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整理了近期值得關注的 17 款應用,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 App。
iOSHeartWatch 4:可能是 iOS 上最好用的心率監測/分析應用huhuhang:HeartWatch 是 iOS 上一款可以檢視 Apple Watch 心率資料的第三方應用,其與 AutoSleep、AutoWake 都出自同一開發者之手,三款應用均廣受好評。
新的 HeartWatch 4 採用了全新的 UI / UX 設計,首頁中的每一項資料均以卡片呈現,並可以通過手勢翻轉檢視不同型別的視覺化圖表。整體更加簡潔,動效更加流暢。
相比於系統自帶的健康應用,HeartWatch 支援對心率、血壓、睡眠、體能訓練等資料的多維度分析和資料視覺化,並支援最多檢視 12 個月的歷史資料趨勢。
歷史資料視覺化是 HeartWatch 4 的一大特色,開發者 曾在 Twitter 上表示 想要以極快的速度和有效的方式呈現一年的歷史資料,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HeartWatch 4 並不能代替專業醫療檢查,通過心率一項指標實際上也很難判斷是否真實出現健康問題。HeartWatch 存在的目的,更多的是可以提醒你注意自己的健康。舉例而言,當你發現最近一段時間自己的靜息心率和睡眠心率都較往常更高時,實際上可能是精神壓力較大或者已出現健康問題苗頭。如果你保持著長期佩戴 Apple Watch 的習慣,HeartWatch 4 是一款值得購買的應用。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購買 HeartWatch 4,售價 ¥25,老使用者支援免費更新。
微信:支援深色模式,優化語音體驗Tp:萬眾期待的微信深色模式終於上線了。微信的深色模式並不是單純「換個黑色主題」這麼簡單,而是深灰色背景 + 淺灰色選單。聊天介面也針對深色模式進行了優化,即使你使用的是自定義背景,微信也會自動為你降低背景亮度。
除了深色模式,微信此次更新還帶來了許多新功能。在傳送語音訊息時的介面進行了重新設計,無論是取消傳送還是轉文字的操作都比以前更加直觀。語音轉文字也支援實時顯示,方便你檢視轉換效果。
在這次更新中,群組聊天新增了「群待辦」和「群工具」。轉發訊息到群組時,你可以將其設為「群待辦」,此條訊息會通知所有成員。「群工具」則收集了群組內分享過的小程式,群組管理員可以對群工具進行排序和置頂。對於需要使用微信辦公的人來說,這兩項更新還是非常實用的。
除此之外,微信小程式還加入了「重新載入小程式」的功能。當小程式出現錯誤時,你可以用它來重置小程式,這一功能會讓你回到小程式的首頁,而非之前停留的位置。微信新版本也對錶情介面進行了調整,你可以將常用表情快速移到最前,對於商店裡的表情包,微信新增了頂部的名稱和作者資訊,方便你查詢同作者的其他表情包。
GitHub:官方 iOS 和 Android 應用huhuhang:GitHub 是全世界最大的程式碼託管網站,也是很多開發者或公司釋出開源專案程式碼的首選站點。GitHub 創立於 2008 年,今年終於迎來了其官方 iOS 和Android 應用。
GitHub 名稱中的 Git 是一個開源的版本控制工具,發展至今的 GitHub 事實上已遠不止侷限於對程式碼版本的控制和釋出,更像是一個開發協作平臺。我們可以利用 GitHub 提供的 Issues 功能來管理專案待解決問題、利用 Pull requests 功能協作開發、利用 Projects 看板管理專案進度。
所以,GitHub 的移動應用實際上並沒有提供與 Git 相關的任何功能,也就是說你無法編輯程式碼以及推送修改,其更多是為了更方便地使用上述提到的這些附加功能。
