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如果感到學習非常吃力,那是說明你正在學習非常重要的東西。——《認知天性》

阿里巴巴在杭州海寧園區內打造菜鳥網路,13個足球場大小的物流園區,僅有3個員工,所有的搬運、揀選都是機器人操作。

今年年初的時候,廣東省正式宣佈,高速公路已經開通無感支付,基本實現全省收費站全覆蓋,人工收費員將面臨群體失業。

現在已經進入“無現金時代”,年輕人出門只帶手機。這對金融押運公司的業務量造成巨大的衝擊,而銀行裡那些高大威猛、穿著防彈衣,咱們見了都要肉顫的運鈔人員,已經岌岌可危。

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每一個變革,都帶來人心惶惶,和無數黑夜裡的輾轉反側,焦慮混在空氣中在全社會蔓延。

作為一名普通人,曾經只想要平平淡淡過一生,現在卻不得不為將來的生計發愁。

人工智慧時代,將有50%以上的崗位被轉移。也就是說,新技術的誕生會創造出更多新的崗位,而你現在的崗位,可能不復存在。

這意味著什麼呢?

你不主動學習,不與時俱進,不接受挑戰,迎接你的註定是一場浩劫。

行業面臨全面洗牌,曾經進入名企或者公務員、銀行等體系,就能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時代已成為過去,未來再也沒有“鐵飯碗”了。

技術迭代比我們想象的更快,曾經的專業、曾經的經驗,在未來都可能不再適用。

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唯有時刻保持強勁有效的學習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新時代立足。

Spenser曾經說過一句話:你只要稍微努力下,瞬間就可以超過70%的人,而且越早越好,越晚越被動。

這裡說的“努力”,不是說你晚睡早起付出時間就可以,而是要通過主動出擊、克服天性,帶來有效的個人成長。

努力不是低水平勤奮的過程,而是高效率學習的結果!

現在很多人其實都意識到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忙綠一整天,拖著疲憊回到家中,哄睡孩子以後,還不得不硬撐著,挑燈夜戰,看書學習、提升自己。這是大部分中年職場人的現實狀態。

而更無奈的是,付出了全部心血,卻覺得自己依然停留在原地,或者進步很慢。也正因如此,現在網際網路上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學習工具、培訓班層出不窮,這些乍一看似乎很有用,但真正實踐後會發現,能幫助我們達成良效的極少。

這是為什麼呢?大抵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方法不具有普適性,因個體存在差異,故而方法未必對你有效。比如多工組合並行,讓效率倍增的方法,李笑來老師就能一邊看電影一邊寫作,而我就絕對不行,就連一邊聽音樂一邊開車都有可能讓我精力分散而闖紅燈。方法不具有有效性,是通過商業包裝、媒體引導的。比如各種技能速成班、各類雞湯心理暗示等,除了短暫帶來大腦衝擊以外,難有長期效益。方法不具有科學性,是傳統經驗、憑直覺推行的。比如集中學習、多次重複的閱讀等,這些傳統沿襲、人人在用的方法,卻未必真實有效它們大多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缺乏理論支撐,執行效率低下。

一旦努力無效,很多人便會開始懷疑“智商”,開始“認命”。

但神經科學研究證明,人腦的可塑性極強,大腦中整合學習與記憶的區域——海馬體——可以終生生成新的神經元。

神經學家安.巴內特和管理學家理查德.巴內特也曾說過:人的智力開發是遺傳趨勢與生活經歷之間的對話,並將會持續一生。

因而經過科學驗證的,能夠克服天性、強化神經通路的方法,能真正讓我們學有所成、提升智力。

要科學有效地學習,我們得追根溯源,先搞清楚學習的底層原理。

根據《認知天性》所描述,學習分為三個過程:編碼、鞏固、檢索。

編碼——把資訊輸入大腦。就像我們在電腦中輸入一篇文件、在筆記本上寫下幾句話,是我們接收資訊的一個過程。如果出現精神疲憊、意識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就可能造成編碼失敗,不會在大腦中留下任何的痕跡。

鞏固——在大腦中儲存資訊。儲存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編碼瞬間產生的記憶痕跡,極不穩定,二是短期記憶,三是長期記憶。要將記憶痕跡,最終轉換為長期記憶,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及大腦對資訊的深層次處理。要在大腦中修建一座知識大廈,你就得不斷累積儲存這些基礎材料。

檢索——從大腦中提取資訊。當我們需要某一個知識的時候,大腦能夠輕而易舉地輸出給我們,這便是“學以致用”。

只有把這三個步驟都做紮實了,我們的學習才有能成為有效。但事實上,很多人僅僅做了第一個步驟而已。

我們經常聽到說“我記性太差了,學習了根本記不住”“昨天才複習了,今天就忘記了”“哎呀,我明明知道這個,可當時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出現類似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學習的步驟沒有走完導致。

