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中國科技熱點述評2019》

撰寫 | 遊蘇寧(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

培根曾言: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於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於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傳播與普及作為溝通科學與社會、科學家與公眾的渠道,其重要作用日益凸顯,越來越展現出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戰略價值,對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培育創新文化、服務創新國家和建設科技強國意義重大。世界科技強國不可能在一個公眾科技素養與科學精神普遍較差的國家中產生,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比翼雙飛,是將中國建設成世界科技強國的必備前提。為迴應公眾對於科技熱點的認知需求,發揮高層次科學家對於科技熱點的解讀作用,進一步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搭建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的對話平臺,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組織編著了《中國科技熱點述評2019》一書。該書全面介紹了我國目前科技熱點的概況和遴選主要事件的基本考慮,不僅有公眾態度調查與傳播研究的概況,而且重點聚焦於轉基因和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熱點事件,邀請相關領域多位學術巨擘分別對其展開述評。在轉基因科學問題中,分別以中國轉基因水稻之殤、轉基因科普是場持久戰、保障糧食安全需要發展轉基因技術為題,邀請著名科學家發表學術述評,同時以詳實的研究成果和科學的態度迴應了公眾關心的轉基因問題。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問題時,分別以理性認識人工智慧、漫評人工智慧發展態勢為題,特邀業內名家為讀者指點迷津。筆者以為,對普羅大眾及廣大科技人員而言,針砭時弊的智者良言必將有助於我們開卷獲益。

科技熱點的理性評述

本書編著者基於科學共同體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科普工作這一問題,對科技熱點事件內涵的定義如下:在社會中引起廣泛影響與輿論關切的,且科技內容作為熱點事件源頭和傳播過程中的關鍵因素的社會熱點事件。針對科技議題傳播的五大要素:誰、說什麼、透過什麼渠道、向誰、有什麼效果,按照“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受眾”的邏輯框架進行科技熱點議題分析,從而較為系統、全面地釐清科技熱點議題傳播的主體結構、關鍵內容以及受眾態度。隨著新興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新媒體環境的日新月異,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的溝通問題日益凸顯。中國科學界習慣了宣傳科研成果,但在知識科普方面欠缺經驗與熱情,導致當前的科普工作難以承擔彌合科學家與公眾之間鴻溝的重任,這對科普工作的內容、方式、效果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熱點事件的正向傳播,促進了科技知識的傳播與普及,有助於公眾共享科技進步帶來的福祉。但如果缺乏有效引導,極有可能從正面走向爭議,從爭議走向誤解,進而阻礙科技的進步與社會應用,甚至影響公眾的切身利益和國家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與資源浪費。近年來,由於移動網際網路、自媒體平臺的迅猛發展,科技與社會議題在不同群體間傳播的頻率和速度驟然提升,科技與社會的互動愈發激烈。科學權威並不是公眾選擇意見領袖的核心標準,權威科學聲音的不足容易導致非科學甚至偽科學資訊主導了科技資訊的傳播。大眾媒體過於關注傳播效果而忽視傳播內容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往往就會斷章取義,從而產生公眾誤解的資訊。導致我國公眾雖然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科學知識有巨大需求,但卻難以獲得準確和科學的資訊。本書討論的內容主要涉及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熱點事件的核心議題包括轉基因和基因編輯技術,計算機領域的關鍵議題是人工智慧技術。

生物技術的熱點詮釋

權威調查顯示,我國公民對轉基因相關知識掌握有限,對轉基因的認識和了解並不充分,再加上一些不負責任的所謂科普文章混淆視聽,對公眾產生了極大的誤導。大眾較為認同轉基因帶來的好處和收益,但對於轉基因食品的潛在風險表現出較為謹慎的態度。對於轉基因作物對自然環境影響的態度比較分散,認為對自然環境無害的比例相對較高,對是否持支援轉基因技術應用的態度呈現多元分散的局面,這也是當前我國轉基因領域公眾支援率不斷下降的重要原因。張啟發院士評述了20餘年來轉基因水稻研發者的雄心與痛苦、希望與失望,並對如何突破困局提出了建議。專家指出,我國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創新能力已經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前列,尤其是轉基因水稻技術的研究成果舉世矚目,但轉基因作物產業化嚴重滯後,長期止步不前,轉基因抗蟲水稻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在有關轉基因的資訊傳播中,權威的科學聲音太少,致使非科學甚至偽科學的內容充斥和擴散,導致65.2%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反對推廣種植轉基因水稻。轉基因作為一個複雜的高新技術,如果不直接從事其研究的專家,對很多問題也拿捏不準,所以專家建議普通公眾不要隨意對其發表沒有科學依據的言論。對於轉基因研究與應用中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應該要回歸理性和科學。