現在,你可以在手機上快速新建一個 Issues,雖然之前的網頁版也可以建立,但體驗肯定不如原生應用好。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手機上完成程式碼 Review 併合並 Pull requests,這應該是大家最喜歡的特性。此外,評論或請求提醒也可以在手機上及時收到了。
iOS 版本的 GitHub 支援暗黑模式,並且適配得非常好。但是還有一些我常用到的功能沒有加入。例如,從模版新建 issues、檢視 Milestones 和 Projects 看板、以及邀請他人加入私有倉庫。此外,GitHub 標誌性的小綠點也沒有在首個正式版中出現。
總之,官方應用的釋出基本上革了 GitHub 第三方應用的命,我也非常期待後續的迭代更新。如果你和你的團隊正在使用 GitHub,現在就可以到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下載。
旅行日記:旅行不出門,宅家補日記Snow:國內的新冠疫情才剛剛有所緩解,國外又肆虐起來,今年的旅行計劃看樣子是要泡湯。這種時候宅在家裡,整理一下過往的旅行記錄也不錯。
上週剛剛上架的「旅行日記」,顧名思義就是一款旅遊記錄應用,你可以將出遊的心情、親歷的美景還有每日的開銷都記錄在這本日記裡。這兩天塞爾維亞的兄弟情上了熱搜,正好用旅行日記整理一下我的塞爾維亞旅程。
旅行日記的 UI 設計清新簡潔,你的每次旅行會在首頁瀑布流中依次排開,你可以清晰地了解距離某次「驚心動魄」的旅程已經過去了多少時日。要開啟一篇旅行日記,你首先需要選定旅行日期和目的地。確定了這些資訊,是時候為日記新增一張震懾人心的封面了。雖然應用簡介中提到旅行日記支援視訊封面,但實際操作時似乎仍未支援,可能需要等待後續版本更新才可使用。
完成封面設定後,就可以開始記錄旅行日記了。目前支援記錄圖文日記以及旅行賬單,圖文日記可以自定義顏色字號,並實現簡單的排版。日記還支援新增標籤、心情和天氣狀況,進一步豐富單篇日記的資訊量。每次旅程都可以設定多個日記本,以便記錄不同的內容。
相比之下,記賬功能就比較簡陋了,條目和金額都需要手動通過系統輸入法輸入,沒有支出預選項,也無法進行匯率換算,國內旅遊可能都會不堪重負,更別說出國了,建議有此需要的各位還是準備好更為專業的記賬應用。
應用包含高階會員服務,它很少見地提供了周度會員服務,你可以按每週 1.99 元或每月 6 元訂閱使用,也可以支付 25 元永久買斷,解鎖會員後可解鎖新增最多 12 張日記封面、修改顏色字號、一鍵匯出所有視訊圖片以及資料同步等功能。你可以考慮按周或按月購買試用,如果覺得還不錯,買斷價格也不貴。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上免費下載「旅行日記」。
Android無憂日記:貼心記錄你的情緒與日常ln-勇字當頭:隨著我們的不斷成長,寫日記這一在學生年代更多地承載了作業屬性的被動行為,開始越來越多地轉變為一種宣洩情緒、記錄日常的主動行為。同時,由於移動裝置在記錄的方便程度上遠勝於單純的紙筆記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移動裝置上書寫日記,日記類應用也隨之增多。儘管同樣服務於寫日記這一行為,但不同的應用側重點仍有所不同。
相比於其他日記類 app,今天介紹的這款無憂日記更加註重「情緒」記錄,根據使用者所選擇的情緒不同,最終得到的情緒值也會不同,正性情緒記錄為正值,負性情緒則記錄為負值,最終情緒值會以每日情緒報表的形式展示在首頁,方便使用者了解自己的情緒波動狀況。
除了寫日記外,無憂日記也將日常任務便貼作為了主要功能,用於記錄日常的零碎事項。為了區分不同事項的重要程度,無憂日記將便貼分為了臨時記錄貼、一二三級任務貼 4 類,不同級別的便貼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其中,臨時記錄貼只有倒計時屬性,而任務貼則額外支援鬧鐘提醒。便貼支援標記為完成/未完成,為了數量化使用者的任務完成情況及完成數量,無憂日記又引入了「能動值」這一概念,能動值同時受到情緒值和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
