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200字,完全閱讀大約需6分鐘)
劃重點:
美團創始人王興4月在朋友圈說:“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如果他有興趣幹這活的話。”
兩家電商平臺的使用者超過一半,同時安裝了兩家的APP,並且同時在兩家平臺消費。
3月份中國控制住新冠疫情,國外卻仍處於爆發期,並開始陸續按下經濟暫停鍵,導致國內外貿訂單大量取消,外貿企業從前期的招工難變成銷貨難,政府和企業開始推行出口轉內銷的“自救”,這對阿里來說,是一次絕佳的突破機會。
以下為正文:
自去年10月底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後,電商的江湖漸由喧囂沉入寂靜,就在大家以為恩怨已倆倆相忘之時,江湖卻波瀾再起。3月25日,有拼多多員工在社交媒體上反映,自己無法使用淘寶聚划算百億補貼、淘寶省錢月卡、天貓超市等多項業務。
當晚,淘寶迴應稱,是因為發現了某些嚴重違規行為,“我們不遮蔽親,我們遮蔽壞人。”
隨後,ID為“PDD樂福”的拼多多“秒拼事業群”小二樂福發表長文反駁淘寶的指責,指其將“二選一”從商家端蔓延到消費者了。
雙方這場口水戰孰是孰非,現在難下定論,但淘寶和拼多多的江湖恩怨再度浮出水面卻是不爭的事實。
曾經不相信“賣三塊九還包郵”2018年6月,拼多多成立不到三年,但已初露叫板淘寶的氣象:坐擁3億使用者,日訂單量過千萬,估值超百億人民幣,成為電商獨角獸。
本來,淘寶的9塊9包郵已經成為電商便宜實惠的象徵,變成網購價效比的底線。但拼多多卻批量炮製出3塊9塊包郵,還時不時來個1元秒殺,甚至是1分錢秒殺,不斷重新整理網購價格底線,圈走一波又一波的使用者,大量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使用者不斷湧入拼多多,使得拼多多對阿里迅速完成“農村包圍城市”的佈局。
對於拼多多是否對淘寶構成威脅時,阿里CEO張勇在2018年6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輕描淡寫地說:“我一直跟團隊說,我們不可能再走回到三塊九賣一雙日拋型的鞋,還包郵(這條路)。”
中國這家最大的電商平臺從骨子裡還是把拼多多看作無名之輩,並沒有把它當作心腹大患,當時只推出試用版的“淘寶特價”APP,象徵性地回擊一下。
但到2019年,阿里修正了對拼多多的評估,當年3月6日,張勇欽點淘寶Quattroporte蔣凡兼任天貓Quattroporte,4月19日,蔣凡再任天貓法定代表人以及董事長兼總經理。至此,蔣凡成為阿里阻擊拼多多的前線大將,站到黃崢的對面。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左),淘寶天貓Quattroporte蔣凡(右)
雖然蔣凡小黃崢5歲,但兩人均出身微軟中國,昔日同事成為商場對手,兩人的角色轉換充滿戲劇性。正因為如此,美團創始人王興4月在朋友圈說:“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如果他有興趣幹這活的話。”
“二選一”戰火瀰漫2019當初,對拼多多的野蠻生長,張勇認為:“你就當成在幫我開拓農村市場,教育使用者好了。”言下之意,拼多多開拓市場之後,淘寶可以跟進收割使用者。張勇這麼想,淘寶實際也是這麼操作的。
在2019年阿里巴巴全球投資人大會上,淘寶Quattroporte蔣凡透露,過去兩年,淘寶新增使用者中超過70%來自於下沉市場,淘洗在下沉市場人群中的覆蓋率已經超過40%,原因之一在於下沉市場的激烈競爭培養了使用者的購物習慣。
淘寶從城市向“農村”進擊,拼多多則繼續擴張“農村包圍城市”的邊界,而且將目光瞄準一二線城市使用者。調查資料顯示,拼多多新增使用者中,二線城市使用者達到28.4%,隨之而來的就是,拼多多在高線城市使用者中正普及開來,高線城市的使用者親友群中,“幫我砍一刀”已成為群內成員的口頭禪。
淘寶向下,拼多多往上,結果就是雙方的競爭變成不可避免的遭遇戰。反映到使用者資料上就是,兩大電商平臺的使用者大比例重疊:2019年淘寶的重疊使用者比例為51.4%,拼多多的重疊使用者比例為78.3%。換句話說,兩家電商平臺的使用者超過一半,同時安裝了兩家的APP,並且同時在兩家平臺消費。
結果就是,為爭奪使用者,淘寶和拼多多在2019年掐得硝煙瀰漫。
當年10月,阿里CEO張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淘寶和拼多多“競爭在於共贏”的話音剛落,拼多多即指控阿里搞“二選一”。實際上,雙方在“二選一”上爆發的戰爭幾乎貫穿2019年。2019年4月份,拼多多和阿里因為網紅“趙大喜”開店爆發了一場電商平臺要求店鋪“二選一”的口水戰,10月份,三隻松鼠和韓後兩家公司又先後捲入拼多多開店爭議。
根據億邦動力報道,從多個商家關於淘寶拼多多“二選一”的爆料看,淘寶強制“二選一”的方法已經升級。有商家稱這次淘寶“二選一”的類目,不只是女裝品類,還包括產業鏈商品(地方特色食品等)、男裝、食品、母嬰、美妝等。
阿里巴巴CEO張勇(右)
