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馬雲建立阿里巴巴,並在當時電商並不是發達的年代,說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種驚人口號。隨後,800萬商家湧入淘寶開店,並希望在這裡賺錢,過上有車有房的好日子。時至現在,當時馬雲的話看來不是說說而已,現在的阿里巴巴,生意越來越好,淘寶和天貓的年營業額已經接近5萬億,淨利潤已經超過1000億,並且仍在快速增長。馬雲還讓阿里巴巴成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和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之一。
對於800多萬賣家來說,進入電商,生意真的就好做了嗎?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很多人都應該聽過“二八法則”,那就是20%賺錢,80%不賺錢,電商依舊如此。媒體報道稱,淘寶網95%以上的賣家不賺錢,一開始,每個人都認為實體店的成本很高,生意很難做。但在電子商務成本不低於實體店的今天,電商競爭依然十分激烈。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退出淘寶,另闢蹊徑,謀取發展。
可以說,近年來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相當迅速,無論是阿里巴巴老大,還是京東老二,業績增長都相當不錯,而且還有很多新的電子商務已經爆發崛起,那麼生意到底有多難,總也要比實體店強把?但事實上,很多賣家都說自己不賺錢,甚至已經到了關門倒閉的時候!那麼究竟是何原因?
首先,電商競爭太激烈,800多萬賣家,每個品類都有太多的競爭對手,賣得好無疑是整個圈內的老大,對於中小賣家來說,無論是產品品質、供應鏈、送貨速度、交通資源等,都無法與大賣家競爭。除非是採取一些差異化的路線,畢竟淘寶的流量確實足夠大。比如,有些人做明星同款,或者網紅推薦,夾縫中尋找機會,也可以賺到一部分錢,但是支出成本卻需要加大。
二是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現在做淘寶,成本最高的不是人工、商品,而是流量。淘寶網店是免費的,然後支付一些保證金就可以開店。當然,這個成本不高,但現在已經不到10年前了。那時候,流量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促進作用,反而只要堅持經營自然有很多流量進來,或者花點錢,匯入流量,成本很低。
但現在淘寶打造的廣告空間,讓很多賣家望而生畏,甚至覺得它就是個“黑洞”,甚至幾萬元投入廣告,並不會帶來太多流量,轉化率還很低。例如,一個製衣的賣家說,一件衣服賣100元,衣服的成本是35元,平均郵費是6元,扣除主要費用以外,利潤並沒有多少,加上客服維護等費用,甚至還要倒貼錢。有時候買家通過廣告購買商品之後,反響不好,一個差評還會對整體店鋪造成影響,以至於賣家重心不在產品,反而轉向售後,各種要求改評,甚至有時候會“氣急敗壞”與買家吵上一架。
三是阿里重心轉移,細心的賣家會發現,阿里巴巴這幾年一直在推天貓,不管是廣告還是流,天貓的出現率很高,而淘寶反而成為放養狀態,在阿里整個佈局內地位打打折扣。說白了,因為賣家太多,阿里將重心轉移在一些捨得砸錢的賣家,以便產生更多的銷量。因此,結果是賣家越大,競爭越激烈,競爭力越強,中小賣家沒有流量,而第二是在整體運營中,自然會越來越難。事實上,淘寶網是從中小賣家開始的。當時,大品牌根本看不到。後來,大品牌紛紛湧入,隨著規模的擴大,阿里開始支援這些公司,並放棄了中小型公司。
最終,阿里的整頓力度越來越大,一是整頓假冒偽劣商品,二是打擊單一銷售行為(刷單),但對於中小型賣家來說,刷單依然存在,無論是對寶貝的好評,還是搜尋排名,許多賣家都寧願甘冒風險,其目的就是為了交易真實化。
電子商務不是一個新興產業,門檻越來越高,現在的競爭比的是品牌、資金等方面的實力,所以電子商務時代的草根企業家已經過去,如果你想開店,現在很難賺錢。事實上,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發展越成熟,競爭就越自然,門檻自然會相應提高。因此,對於中小賣家來說,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只能怪自己的發展不夠快,沒能成為一個大賣家。對於想重新進入電子商務行業的草根企業家來說,有必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有實力和能力在不虧損的情況下實現盈利。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
1 #
-
2 #
因為馬雲開始拉人去開墾農村最後一塊淨土了!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幹了什麼!
-
3 #
你想著賺人家的利息,人家想著你的本金!
刷單,倉庫房租水電,打包員,打單員,售後服務,打廣告,燒直通車,快遞費等等一些列算下來想要搞淘寶還是很費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