無憂日記的介面設計給人以乾淨、清新的感覺,主要內容均以卡片形式展現優點是更加整潔有序,缺點則是一屏之內可容納的有效資訊減少。無憂日記的日記背景支援自定義漸變色,不同的顏色體現了不同的情緒狀態,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出一套獨特的情緒色。
在資料備份及安全性方面,無憂日記支援本地備份還原以及通過 WebDav 進行備份還原,其支援聲稱應用本身不會上傳使用者所建立的內容。此外,無憂日記支援新增指紋鎖,並設定有廢紙簍防止使用者由於誤刪而帶來的資料損失。
無憂日記尚在起步階段,有意願使用的使用者請注意做好資料備份,或是等待應用進一步完善。
你可以在 酷安 免費下載使用無憂日記。
Auto tool:不只是跳過關閉開屏廣告Noah_Choi:在 Android 平臺裡,利用系統許可權跳過開屏廣告類的 App 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他們各有所長,也的確改善了手機的使用體驗。Auto tool 也是這樣一款 App,它的亮點可不止自動跳過廣告那樣簡單。
與其他同類 App 一樣,你首先要賦予 Auto tool 輔助服務和懸浮窗的許可權,並且允許它後臺活動,想要獲得「無感體驗」的玩家還可以在設定中開啟隱藏後臺和隱藏圖示開關。此時 Auto tool 已經能夠完成跳過開屏廣告這種基本功能,不過它強大的地方則在於「雲上規則」。
除了使用者手動新增規則,Auto tool 還內建了一個規則分享平臺,對於尚未在該應用內適配的 App,官方或其他使用者可以在平臺內分享規則,相比其他產品需要更新 App 進行適配的方式更加迅速,而這種方式也讓 Auto tool 不侷限於跳過「開屏廣告」,例如關閉 B 站客戶端青少年模式提示、關閉微博瀑布流廣告甚至開啟網易雲自動點選播放按鈕,Auto tool 都可以憑藉雲上規則完成。不過目前規則數量較少,需要開發者和使用者持續分享。
除此之外,Auto tool 還具備自動登入微信、QQ 和自動輸入驗證碼功能,功能相對比較全面,只是應用 UI 還需進一步美化。對於部分高階功能,使用者可以通過關注公眾號、釋出文章推薦或者付費支援獲取。你可以在 酷安 免費下載 Auto tool。
文字編輯器:功能強大的文書處理工具Noah_Choi:說是文字編輯器,其實這個 App 應該稱之為「文字處理器」。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需要針對文字進行處理的問題:文字列表前加個序號、把一段話分隔開等等。桌面端會有比較強大的工具,文字編輯器這款 App 則能滿足你的需求。
開啟 App 即可看到文字編輯器的全部功能,沒有任何二級選單。目前已經具備包括文字生成、分割、反轉在內的 12 種工具,其中也包括 IT 工程師們可能會用到的網頁抓取或者 JSON 檢視轉換。對於文字替換之類的處理功能,使用者可能需要簡單了解正則表示式的相關內容,並注意 App 內的關鍵字提示。
另外比較有意思的功能則是「字串與進位制轉換」功能,它相當於對文字進行了簡單的進位制轉換加密,對方可以通過反轉功能解碼出文本內容;「抽象話轉換」功能也比較有趣,它能夠識別文字中有 emoji 表情對應的部分,並替換成相應 emoji 表情,在聊天中使用應該可以帶來很高的趣味性。
你可以在 酷安 免費下載文字編輯器。
桌面端Dribbble:老牌設計師社群迎來大更新化學心情下2:對於很多設計師而言,Dribbble 自然不會陌生。作為全球最大的設計社群,Dribbble 一直以來都走在了設計趨勢、樣式等的前沿,無數的設計師在 Dribbble 中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尋找靈感,而現在這個老牌社群終於迎來了十年來的首次介面更新。
