相關企業:百度、小米、曠視科技、滴滴、依圖、醫渡雲,以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相關學者與機構,於2020年8月共同發起並向全球釋出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慧(AI4SDGs)公益研究計劃”。首批公益計劃將共資助4個課題,受資助團隊來自北京、天津、重慶3個城市。其中,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隆雲滔牽頭開展了“勞動者數字化轉型與未來就業:挑戰與對策 ”專案,有望對勞動者“技術性失業”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該研究雖不是專門針對礦山勞動者的專項研究,但是可以探討共性問題,我們也樂見礦業界學者對礦山勞動者的技術性失業也有相關的探討和研究。

隆雲滔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專案名稱:勞動者數字化轉型與未來就業:挑戰與對策

SDGs方向:SDG4.優質教育;SDG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SDG11.可持續城市和社群

專案負責人:隆雲滔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智慧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使“技術性失業”這個略顯古老的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新一輪科學技術變革會對勞動力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人們該如何適應這種就業變化,是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問題。能在這個議題上獲得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AI4SDGs公益研究計劃的資助,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開心。專案“勞動者數字化轉型與未來就業:挑戰與對策”結合技術性失業理論分析、國際經驗與企業實踐調研,從政府、企業、勞動力市場、就業者本身以及教育培訓體系等不同維度分析提出因應之策,為人工智慧時代的勞動者技能保障和更好地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管窺之見。我們的研究團隊具有多樣化的研究背景,長期致力於人工智慧產業政策、數字技術創新及數字技能等領域的研究與諮詢工作,為本課題開展積累了豐富的理論技術基礎與經驗支撐。”(來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希望針對礦山勞動者在人工智慧時代的技術性失業問題不止停留在研究層面,而是推出立體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大家在新局勢下解決民生問題。

7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Oculus Quest 2或將支援120Hz重新整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