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發展20年,依舊保持了不錯的增長。2019年,拼多多GMV突破1萬億,2018年才4700億,翻了一倍多。京東GMV突破了2萬億,各項資料也是表現非常好。阿里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沒有公佈具體的GMV,但是營收增速非常快,表現亮眼。
電商的蓬勃發展,自然就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了635.2億件,增長25.3%,連續第6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約45件,中國消費者的剁手能力實在太強了。
近段時間,各大快遞公司紛紛公佈了業績,順豐和通達系表現都非常亮眼。業務量上,中通達到121.2億件,市場份額增長至19.1%,連續第四年成為行業第一。韻達成為第二個破百億件的快遞公司。營收上,各大公司都實現了增長,申通以36.29%增長速度排第一,順豐首次突破千億。在淨利潤上,申通下降30.06%,又拿了一個降速第一。此外,韻達也下滑1.57%。
2019年,中國快遞市場蓬勃發展,但呈現幾個特點,最明顯的一個就是洗牌加速,順豐和通達系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二三線快遞品牌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日子非常難過,2020年可能還會倒下一些小公司。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2019年,巨頭們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超過了80%,很多二三線快遞要麼倒閉,要麼沒有了聲音。先後有國通、如風達、全一、品駿4家快遞公司倒下,唯品會的品駿是賣給了順豐。而宅急送、天天、優速、速爾等等快遞公司的聲音是越來越小,或許都在艱難的轉型。
中通越來越強,連續第四年第一,為什麼會不斷拉開差距?核心在於其效率和服務的提升。中通在全國的中轉運輸系列都實現了智慧化,效率提升了很多,時效性滿足了,使用者自然就多了。
其他幾家也是如此,韻達也越來越厲害。未來市場可能真的不需要那麼多快遞,有這幾家就夠了。
價格戰持續不斷,順豐參戰價格戰正在加速殺死二三線快遞品牌,而巨頭之間不打價格戰,市場份額很可能就會出現下滑。
就連一向“高傲”的順豐都不得不低頭,參與到價格戰中來,在去年5月推出了電商特惠件,隨即單票價格一路下滑,全年下降了5.67%,到11月,單票價格更是首次跌破20元大關。
儘管這麼努力的拼價格,但順豐2019年業務量為48億票,增長25.84%,低於2018年的26.8%。另外,市場份額上,仍然為7.6%。因此,順豐也算是保住了市場地位而已。如果不降價,那可能還會被通達系吞噬。
阿里持續加碼,通達系深度捆綁阿里再過幾年,也許就沒有“通達系”了,而是變成了阿里系。
中國第一家民營快遞公司申通,在2019年,實際控制人陳德軍和陳小英兄妹,套現146億離場,將46%的股份賣給了阿里。阿里由此成為了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阿里接管申通後,加快了擴張步伐,投入鉅額資金搶佔市場,這就是為什麼營收增速排第一,淨利潤下滑也最厲害。這就是典型的網際網路補貼打法。
另外一家獲得控股權的快遞公司是百世匯通,持股26.8%,是第一大股東。早在2007年,阿里就開始投資這家公司,總共投資了5次,並最終拿下了控股權。不過,百世雖然業績保持了增長,但是卻連年虧損。
早在2015年,阿里系就入股圓通,此後經過增持和減持,到2020年持股比例為11.59%,其中,圓通創始人喻會蛟、張小娟夫婦仍然為第一大股東。這兩年,圓通發展不順,有掉隊的跡象,因此,在2019年,喻會蛟辭去了Quattroporte職位,由阿里系高管潘水苗接任。
此外,阿里在中通的持股比例為8.43%。目前,也只剩下韻達沒有染指。自從阿里加碼通達系之後,阿里電商平臺的訂單資源持續向通達系傾斜,這也是他們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劉強東預言成真?未來可能是三足鼎立劉強東曾說:未來只會剩下兩家快遞,一家是京東,一家是順豐。但從目前的情況來,阿里不可能讓快遞市場把持在這兩家對手手裡,整合通達系成為阿里系,成必然趨勢,未來必定是三足鼎立。
劉強東可能預言到了中小快遞基本都會被淘汰,但是沒想到阿里卻在快遞上的話語權不斷加大。
順豐就不用說了,千億營收,絕對的領頭羊,而且業務上,正在加速擴張,目前涵蓋快運、冷運及醫藥業務、同城急送、國際業務、供應鏈業務五大板塊,未來的想象空間很大。
京東物流實力也非常強大,此前一直服務於京東平臺自己,但是到了2019年,其外部收入已經超過了一半,這就是成功轉型的結果。2019年還開啟了攬件業務,這也是一大進步。前段時間,還創立了新快遞品牌“眾郵快遞”,模式和通達系一樣,這是直接來搶飯碗。
阿里繫有菜鳥網路的加持,在失效上和服務上不斷提升,另外,就是淨利潤也會加速提高,也是前景看好。
進入到2020年,最慘的可能還是那些二三線快遞品牌,倒下的快遞公司肯定會增多。而通達系和順豐,以及京東之間的競爭也會加劇,真正到了憑實力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