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對美團而言,閃購業務的價值在於,它可以重新定義“外賣”。未來的“新”美團外賣,實則是一個線上版的綜合便利商圈,起步於餐飲,又不止於餐飲。

文|楊舒芳

已經在外賣市場做到份額第一的美團,正在進行一場新的自我突圍。

站在外賣戰場的沉澱和積累上,美團開始把觸角伸向了餐飲的周邊市場——生鮮、鮮花、零食、藥品等快消品。這些同樣需求旺盛、但線上化程度仍然維持在3%以下的品類,構成了美團閃購——美團版本地生活電商的開局。

你可以理解為,通過向本地生活電商的拓展,美團得以在外賣市場橫向生長的同時,實現邊界擴張的縱向生長。未來的新“美團外賣”,將不止侷限於餐飲,本質上會成為覆蓋全國的一個個“30分鐘”生活服務圈。

“30分鐘”的商業機會

在把外賣市場的線上滲透率從1%提升到10%之後,美團仍然需要繼續開拓疆土。一個現成的變化是,如果你是廚房美食的愛好者,那麼你已經可以像點外賣那樣,在美團上挑選來自菜市場的新鮮蔬菜了。

美團閃購孵化的“菜大全”專案,已經幫助很多菜市場實現了線上化。通過菜場裡的精選攤位,將蔬菜水果變成美團上的SKU。最終的前端呈現結果是,使用者可以在30分鐘送達距離的地理範圍內,找到他所需要的蔬菜。

這正是美團外賣的“蜂窩”邏輯,核心是打造一個個輻射30分鐘送達距離的生活圈。

區別在於,此前的美團外賣,每個蜂窩為周邊消費者提供的,可能是三百個餐廳的一萬道菜品;但通過疊加美團閃購,可以進一步融入1萬個快消品SKU,這個體量幾乎可以比肩一個超級大賣場。

對於上門服務來說,蔬果、肉類等生鮮產品和餐飲一樣,都是一門“30分鐘”生意,在途時間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到商品的送達品質。因此,在外賣市場已經被驗證的“蜂窩”邏輯,在這些品類中顯然同樣適用。

根據美團方面的資料,通過“菜大全”,一個菜市場的攤主目前一天的收入可以高達10000-20000塊——無論如何,這個數字聽起來都是驚人的。從外賣“1萬個蜂窩”到閃購“一萬個蜂窩”,美團外賣的成功路徑正遷移到美團閃購,同時也在加快後者的拓寬速度。

重新定義“外賣”

類似的“30分鐘”需求,還有低溫奶、海鮮、冷凍食品等其他生鮮,以及藥品、充電裝置、個護用品等應急需求。

並且,由於產品的非標特性,它們大多還保持著非常低的線上化程度。以生鮮為例,在過去的5年中,線上滲透率持續保持在2%-3%的超低比例,幾乎沒有增長;而在這個時間段裡,由於外賣平臺的迅速發展,餐飲行業的線上滲透率已經提高至10%左右。

換句話說,當前的生鮮和快消品零售市場,在數字化方面,仍然停留在餐飲行業5年前的狀態。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全都是剛需,並且是非常高頻的剛需。

這樣的相似性決定了,對美團而言,從外賣到生鮮的邊界,是相對比較容易被打破的。像面對幾年前的餐飲行業時一樣,美團可以去改造市場。原本較低的線上化和資料化程度,反而為美團想要鋪設的本地生活電商,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美團閃購最大的優勢在於,很多基礎設施都已經搭建好,比如其中非常關鍵的配送系統,在美團外賣這些年的發展中已經久經考驗——換句話說,在本地生活電商的交易鏈條中,最重要、但也最為艱苦和費力的部分,美團閃購從一出生就已經擁有了。顯然,這會帶來極大的助力。

對美團而言,閃購業務的價值在於,它可以重新定義“外賣”。未來的“新”美團外賣,實則是一個線上版的綜合便利商圈,起步於餐飲,又不止於餐飲。背後的核心競爭力,是美團點評在外賣戰場積累的基礎設施和經驗教科書。

助推零售行業線上化

O2O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一個站在十字路口的行業:一邊幫助商家出售商品,一邊向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服務。這也是為什麼它曾經是最火的風口,最終活下來的企業卻屈指可數的原因。

對B端的商家們來說,網際網路企業必須證明自己的價值。

這一點,在零售市場會表現得更為明顯——在行業標準化、資料化程度普遍較低的情況下,相對單純的流量輸出,零售商家最需要的,是如何提高淨利率、如何提升週轉率、如何降低庫存消耗等更“技術流”的幫助。

在“菜大全”與菜場攤主的合作中,會向攤主提供定價和選品建議、流量運營、品牌推廣、訂單配送等全流程的服務。這幾乎解決了攤主的所有煩惱,他只需要在菜品品質上把好關,並且及時處理迅速湧來的訂單。

其他零售業態同樣會有類似“菜大全”的解決方案。美團的流量營銷能力、配送排程系統、無人微倉技術等,都可以作為開放資源庫,根據商家的需求進行配置組合。這些能力,已經在美團的到店、外賣等業務中,經歷了積年累月的考驗。

實際上,巨大的資金投入,是很多零售企業遲遲沒有完成資料化的原因。但相對於零售終端,美團作為平臺型企業,顯然會是更加願意投入的。道理也很簡單——平臺公司作為中間的聯結器,連線的不是某一家企業,而是整個市場和消費者。

畢竟,做平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變成這個產業的基礎設施。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中國新零售大佬:從小父母雙亡靠賣空調起家,現在逆襲身家9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