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密貨幣的興起,底層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這個底層,還有一群人不被人熟知,它就是加密世界的礦工。
記得剛開始給人講挖礦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是擁有什麼礦產,擁有多少大型裝置,挖掘像煤炭,銅鐵這樣的礦。
加密世界的礦工,就以最知名的比特幣礦工為例。簡單講就是“挖掘”新的比特幣和做好比特幣鏈上的清結算工作。因為在這裡需要用到“礦機”,所以做這些工作的人稱之為礦工。
他們的挖掘機制,在區塊鏈裡面稱之為共識演算法,比特幣是最早的POW的共識演算法,就是工作證明的意思,簡單講就是誰工作的越好,誰獲得的收益就越好。
區塊鏈的自信任主要體現於分佈於區塊鏈中的使用者無須信任交易的另一方,也無須信任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只需要信任區塊鏈協議下的軟體系統即可實現交易。
要想達成這樣的效果,共識演算法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以眼下最火的filecoin為例,對共識機制的探索,Filecoin無疑更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
Filecoin創新的採用了一種混合共識機制——複製證明(PoRep)+時空證明(PoSt)+ 預期共識(EC),其中複製證明是共識機制中的核心因素,儘管Filecoin的網路協議、共識、其他演算法都基本定型,但是複製證明仍然處於不斷完善的方案中。
在這裡,暫時先不探討這些共識演算法的優劣和細節(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私下探討,共識演算法非常燒腦)。
只要挖過礦和了解這些礦工的朋友,就會發現。不管你的礦場多大規模,每日產出的平均值都相對公平。
假如有朋友每天看filecoin的節點挖礦情況,不管是投資幾十億的大節點,還是投資幾十萬的小節點,只要嚴格按照官方要求,每日挖出的幣量都很公平。
好多人可能沒整明白,這個體現什麼公平呢?
我們拿現在的公司做比較,可能就一目瞭然了。
比如一個行業,是不是公司越大,整體成本就越低,然後就越有競爭優勢,活的相對滋潤,同類小公司基本都在苦苦掙扎。
那在加密世界,這些是不成立的。
大的礦場,確實有量的優勢,有資金實力的優勢,有品牌的優勢,但相對平均產量也是行業內的均值。
小礦工,哪怕你只有一臺比特幣礦機,一臺file礦機,你們的平均產量是差不多的。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在加密世界的礦工,只要你按照規則來,大家的投入和產出比是一致的。
這樣的合作方式和競爭方式,代表著一種協作方向,也在影響著現在的公司發展方向,未來會更有借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