轉基因技術是20世紀高速發展的生物技術,轉基因植物的種植和應用在全球範圍內亦是大勢所趨,轉基因作物的研發和商業化生產,對糧食安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早在2016年,全球最為權威的學術機構就聯合對轉基因食品做出了安全的結論:沒有發現確鑿證據表明,目前商業種植的轉基因作物與傳統方法培育的作物在健康風險方面存在差異,沒有任何疾病與食用轉基因食品之間存在關聯,食用轉基因食品不會為人類健康帶來更高的風險。湖南轉基因“黃金大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中涉事的專家受到處分,但其實際原因並不是轉基因大米本身存在安全問題,而是實驗審批的問題。但事件真相被扭曲,歸結到轉基因大米不安全問題上,把兩個不同性質的事件完全混淆了。作者坦言:轉基因水稻之殤不過是當前我國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暗淡前景的一個縮影。近20年來,我國水稻文獻無論是量還是質均居全球之首,培育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轉基因水稻品種,以雜交水稻為代表的水稻育種,長期在世界領先。我國轉基因抗蟲水稻技術完全成熟並具備產業化條件,但由於境外組織以高超的技巧和極強的公關能力,以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為主要靶點,操縱媒體混淆視聽,挑起事端,抹黑科學家,攻擊政府,成功地阻礙了中國轉基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程序。他們以很小的投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導致我們舉全國之力幾十年的共同努力付之東流。

人工智慧的利弊剖析

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公眾對人工智慧技術現狀、應用前景和潛在威脅關注較多,基本保持較高的興趣和正面的積極態度。公眾關於人工智慧的探討帶有正面傾向者高達84%,帶有負面傾向者佔11%。權威專家指出,從經濟發展角度來劃分時代,人類社會至今只經歷了漁獵、農業、工業和資訊4個時代。計算機科學家認為,資訊時代將走過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等階段,目前的人工智慧本質上還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所謂智慧化的前提是計算機化。人工智慧與其他所有學科不一樣,它不是靜止的有限範圍的技術,其研究內容不斷向未知領域延伸,永遠處在計算機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其任務是研究還沒有解決的計算機問題。本輪人工智慧熱潮的興起,主要源於深度學習的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效能取得快速提升,主要得益於結構設計、大資料和硬體升級三大因素。人工智慧對完成一項任務發揮較好作用,需要有豐富的資料、較為豐富的知識、較全面和確定的資訊,且規則比較明確,任務較為單一。如今人工智慧在一些特定任務方面已勝過人類,如國際象棋、影象及語音識別、圍棋等,語音識別在安靜環境下的準確率超過98%,人臉識別準確率已經高達99.7%。未來5~10年,人工智慧將融入交通、醫療、金融、教育等行業,確實會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和思維方式,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

我國真正從事人工智慧研究的專家都出言謹慎,科學共同體對人工智慧科技傳播的主要認識是:人工智慧是好的技術和新的產業革命,解放了人的智力,將引領21世紀的產業經濟,讓人類生活變得更美好;人工智慧在專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其發展道路還很長;人類始終是主體,人工智慧則是人類求解問題的聰明工具,它永遠不會超越人類,不存在造成社會動盪和末日的說法。人工智慧的復興標誌著資訊時代進入智慧化新階段,但其本身並沒有本質性的突破。人工智慧領域仍存在大量有待解決的開放難題,而離普羅大眾心目中以為的、科幻式的人工智慧則距離更遠。還需要從表示層面、演算法層面、智慧本身及相關學科的研究4個方面探討人工智慧有待克服的壁壘。回眸歷史,人工智慧已經三起兩落,我們一定要溫故知新,避免重蹈覆轍,科研人員和媒體都有義務正確並精準地向大眾科普其研究進展,全面看待影響人工智慧發展的種種因素,在保持人工智慧持續生命力的同時不讓民眾失望。

