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序 | 大折騰

富可敵國的蘋果要造車,掀起一股滔天熱議,以前都是XXX要做XXX行業的蘋果。現在輪到蘋果要做汽車業的特斯拉了。蘋果造車的緋聞物件傳遍汽車圈,韓國起亞、現代、德國大眾。提起造車我們可以想起樂視,萬科,恆大,甚至在華為受到制裁的時候,一度也傳言造車。但是以前傳說的幾家中華為進行了否認-給出的迴應是做生態,不做最終產品。其他的基本上屬於人傻錢多,而蘋果擁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優勢。成功還是失敗?給出一個是或否很容易,得出結論前不妨分析一下。

先看看大企業的大動作,成功率如何。手機與車有一定的相似性,就看看那些半路造手機的吧。

手機業 | 大故事

手機行業發展的歷史絕對值得大書特書,充滿著不確定性,記得一本商業暢銷書《基業長青》裡列舉“一直成功”企業的特質,其中一個就是摩托羅拉,而現在的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被不斷轉賣,可見作者(是美國管理學家詹姆斯·柯林斯、傑裡·波拉斯)不過是事後諸葛。其實所謂管理各自有各自成功的道理,華為模式與google模式的管理或許完全不一樣,職業經理人和家族企業模式也不一樣,總之管理很多時候是萬金油,大的方向覺得更重要。下面進入正題:

坎坷的微軟:

先造手機作業系統:微軟憑藉pc作業系統的優勢,直接釋出手機作業系統。2010年10月11日晚上9點30分,微軟公司正式釋出了智慧手機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2015年1月22日,宣佈windows10成為跨平臺的系統,手機、平板、筆記本、二合一裝置、PC均可適用。其實變相的宣佈終結。這個系統主要適配諾基亞手機。再造手機:2013年,微軟宣佈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並獲得專利和品牌授權。2016年5月,微軟公司和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與以及芬蘭公司HMD Global, Oy達成協議,將旗下諾基亞功能機業務以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上述兩家公司。2017年微軟副總裁喬·貝爾菲奧利(Joe Belfiore)於 8 日在 Twitter 上回復其他使用者時稱,微軟不再投入 Windows Phone 手機業務,為其開發新功能。2018年2月20日開始,微軟關閉現有裝置的Windows Phone 7.5和Windows Phone 8.0的通知推送服務。

執著的華為:

一開始的華為並不做手機,手機業開始的時候最風光的是諾基亞、摩托羅拉。華為消費者業務始於2003年底,2009年2月,在西班牙移動世界大會(MWC)首次展示首款Android智慧手機,2014年5月7日,在法國巴黎華為消費者業務釋出了年度旗艦機型Ascend P7並初次使用麒麟晶片。2019年華為智慧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2.4億臺,同比增長約16.5%,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遺憾的聯想:

聯想擁有者做手機的良好條件,最早的中華酷聯中,一度最有希望的有兩個:聯想和華為。2009年聯想集團宣佈向移動互聯轉型,進軍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在自由品牌努力過後,終於想靠收購走捷徑,摩托羅拉於2014年初宣佈被聯想集團以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手機業務。2015年8月27日,聯想宣佈,聯想移動業務都將併入去年初收購的摩托羅拉。總之,現在的聯想,已經很難翻身。

這些成功與失敗背後,這些500強說起管理肯定都能天花亂墜,個人更重視背後深刻的技術邏輯。

成功者 | 大邏輯

我們看到的每次有新的弄潮兒崛起,而每次新人崛起的秘密就是:背後伴隨著一種新的技術模式。

功能手機:諾基亞,摩托羅拉是功能手機的王者,王者落幕不是王者退步了,是別人進步了。

智慧手機:蘋果。智慧手機的崛起,如同圖形作業系統替代命令列作業系統。蘋果是令人欽佩的引領者。蘋果如果做功能機,絕對成功不了,先行者已經在那條固定賽道上進化到極限。但先行者的劣勢就是沉浸在已有成功,不敢自我顛覆。說的主要就是你:諾基亞。

安卓手機:HTC(這個快被遺忘的華人之光企業)不僅在安卓機型中有眾多機型,早在 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之前)系統年代也有不少產品。其他諾基亞的meego,以及微軟的系統都失敗了。這二者影響力不可謂不強,奈何arm+android如同intel+windows,倚天屠龍合璧,威力無窮,等對手領悟過來已經來不及了。

垂直整合:三星手機在功能手機時代就擁有不錯的市場份額,但更多的是配角,真正崛起是在智慧手機時代,藉著強大的技術整合能力。螢幕,cpu,cmos,無所不能,光芒閃耀到令人無法直視。

造芯模式:同樣是的背景,中興不如華為的手機業務成功,當然華為的成功有其特定的背景:國人的“國貨情節”,硬生生把一開始不太完美的華為手機支援到世界領先。華為做手機03年開始做手機10幾年,一直不溫不火,一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麒麟芯”模式才翻身。

在舊有的體系下,後來者無法超越,後來者只有勇於創新,做新技術,新模式的弄潮兒才有機會成功。那麼蘋果可以嗎?

造車業 | 大模仿

蘋果造車一定要類比手機業的話,有一個更為絕佳的參考物件:google造手機。蘋果造車與google造手機的相似處之多如同照鏡子,可以說是大模仿。

技術上的相似:

我們先看蘋果造車的優勢:

macos,ios形成的作業系統及軟體生態圈自造arm架構晶片,低功耗,高效能場景全覆蓋。汽車智慧化的內涵與手機業務強相似,很多技術是相通的。

以上內容幾乎同樣適用於google造手機。正如蘋果掌控著ios,google掌控著android(雖然是開源的),蘋果擁有的所有技術優勢,google不遑多讓。

模式上的相似:

蘋果現在緋聞滿天的合作造車模式竟然也與google當時相似。

google當時的模式就是自己不投入,但是透過合作廠家大體以oem的方式製造自由品牌手機,當時的主要合作者有三星,htc,包括華為。

回顧google造手機:

前面特意沒有提到google造手機,這裡看一下google造手機的努力:

2005年收購了Android公司,開發一款手機作業系統。2008年10月22日HTC的G1手機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谷歌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2011年8月15日,谷歌以125億美元現金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溢價63%。2017年9月21日,谷歌與HTC達成11億美元的協議,谷歌將收購部分HTC工程和設計團隊。

google成功了嗎?手機實在難說成功。而蘋果的問題與google也相似:

問題的相似:

保守:擁有盈利良好的主業,不敢冒風險投入,只肯採用合作生產的模式。猶豫:既想把自己已有的技術應用到目標產業上,又想少花精力多辦事。

縱使天之驕子,擁有技術上的先天優勢,但目前這樣騎牆的態度無法成功。事實上電動汽車門檻並不強,國內那麼多的電動汽車廠商就是明證,何況消費者不是傻瓜,對於合作造車的認可度存疑。更可能的情況是,要麼半途而廢,要麼加大投入自行造車。

或許可以給有一個答案了,蘋果造車應以華為模式全心投入,而非google模式三心二意。

上帝:我用泥土造亞當,用亞當的肋骨造夏娃

女媧:我開始也用泥土,但我發明了繩子甩泥法

10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曾經開啟雷軍做手機潘多拉魔盒的黃章,帶領魅族又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