我曾經學習過很多的方法論,有一些方法是很有效的並且一直在用。近期看了《認知天性》以後,更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

我發現曾經認為有效的這些方法,竟然與這本書中所講的理論不謀而合,而書中除了給策略,還告訴了我底層原理和實驗論證的資料,這讓我十分欣喜,在今後的應用過程中,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都有堅持下去的信心。

知道了原理,便能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法”。

從學習的底層原理我們可以看出,鞏固記憶和資訊呼叫是我們要克服的難關,而下面的這些方法,便是為完成這兩個使命而生。

在學習和實踐這些方法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兩個心理準備:

第一,真正有效的學習都是“費力”的。正如文章開頭所提及“如果感到學習非常吃力,那是說明你正在學習非常重要的東西”,這是貫穿《認知天性》這本書的底層思維,是大量實驗的研究成果。即要給大腦帶來挑戰,甚至刻意製造困難,讓大腦學習越費勁,鞏固記憶的作用就越明顯。

第二,真正有效的學習都是“啟動慢”的。這與我們當前追求“速成”的心理可能不符,但卻又是最有效,最能夠厚積薄發的,就像“複利效應”一般,堅持越久,越能夠感受到威力無窮。

三個經過科學實驗驗證的有效學習方法:

第一,生成學習。

什麼是生成學習?

《認知天性》中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生成是指在得到答案或解決方案之前,嘗試回答疑問或者解決問題。

這跟我們學生時代的“預習程式”頗為相似。在開課之前,首先了解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看看哪些是自己能夠明白,哪些完全不能理解,帶著問題去聽課,將會事半功倍。

書的真正目的在於誘導頭腦自己去思考。——莫利

生成式學習強調的就是預先接觸新事物,主動思考,給出自己的答案,然後再跟正確答案或者別人的答案進行對比。如果只是被動的接受資訊,就失去了思考的過程,容易輕信和盲從。

無論自己思考的內容對錯,最終大腦記住正確資訊的概率,都將遠遠超過直接檢視和被動接受現成的東西。

這是因為:我們面對新的知識,大腦會有陌生感,思考起來會特別費勁(記得前文提及的原則嗎?費力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甚至方向可能都是錯誤的。但正是因為這樣,當我們看到正確答案以後,才能分析錯誤的原因,避免後期對我們造成干擾和混淆。

同時,生成式學習,可以儘可能減少輿論對我們的思想控制。

比如我計劃國慶期間去看《攀登者》,然後周圍好幾個同事告訴我“不要去看,是爛片!”。而事實上,他們沒有一個人真正去看過影片,只是看了很多媒體評價和網友點評而已。對輿論資訊我向來持謹慎態度,而當我真正去觀看以後,發現實際是一部很讚的影片,瑕不掩瑜。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網路點評,與自己的觀感進行對比,對整部影片以及珠穆朗瑪峰的歷史事件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過頭來,我們說說如何在學習中運用生成學習:

比如閱讀一本書籍,我會先看目錄,根據目錄我會大概猜測這部分會是什麼內容,然後再看正文。比如看問答熱榜,我會先在大腦中捋一捋自己的答案,然後再看高贊回答,並對比自己與答主的差距。比如要做一份幹鍋排骨,我會先思考自己的烹飪步驟,然後搜尋幾份別人的做法,最終整合一份新的食譜。當然你也可以先試錯,再糾正,如果你覺得豬肉其實還挺便宜的話。

一言以蔽之,就是“先做題,再對答案”。

第二,交替學習。

這裡的“交替”,包括時間間隔、空間交替和內容交替三個方面。

時間間隔——你需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時間間隔是指把學習時間打散,讓兩次學習之間有一段間隔時間。

比如我準備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可以用一天的時候學完,這時候我會進行時間拆分,每天看一部分,用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的時間看完,並且每次看之前,都使用“回憶法”對之前的內容進行自測,這樣學習的效果更佳。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我們將時間拉長以後,我們必然會遺忘一些知識,這時候我們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重建記憶,而這個努力的過程,將讓這些被遺忘的知識在大腦中變得更加難忘,同時,我們在不同的時間去學習、自測,又會讓大腦發現新舊知識之間新的橋樑,建立起更多的聯結,創造新的調取路勁。

時間間隔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喚起大腦更多的關聯知識。

比如我寫一篇文章,只要不是急稿,我一般都會寫完以後,放1-2天再發表,在這段時間裡,大腦會有意無意地不斷迸發出新的點子和素材,讓我可以對文章進行雕琢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間隔時間不可以太長,如果太長會導致記憶痕跡完全消除,你將從零開始。那麼具體間隔多久合適呢?這個根據學習物件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最好的判定原則就是中間一定要發生“遺忘”。每個人需要在實踐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點。