公眾疑惑的權威解答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康樂院士就公眾關心的5個轉基因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1)吃轉基因食品安全嗎?轉基因食品主要來自人類透過遺傳修飾的動植物,其安全性主要取決於轉的是什麼基因,轉基因動植物及其產品是否經過了嚴格科學的食用與環境安全性檢驗及國家相關部門的批准。人體內除了自己的基因外,還有更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基因。人類一誕生,就食用包含海量外源基因和蛋白的食物。轉基因農作物的改良性狀主要涉及抗病、抗蟲及耐除草劑性狀。這些基因及其編碼的蛋白和酶,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人類在發展和進化過程中都曾接觸過。人類食用的糧食作物、西紅柿、黃瓜、魚類、家禽、畜產品、蘑菇等都含有外源基因。由於人類擁有強大的消化系統和消化酶系,能將食用的外源基因和蛋白經過酶分解成嘌呤和氨基酸,最終被人類利用或被排出體外。

(2)轉基因食品是否存在長期問題?經過嚴格安全性評價的轉基因動植物是安全的。在自然界自發的轉基因現象,整個歷程早已超過百萬年。新科技的發展過程總伴隨著爭議,但科學探索不會因此停滯不前。一定要避免陷入“今天無害,未來不一定無害”的偽命題,從而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3)為什麼不用天然食物而要吃轉基因作物?並非純天然的食物就是健康,而人工改良的食物就不安全。食物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純天然來判斷,有許多天然食物有毒或不適合人類食用。如今餐桌上供食用的豬、牛、羊、雞、鴨、玉米、小麥、水稻等,都是人類從野生生物中選擇和培育出來的,它們具備營養高、口感好、安全、易繁殖等優良特徵,是人類最優的食物。

(4)蟲子吃了Bt轉基因水稻會死,人能吃嗎?Bt 蛋白是一類對多種翅目昆蟲有毒性的殺蟲晶體蛋白,它並不是對所有的昆蟲都有效,並且對人、禽、畜無害。

(5)為什麼我們要發展轉基因技術?轉基因農作物節約了農藥的使用,使生產成本下降,安全性提升。中國每年在農藥上的花費比購買國際上最優良的作物種子費用還多。中國的耕地約佔世界的7%,農藥用量卻佔世界的45%。許多轉基因雜交農作物都是“無後代種”,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轉基因農作物品種和農藥產業,我們的農業生產將會受制於人,也不能保證農業生產的安全。

指點迷津的科普佳作

隨著科技與社會的迅速發展,日趨增多的科技領域話題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近兩年來出現的重大科技領域熱點事件,存在以下明顯的共性:科技議題廣泛,傳播與影響範圍巨大;公眾關注度高,政府與科技界的迴應明顯不足;政府及專家權威解釋難以全面和及時,公眾可獲得的資訊有限;科技議題涉及的偽科學、非科學資訊氾濫。平心而論,中國社會整體的資訊傳播體系似乎不利於轉基因技術和相關問題的建設性對話和互動,轉基因技術是一個高新技術,就整個技術流程和環節來說十分複雜,所以最應該被尊重的意見應該是直接來自該領域權威專家的看法和觀點。透過媒體向社會大眾科普應該非常謹慎,如果不是直接從事該項研究者,就應該和精於此道的專家去溝通和交流,充分地理解和了解它。目前困擾中國轉基因技術推進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來自大眾消費者的壓力。如何才能有利於科普佳作層出不窮,編者認為必須在制度規範上加強頂層設計,營造科學傳播與普及的良好氛圍,建立有效可行的科技傳播平臺,由政府引導,向公眾傳遞權威和詳細的安全和評價資訊。使科普工作做到精準,針對不同群體,使用不同方式,講述不同的語言和內容,以便確保不同群體都能聽得懂,聽得明白,能夠信服。同時要改革現行科研評價體系,鼓勵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普事業。媒體要不斷提高科學素養,加強與科學家的溝通與交流,構建互信的溝通機制,把握傳播內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共同為公眾提供科學規範的科技資訊。我們知道,科普工作是一場持久戰,科學家在推動新技術的發展與部分公眾的質疑之間,需要的是高度重視,冷靜思考,審慎判斷和耐心解釋,並透過努力追求真理,科學並精準地普及科學知識而造福人類。

本文首發《中華醫學資訊導報》2021年2期第24版

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雷軍發開工紅包,員工用華為手機合影,是現場翻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