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圖自網路

Hello 各位好久不見,今天來聊一聊社群團購的話題。近來網路上對於社群團購的批評幾乎是不絕於耳,就連人民日報也對網際網路巨頭爭奪社群團購市場這一現狀進行了點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社群團購會如同一夜之間突然興起,又是否能透過前期的價格補貼從而在後期實行壟斷呢?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形成壟斷,即一家獨大的必要條件。第一是效率優勢,也可以稱之為技術優勢。當投入同樣多的成本時,A廠家能比B廠家生產更多的產品,自然A廠家的產品單價更低,更有市場競爭力,所以更受消費者歡迎,久而久之B廠家就被市場淘汰了。第二是資源優勢,為什麼這麼多的國際品牌代工廠設在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因為勞動力便宜啊,在美國多個州的最低工資是每小時7.25美元,約合人民幣46元,而中國的最低工資標準是由北京的每小時24元領跑全國,很多地方甚至不足20元/每小時。至於東南亞國家這個數字甚至更低,這也造就了我國在佔過去領製造業市場的優勢。第三點是政策(法律)優勢,比如在秦朝,鹽鐵經營由國家統一管理,販賣私鹽輕則坐牢,重則流放。再比如A公司拿到了國外某品牌的獨家代理權,所以市場上該品牌的產品皆由A公司負責銷售。

https://wwwupload.gaodunwangxiao.com/uploads/180927/6045-1P92G91I23F.jpg

那麼社群團購能形成壟斷嗎?我個人看來是不能的。社群團購的主要執行模式是“團長”在收集社群訂單後統一訂貨,由於是團購的模式,所以拿貨價比零售更低,缺陷就是無法做到每把蔬菜每顆土豆都能完全合消費者心意。效率上大家大同小異,都是拼一個物流速度。資源上也是都得從農民或者菜販子手中訂貨。政策上就更不用說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擁有蔬菜販賣的獨家代理權。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麼當資本巨頭透過補貼,打價格戰從而把小販擠出市場了,不就形成壟斷從而肆意漲價了嗎?其實這裡有一個點被忽略了,那就是沒有價格優勢小販們可能暫時被擠出了市場,但他們可以回來的呀,當資本價格戰結束,物價迴歸正常水平線,那麼小販們就又可以繼續像以往一樣進貨,再回到自己的攤位。

圖自網路

不可否認的是,社群團購固然為不少居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真正能做到取代菜市場嗎?自然目前仍是不能。線上零售再發達,也沒能完全取代實體店,為什麼?因為實體店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是線上店鋪無法實現的,女生逛街不光是一種消遣,其實也是購物的一個過程。網約車再多,計程車也一樣沒被擠走,為什麼?當乘客需要用車時,面前恰好有亮著空車牌的出租,相信也沒人會再開啟APP叫車了。外賣行業也逐漸壯大,街上的餐館依然炊煙裊裊,為什麼?因為有人就喜歡下館子,比如重慶火鍋,吃的不只是菜,還有店裡的那個氛圍,高檔餐廳裡,除了美食,還有優質的環境和服務,這都是外賣無法做到的。社群團購和在市場也是一樣,疫情原因使得社群團購得以一展身手,但當疫情過去後呢?家裡的老人就喜歡菜市場的那股煙火氣息,喜歡每把蔬菜都經過自己的精挑細選,這就是實體經濟帶給使用者的消費體驗呀。

圖自網路

話說回來,既然不會壟斷,為什麼人民日報還點名批評呢?我個人覺得原因是創新。作為民族企業的標杆,坐擁雄厚的資本和無數精英,在市場競爭上沒有思考創造,反而是對別人的發現趨之若鶩,用砸錢的方式佔領市場,確實不利於市場的良性發展。試想一下,你在經過自己的不斷探索後,發現了一處待開發的商機,正當你準備運籌帷幄努力經營的時候,巨頭們半路殺出,直接砸錢搶奪市場。長此以來,沒人再願意思考創造新東西,新的生活方式。

感謝閱讀!Thanks for reading!

5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新時代的New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