更新後的 Dribbble 最大的視覺變化在於更接近於現代設計潮流,介面簡潔並有著統一的佈局和視覺系統,更簡化的互動讓你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作品以及功能。
而對於設計師而言,最大的變化可能來自個人主頁,對於 Dribbble Pro 使用者,新的個人主頁可以上傳自己的標題影象以及自定義的歡迎文字,讓自己的主頁看上去更具個性,而在「關於」部分則對個人資料進行了統一,可以非常方便地展示你的簡歷資訊。
當然對於普通的 Dribbble 使用者,其個人主頁的介面也進行了優化——更為簡潔明快,讓自己的作品成為頁面中的焦點。
其他有著較大改進的還有原先的 Buckets,現在這個版塊變成了真正的收藏集,你可以通過一個可以分享的頁面來展示你的所有收藏。至於首頁的發現版塊,則更為簡潔明快,你可以更容易找到心儀的作品。
Dribbble 的介面還在逐步調整中,或許你在看到這篇內容時他又發生了一些變化,讓你可以實時找到新的設計發現。你可以在 Dribbble 的 部落格文章 檢視本次更新的詳細內容。
但如果你更喜歡擁有直觀互動介面的第三方工具,最近上線的 Luna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比我們此前介紹過的 Windows Auto Night Mode,Luna 的介面設計更加簡潔,功能支援上提供按照設定時間自動切換系統深/淺色主題、應用主題和桌面桌布切換,可以一站式照顧到從系統介面、應用主題到桌面三個層次的主題自動切換需求。
遺憾的是目前 Luna 還不支援以日落/日出時間為主題切換觸發規則。對這個應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往 GitHub 下載關注。
Hover:Mac 上的視窗固定工具化學心情下2:有時我們在 Mac 上開啟多個軟體之後,往往會出現一些經常使用的軟體被放在桌面最下面,就會遇到反覆視窗的情況,顯然在需要高效率的場景下非常不方便。
Hover-Floating Window Image 是一款可以讓應用內容通過懸浮的視窗進行檢視的工具,就像是一個軟體內容監視器,但始終會懸浮在桌面的最前面,這就可以讓一些特定軟體的內容可以始終在桌面的某個區域內呈現出來。
Hover-Floating Window Image 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展示選項,比如可以為當前的軟體新建多個展示視窗,同時可以調整展示的視窗尺寸,也可以根據軟體的視窗大小展示不同的資訊內容。
Hover-Floating Window Image 我個人使用最多的場景則是截圖,這樣我可以不直接在軟體的視窗上截圖,而是通過這個檢視器視窗來截圖,這樣在進行截圖操作時可以不對軟體使用產生干擾。
你可以在 Mac App Store 下載 Hover-Floating Window Image,售價 30 元。
App 速報一念 (iOS):Android 上的靈感記錄工具 一念 推出 iOS 版本,雙版本新增便籤分類、合併功能。JSBox (iOS):適配深色模式,同時提供相關介面給指令碼使用,未來將支援列表和網格兩種佈局。Google Podcasts(Android):近期開始向部分使用者推送經過全新設計的新版本。新版採用更易操作的底欄選單設計,同時加入了新劇集上線通知和自動下載功能。Google 翻譯(Android):正式加入英語、法語、德語、印地語、葡語、西班牙語以及泰語的實時語音轉錄功能,支援調整轉錄文字大小以及主題模式等。Vectornator(iOS / macOS):迎來 X.2 版本大更新,加入了標尺、針對每個畫板的獨立引導系統、等距網格、單圖層匯出以及全新的 iOS 成就體系。改進了圖層介面,整合了 macOS 和 iOS 程式碼庫、優化了 Figma 匯入功能,iOS 版本支援交換填色以及描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