此前的“二選一”,可能只是要求商家不能參加拼多多的大促活動,在拼多多的價格不能低於在淘寶或天貓的價格,但這次直接要求商家關掉在拼多多的店。如果不關店,就取消資源,包括天貓類目資源,暫停直通車、鑽展推廣計劃等。
孰料,一年後,雙方戰火從商家“二選一”蔓延到消費端的“二選一”,淘寶小二和拼多多小二從過去的隔空叫戰,升級為面對面拼刺刀。
戰事升級,或許源於拼多多並沒有放緩成長的速度,給阿里平添了幾分焦慮。
活躍使用者超京東逼阿里再過兩個月左右,阿里將釋出2020財年報告。
毫無懸念,阿里2020財年資料將延續2019財年的增長態勢,但關鍵的使用者增長和活躍使用者資料上,仍存在一定壓力。這其實在2019和2018財年上已有所表現。
2019財年,淘寶天貓移動月度活躍使用者達到7.21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6.54億,比上一財年同期增長1.02億,而這新增的1億多消費者中,77%來自下沉市場。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阿里巴巴正日益成為中國消費的日常代名詞,全年活躍消費者達到6.54億,並不斷擴大我們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
但張勇不敢掉以輕心,因為阿里跑得快,拼多多跑得更快,和阿里的差距正日益縮小。
2019財年,拼多多全年 GMV 達人民幣 10066 億元,而阿里和京東達到這一高度,分別花了9 年和 15 年時間,比拼多多的5年時間,分別多出近一倍和三倍。換句話說,拼多多過去5年的成長速度是阿里的1.8倍,是京東的3倍。
反映到具體的使用者數上,截至2019 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 5.852 億,單季度淨增 4890 萬,較上一年同期淨增 1.67 億。同期,京東年活躍買家數為 3.63 億,阿里巴巴為 7.11 億,分別是拼多多的62%和122%。拼多多已經替代京東,成為阿里的心腹大患。
而阿里在使用者數上領先拼多多一個身位的優勢,很可能被拼多多的成長速度抹平。在2019財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單季淨增使用者4890萬,同期京東淨增2760萬,阿里淨增1800萬。在三家電商平臺中,身形龐大的阿里增長速度最慢,為拼多多的36.8%。
目前,阿里巴巴的業務主要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淘寶、天貓為代表的)核心電商、阿里雲、大文娛以及創新業務(包括高德地圖、釘釘、天貓精靈等)。其中,僅有核心電商是唯一盈利的板塊,說是阿里帝國的擎天支柱一點不誇張,所以面對拼多多的進攻,阿里掏出了刀劍。
2020年3月的淘寶封殺拼多多事件,不過是雙方的火力試射,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戰事還會升級。
爭奪疫情下的下沉市場機會進入2020年,阿里和拼多多爭奪新一輪下沉市場機會而爆發的新戰爭,其激烈程度,可能讓曾經的“二選一”戰事顯得老套而平淡。
3月26日,“淘寶特價版”正式釋出。這款被阿里雪藏兩年的APP現在上線,大有深意。
一方面,現實的經濟環境有利於“淘寶特價版”的推廣。3月份中國控制住新冠疫情,國外卻仍處於爆發期,並開始陸續按下經濟暫停鍵,導致國內外貿訂單大量取消,外貿企業從前期的招工難變成銷貨難,政府和企業開始推行出口轉內銷的“自救”,這對阿里來說,是一次絕佳的突破機會。
把握經濟動盪時的機會,對阿里來說並不陌生,2003年的非典,讓阿里巴巴幫助大批中小企業出海,成就了to B業務,2008年的金融危機,大批中小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湧現出大量淘品牌,把阿里扶上了國內第一電商平臺的寶座。
另一方面,淘寶還藉機釋出了C2M戰略,其戰略目標是,以核心數字化能力和淘寶特價版為依託,未來三年,幫助1000個產業帶工廠升級為產值過億的“超級工廠”,為產業帶上的企業創造100億新訂單,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字化產業帶叢集。
阿里進攻拼多多腹地,拼多多也沒有閒著,針鋒相對在阿里老家浙江省落子佈局。
3月25日,寧波市人民政府與拼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未來一年內,將有超過15000家寧波企業到拼多多賣貨,覆蓋寧波各優勢產業叢集,預計年銷售額超過800億元,實現外貿轉內需市場訂單超200億元。
由於拼多多64.3%的新增使用者(截至2019年1—9月)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淘寶這一資料則為72.5%,因此下沉市場成為雙方寸土必爭的領域,而疫情下的出口轉內銷熱潮難免讓競爭更加激烈。
黃崢和蔣凡之間,決戰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