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最新的數字技術發展和應用相關的行業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的迅速變化,基本都需要保持“小步快跑”的狀態。即便在很多業務應用上已經處理領先狀態的企業也需要不斷的進行業務創新。去過杭州阿里巴巴的園區或者深圳的騰訊大廈的朋友都知道,夜裡十點也經常是一派燈火通明的狀態。所以網際網路行業,特別是頭部的一些企業員工,日常的工作投入是比較大的。當然不同崗位的工作狀態或者形式可能會存在差別。
比如技術類崗位的同學在日常維護,軟體系統需要更新升級,增加新的產品、新的模組,或遇平臺重大活動時需要加班加點,甚至是提前一段時間開始集中準備。我曾經聽過阿里的技術人員在雙十一之前和雙十一期間連續奮戰的故事。即便不是平臺企業的員工,電商人也是一樣 ,在遇到諸如318/618、雙十一、雙十二、黑五之類的購物節之前,都需要提前部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雙十一已經演變成全球全民電子商務的狂歡節,在每年的差不多六七月份就會針對這個狂歡節進行策劃、安排,從活動安排、到規則的普及,以及商家這一端的參與統計、貨品配置與備貨等等,各種細節安排都需要在從六七月份以後的三四個月之內做統一的安排。
因此總體而言,這個行業的職業不論是技術崗還是非技術崗,工作的強度和壓力都是有的,而且也需要非常強的責任心。相對應的薪資也是不錯。記得前兩年我去曠視科技做調研的時候聽說,北京一流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同學,如果通過實習崗位留任的話,月薪一般是在2萬以上。
除此之外,很多網際網路行業企業都設定了非常有益於激發員工自主能力的制度,不管是末位淘汰也好,還是其他的激勵機制也好。不過目前,對市場變化可以迅速反應的企業在管理上都非常注重激發員工的自驅力,而且在企業文化方面也表現得相當年輕、有活力。網際網路行業的小夥伴不但智商線上,也非常cute,在網際網路行業也有“黑話”,比如頭部企業,大家都喜歡模仿以往工業化時代的說法叫做“大廠”。阿里巴巴的西溪園區,被戲稱為“西廠”,騰訊因為企業圖示被稱為“鵝廠”。從這些詞兒我們不難發現網際網路行業的小夥伴們的幽默。
說到哪些崗位目前比較緊缺,以我的理解可能有這麼幾類:1. 創新產品和創新業務的開發,也就是產品經理;2. 資料智慧相關的技術人員,像大資料的分析挖掘清洗、優化演算法程式設計與建模等等,3. 業務運營人員。這三類崗位對於入職的要求可能還會有一些差別。相比較而言,第一類崗位可能不是剛剛畢業的學生能夠勝任的,這方面的崗位需要對行業或者業務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又需要了解技術的能力和邊界,應該屬於跨界複合型人才,懂技術熟業務而且富有創新意識。一般我們在高校針對管理資訊系統類專業的學生是按照這個要求去培養。
第二類崗位主要是以計算機、人工智慧、統計、數學等專業人才為主,人工智慧類專業基本上是從2018年開始設立,到2022年才會有第一批應屆畢業生。這類崗位對從業者的計算機程式設計、數學建模、資料統計和分析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至少掌握python、Java等幾種主流的程式語言,了解資料庫,有數學、統計學和運籌學的基礎,會構建資料分析模型。當然,針對一般性業務進行商務智慧輔助決策的崗位可能還需要掌握可以開展多維資料分析的主流軟體,類似於Tableau或PowerBI等。
第三類業務運營崗位,可能對於個人綜合能力的要求相對會比較高,比如需要耐心細緻、良好的溝通和抗壓能力,靈活應變等等。應屆畢業的同學如果想進入到網際網路行業的話,最好的是專業對口,能在大學三年級進入到這些行業當中開展實習工作。一方面了解行業、了解業務和崗位以及企業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鍛鍊自身的能力,對自身能力有一個評估。是否喜愛這個行業、企業,是否喜愛這個崗位,以及自己匹配崗位的能力還有什麼不足。如果是企業行業的從業者想要轉入到網際網路行業,我覺得也需要看行業的跨度,如果原來兩個行業是沒有任何交叉,或者不是類似於人力、財務這種類通用型崗位的話,可能還是有比較大的難度,行業的工作節奏也有較大的差距,可能短時間內不一定能接受。
如果目前所在的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有交叉,那麼接下來可能有一波比較好的機會。因為之前也講到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會是傳統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集中時間段,可以在這個階段當網際網路企業需要了解某個傳統行業的時候,以自己積累的行業知識和經驗,結合對於網際網路的理解,尋找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的機會。我也曾經接觸過幾個從傳統行業進入到網際網路行業的朋友,他們也說到在網際網路行業與傳統行業的差異,但都覺得說在網際網路行業特別鍛鍊人,也能夠學到與之前在傳統行業不同的一些新東西。
至於說到求職和應聘,對於應屆生最好的方式可能還是通過企業實習、校招、宣講會等,而對於已有工作經驗的人員可能更加有賴於獵頭或者業內人士的推薦,當然這樣的方式也需要你在原來領域的工作有一定的成績和建樹。作為我來講,可能更看重的是求職者的綜合素質,以及對網際網路的理解和對業界資訊的掌握情況,當然溝通能力也非常的重要。
我在近幾年也指導了不少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我想,我在這裡就給那些還沒有踏入到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們提一些建議吧。
很多時候我們的同學都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但在大學中可能往往對外界行業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不太了解,很容易把眼界侷限在大學生生活周邊的那些事情,而當我們要踏入社會之前也只是茫茫然的跟著學長、學姐的路徑模仿著去走,但這個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路徑依賴。現在95後的年輕人都是特別有想法和獨立的一代,我希望大家能夠把眼光放寬,把視野放大到校園以外的行業、經濟、民生、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更高的起點。讓我們期待2020的重啟,一起登高望遠,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