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一個好友聊天,慢慢聊到電商運營這個話題上,因為朋友公司的運營離職了,對外招聘和麵試了幾個運營都不合適,令他十分苦惱。
我跟他說其實別急著招運營,因為電商發展到現在,大店的運營已經做穩定了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而很多小店的運營,其實很多時候他自己乾的也苦惱,因為很多時候公司資金不夠,電商推廣花費還大,老闆不願意花錢,業績提不上去就得被開,開了然後換一家,依然是這樣,然後惡性迴圈下去。
說到這裡我說說運營是做什麼的。我曾經接觸過一個老闆讓我幫忙推薦個懂行的運營,他說我招運營就一個要求,你就跟我說能做到月銷多少。然後我問他,你準備給予付費推廣比例佔比多少?他回覆我說:花錢銷售不算高手,高手就是不用怎麼花錢就能做起來。我回復他說,我沒辦法推薦,因為這樣運營也很難做。
運營主要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力挽狂瀾。何為錦上添花,不是他來了是來享福的,而是在你給予一定支援的前提下,他通過自己的想法促進流量的進入,獲得更多的關注率以及成交率。如果只是一堆爛攤子,無法給予一定的支援,換做誰,都是相當難能把網店做好。之前我認識的一個TOP級的運營離職(店名就不說了,屬於某類目前三級別店鋪),然後希望回到離家不遠的地方工作,因為他之前工作的地方不在同一個省。後來回到家附近,找到個公司,幹了三個月就走了,是因為他技術不行嗎?當然不是,如果技術不行就沒辦法在之前TOP級店鋪工作了。
可能有些人看到這裡會覺得,這運營咋那麼多抱怨呢。其實並非如此,運營更多層面是在對於負責店內整體運營,關注推廣情況,及時跟進流量反饋,分析整體資料,產品上新,推廣方法跟進,與小二密切溝通並對接資源位,活動報名,制定店鋪銷售指標等,對接美工設計圖。我這個只是寫的是廣泛的,有些細分的運營,真的只是幹某一項,當然我知道很多小店的運營是什麼都幹,每天忙的昏天黑地,加班更是家常便飯。但是要清楚的是,運營針對資料做出的分析,在一定層面上讓店鋪想提升的話,公司給予的支援是少不了的,如果沒人手,專業性不強,公司給予的支援力度不夠,以及公司的崗位混亂,是絕對會影響店鋪的銷售業績,這點毋庸置疑。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為什麼牛B的運營不去自己單幹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想做好一個店鋪需要涉及的方面太多了,不止是貨源選款,供應鏈,資金,人員配備等等,而運營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做電商永遠不是一個牛B的人能把它做成TOP級的,而做到TOP級的,肯定是有一堆牛B的人在一起,才促成了一個成功的團隊,往往能否促成這個牛B的團隊,肯定得有一個牛B的老闆,也就是管理者。
我以前也見過一個老闆,他個人確實很實在,跟我聊天的時候經常會說一句,電商我完全不懂,我就想著運營給我做上去。他以前也招過運營,然而沒過幾個月就換一個,沒過幾個月又換一個,店鋪依然沒什麼起色。我說你員工有幾個人?老闆回答說有2個,一個運營,一個美工。我問老闆他們都幹些什麼?老闆說他們什麼都幹,除了他們自己的工作,還要做下客服接待,打包發貨,跟廠家拿貨等。我說你每月推廣費多少?他說沒啥推廣費,為了做這個店鋪已經虧了30萬了,然後吧啦吧啦說了一堆我已經聽厭了的話。最後我跟這位老闆說了一句話:你可以不用懂每個崗位具體做什麼,先了解一下電商行業老闆應該了解的知識,然後你就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
這裡我也得說一下想往運營轉的電商工作者們,我見過很多從客服轉運營的,美工轉運營的,甚至發貨轉運營的。其實從哪個職位轉到運營都可以,只是你想做好運營卻需要你不斷的學習運營的知識。運營的主要職責在於分析,對資料敏感,及時提出對店鋪有利的執行方案,而不是靠你去講什麼長篇大論的運營理念去忽悠不懂行的老闆。
最後要說一下電商目前這個環境,其實早已經不像當年的那種開個店就能賣出貨,刷刷單就能跑很多銷量的時代了,不論是企業老闆還是做運營的員工,都得提升自己對電商的認知。電商的變化很迅速,你需要的是有100種操作模式,而不是一種操作模式用10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