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於8月底在上海召開,商業巨頭馬雲和馬斯克的對話,將AI(人工智慧)又推出了一波熱潮。

根據清華大學釋出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237.4億元,同比增長67%。《中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白皮書》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產生10萬億元的產業帶動效益。

相較於金融、新聞、醫療、汽車、家電等產業的“智慧”變化趨勢,建築業作為最重要的國民經濟支柱之一,數字化程度卻是遜色了不少。

但目前,人工智慧也已搭上了建築數字化這趟高速列車,整合BIM、大資料、雲端計算、混合現實和物聯網等技術引擎的互聯發展,應用前景可謂是非常廣闊。

當AI遇上建築業

眾所周知建築業蘊含海量資料,但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城市甚至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特定的流程要求、規則、價格或業務模式,甚至細化到不同的定額庫和引數等等。

因此至今仍未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料的價值。從專案的規劃設計、生產、建造施工到運維的階段,95.5%的專案資料會被丟失或者根本沒有被收集。這項任務對建築業和AI來說都是一場挑戰。

據了解,德國RIB集團打造了一款建築人工智慧解決方案McTWO,可實現對建築全生命週期的資料流通和價值利用。其集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聊天機器人和語音助理於一體,結合數字平臺軟體和大資料智慧分析,有望成為人類工程師的好幫手。

人們可通過敲打文字、語音對話等方式與他溝通,以獲取相關問題的深度建議和最佳答案,並協助你記錄問題、發起電話/會議、提示檢查、按緊急程度分配任務、報告物料運輸和定位情況等。

BIM+人工智慧,是如何茁壯成長的?

人們日常溝通使用的是人類的語言,機器所依賴的卻是機器之間溝通的語言;人們日常積累的經驗是由生活經歷而來,機器也能通過 “餵養”資訊和資料從而獲得“經驗”,即從使用者反饋中不斷學習與積累。

從McTWO來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基於NLP(自然語言處理)的語音識別技術幫助其能夠更好地分析理解和執行任務。那究竟得“餵養”給AI多少資料呢?當然越多越好,不斷進化的AI也會幫你自動自覺清理冗餘資料。

當AI接觸的專案資訊越來越多,過程處理的資料如BIM建模後的構件引數、專案成本構造、風險因素、生產力監測資料、現場風險等資訊就越龐大,經過識別和大量流程分析出來的預測結果就越準確。

不斷成長的AI,鑑別風險的能力逐漸增強,有助於精準商業決策。這個成長模型會對BIM模型及模型關聯的成本預算、進度計劃等快速進行判斷,識別影響專案成本及工程進度的潛在風險,經理智決定後告訴人們使用哪個解決方案是最穩妥的,從而助力作出更加靈活的決策。

企業通過數字化平臺互聯的智慧資料,很大程度上為AI所用,並在雲端實現智慧管理,加倍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現代技術發展到今天,通過AI等數字化技術來創造價值將會是這個科技時代給建築業帶來的福祉。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孫正義:業績低於預期,感到羞愧;三星關閉中國最後一家手機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