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時代裡,我們的生活瞬息萬變,其中電子商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有目共睹。其中電子商務的崛起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巨無霸。在電商領域裡,我們眾所周知的是一超多強格局,阿里巴巴牢牢佔據著全國50%以上的市場,京東,蘇寧,拼多多,網易等等瓜分剩餘的市場。
電子商務最初是從C2C(個人對個人)開始,歷經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個人)之後,消費者的需求在被不斷的滿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電商的紅利期開始了衰退,存量市場在幾大電商平臺中週轉,而且消費分層明顯,現有的電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了。
為了控制存量市場以及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在製造業和電商平臺共同推動下了,在原有的電商模式上進行了真正意義的變革——C2M模式。
C2M,電商新模式
C2M(個人對工廠)是一個新型的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模式,在C2M模式中,割裂和零散的消費需求被整合在一起,工廠以需定產,為客戶量體裁衣。將零售轉化為集採,大幅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和資產、資金週轉。價格因此又有了一個巨大的下調空間。
早在2014年的時候,有個這樣的例子,當時有人想著給腳量個模子,然後想讓工廠直接做出來。後來,百麗把這個事做了一半,你可以在他店裡量腳,有模子了。但還沒有實現把這個模子下單到工廠。另一半在今年,電商開始發力了。
淘寶以前有一個“天天工廠”(主打特賣定製),。今年改成了C2M事業部。淘寶為此專門做了一個淘寶特價APP。大家在上面下單之後,單子直接提交到工廠的供應鏈管理前端。工廠生產完不用倉儲,直接菜鳥送走。
自2018年以來,拼多多靠著補貼和瘋狂“拉人”,在C2M模式下,低價收割了一批使用者,搶佔了不少其他電商平臺的下沉使用者。拼多多從最早的團購思維,再到補貼降價競爭,都是為了降終端消費者的價格。但真正想價格低,不外乎兩個選擇:賣假貨或者去中間環節。拼多多靠著拼夕夕做起來流量和規模了,這個時候是要琢磨賣真正便宜又品質過得去的貨了。所以,拼多多有在發力C2M。同樣在這個戰局裡的,還有京東蘇寧等。
C2M模式具有精準的對接能力,在消費者需求上,通過研發、製造、銷售等全鏈路上將會爆發出驚人的能力和潛力!C2M已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競爭的新賽道。在C2M的浪潮中,掌握高品質低成本流量及優質供應商資源將是C2M模式下勝出的關鍵。為了擊穿下沉市場,控制現有存量的市場,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各大電商平臺紛紛聯合制造業祭出大招!
拼多多推出了“新品牌計劃”,要對1000家行業工廠進行扶持。
京東在“618”前夕制定戰略重點,計劃三年內反向定製商品及獨家新品在京東平臺的累計成交額能達到10000億。在此之前,聚划算旗下“天天特賣”也曾宣佈要聯合阿里雲升級C2M數字智造系統,在3年內完成100個產業帶,10000家天天工廠的智慧化改造。
近日,阿里巴巴全面上線了淘寶特價版,帶著“超級工廠計劃”和“百億產區”劍指C2M市場。各大電商平臺圍繞著“C2M”展開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據了解,淘寶現有8.4億使用者,其中40%是下沉市場使用者。為了擊穿下沉市場,淘寶特價版不走套路,帶著滿滿的誠意而來,主打低價好貨才是“真香”。在剛過去的38女神節中,C2M定製商品的訂單量增長超370%!有相關工廠負責人透露,自從他們進入年初進入阿里C2M,訂單開始了爆發性增長,之前旺季一個月8萬比訂單,現在一天8萬筆。通過直接對接工廠產業帶,用極致低價品質商品吸引進來的使用者,其黏性和轉化率都超高!
由於拼多多動作比較早,已經對第一批下沉使用者進行了“收割”,讓不少工廠帶來了爆發增長!阿里通過數字化給工廠提供的顆粒更細,更明確。其中阿里相對拼多多的殺手鐗還有一個物流體驗,阿里前期在工廠附近建設菜鳥衛星倉,中間可以銜接產業帶進行訂單合併,從而降低物流費用,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阿里的“超級工廠”則通過幾大維度幫助工廠進行“入網”,前期通過資訊優化,通過阿里大資料打通工廠前端資料採集進行生產,進入到成長期將轉化率做到極致從而讓爆款誕生出來進入爆發期,最後在衰退期利用大資料幫助工廠清庫存。這裡需要的基礎條件就是:C端4G網路的成熟,平臺向M端賦能能力的成熟、M端智慧化的提升,以及整個流程的供應鏈水平提高和後端的物流能力成熟。
C2M的運轉模式
渠道下沉加速,市場空間廣闊,消費升級人群擴大,工廠積極“入網”後,通過資料賦能,可以高效捕捉使用者需求,重構生產,進行中國製造升級!
其中能和這些大電商一起做供應鏈整合、資料分析、賦能工廠的生態商,自然是受益的。而成為這些大電商M端核心生產企業的,更是訂單集中之後的受益者。至少可以成為市場上的價格屠夫角色,行業地位更為牢固。
C2M開啟的是個性定製化時代,對未來商品銷售深層次變革的推動作用,遠大於網紅直播。網紅直播更多是流量變現的屬性,沒有從生產方式、資本層面來重構供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