空間交替——你需要“喜新厭舊”。

這裡的空間是指我們的“學習場所”。

本尼迪克特·凱里指出,我們的記憶原理其中有一條:大腦在記憶時,會自動把記憶內容跟學習環境相結合。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歷,就是進入某些環境或者看到某些物件的時候,會激發出一些大腦記憶,這在影視劇裡尤為常見。更換學習場所,其目的也是錄入更多的調取資訊的線索,同時不同的環境刺激,能夠激發大腦活力,還能讓我們排除指定環境對資訊調取的限制。這點要做到很容易了,你可以去咖啡廳、公共圖書館、公園等等。

其實還有另一個層次的空間交替,就是我們學習內容的“空間順序”。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要打亂知識本身的排列順序,將不同順序的內容交叉進行練習,通過這種交叉練習,可以鍛鍊大腦的辨析能力,從而有助於長期記憶。這在我們學生時代學習數理化的時候非常有用,進入職場後,我曾經在備考公務員時用到比較多,平時的應用頻次比較少。

內容交替——你最好“腳踏多隻船”。

內容交替是指進行多樣化的學習,而不是集中一段時間學習同樣的知識領域。這跟農作物“間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回想起來,我們學生時代的課程交叉其實就是多樣化學習的一種。這種多樣化的學習有什麼好處呢?

舉兩個真實案例來說明:

第一個案例:六年前我參加一個培訓,講師是廣東人,他聊到對女兒的語言教育,他在女兒1歲的時候,開始多種語言教育,包括閩南語、普通話和英語。女兒一開始語言表達能力低於同齡人,總是三種語言混淆發音,但到小學以後,卻表現出了驚人的“語言天賦”。第二個案例:一群孩子被分為兩組進行丟沙包的練習,第一組訓練在距離籃子3英尺的地方投,第二組訓練在距離籃子2英尺和4英尺的地方投,最終考核是在距離3英尺的地方投。而考核結果是第二組的孩子成績更加優異。

兩個案例都證明了一個道理:多樣化的練習,更能夠讓我們活學活用,提升遷移能力。

這是因為:不同的學習內容會讓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形成興奮點,比如學習英語和學習語文形成興奮點的位置就不同。如果長時間學習同一內容,會造成神經細胞負荷加重,從而效率低下。同時,內容的切換會讓大腦認知付出更多的努力,從而鞏固記憶,也能夠更深刻地領悟和體會不同的條件或者領域下的異同,建立起更多的聯結。

我看書的時候,常常不會看完一本書再看另一本書,往往是2-3本書同時進行。比現在天看《認知天性》,明天看《這樣讀書就夠了》,後天會聽曉書童解讀《時間的朋友》。然後會很神奇地在三本完全不同的書中發現關聯,比如《認知天性》中提到“細化”策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新知識,把它和已知建立聯結),便是與《這樣讀書就夠了》中的“便籤學習法”不謀而合。而其中提到的“心智模型”“元認知”等概念又與李笑來《時間的朋友》中所表達的有異同,這樣相互對比、關聯,必然對知識的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

第三,自我測驗。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會經常接受“考試”,從步入職場的那一天開始,我們為解脫考試這件事而歡欣鼓舞,也就從這一天起,我們丟掉了一個最佳的學習工具。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經常看到一個概念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來。看到一組資料覺得好像對又好像不確定?當向老闆做工作彙報的時候、開方案研討會的時候,別人總能滔滔不絕,自己卻半天憋不出東西來,縱然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專業領域,也是似是而非。

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陷入了“熟練度錯覺”當中。

熟悉度錯覺是指,你閱讀次數多了,所有的資訊都很眼熟,就會誤以為這些內容自己已經全盤掌握,而實際上可能僅僅是你的盲目自信而已。

自我測驗不僅能夠有效避免“熟練度錯覺”,幫助我們找出記憶“bug”,加以強化,還能夠在多次的回憶當中,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結,構建起更多的線索,幫助我們更好地調取大腦資訊。

有哪些好用的自測方法呢?

2.完成實踐作品是更加有效的“自測”方法。比如學習平面設計就創作一個宣傳海報釋出,學習英語就找外國友人現場交流等等。對我來說,輸出文章就是檢測學習最好的途徑。原本在閱讀過程中以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的知識點,在寫作的時候才會發現很多概念自己是混淆的,然後再回去閱讀或者查相關的資料,一篇文章下來,對這些知識點便能理解更加透徹、記憶也更加牢固了。

3.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關書回憶法”。合上資料,拿出一張白紙,把新知識在白紙上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勢全部複述出來,然後再對照資料進行檢查,對遺漏的內容進行標記,重點鞏固。

本尼迪克特·凱里說,刻苦已經過時了,今後是科學學習方法的天下。

學習力就是個人職場的內力,是我們應對危機最大的底氣,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只需要變換招式即可。

願我們共同進步,內力大增,無縫踏上新時代的浪潮。

最新評論
  • 1 #

    很有道理的亞子,6000字大長文。容易TL.DR。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短短兩月中國電信已停售多款知名套餐,全新競爭模式已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