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20很喪,老闆們很忙。

東哥:我就是卸任個法定代表人,集團常規操作,怎麼就變成“去東哥化”了呢……

馬雲:我就想安心當個老師而已,其他事我不知道,不過阿里還是我的……

黃崢:你們還好啦,沒發現拼多多這麼大上市公司,法人高管什麼的,我都是沒上過檯面的……

羅胖:你們的還是你們的,可是我錘子科技都賣身位元組跳動了,債還是要我來還……

陸正耀:兄弟,你算好的了,我都退場了,瑞幸造假的鍋,還不是一樣是我背……

瑞幸爆出22億虛假交易,盤前大跌80%,APP和小程式被爆單,陸正耀一邊喊話“今天也要元氣滿滿哦”,一邊貼出道歉模板“非常愧疚、痛心、自責”;

王石不再醉心於精進烹調技術,宣佈向清華大學捐贈2億股萬科股票,市值約53億元,成立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羅永浩放下理想主義的包袱和中年人最後的倔強,在盧偉冰“離開行業一年,就有點生疏了”的評價中,卑微得像一個新人,只可惜位元組跳動傾全平臺之力扶持“老羅帶貨”的熱度只維持了抖音一夜;

這邊廂,劉強東已經接二連三的卸任近50家公司職務,並剛剛卸任了京東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和總經理。

“拼貓狗”電商三雄,昔日的創始人紛紛淡出,但權力的遊戲從未停止。

#01

黃錚,拼多多的創始人及CEO。查閱工商資訊,除了位列拼多多的董事名單,整個拼多多多的官方資訊裡面,並沒有黃崢的影子。

2018年春節後,孵化了三年的拼多多,邁開美股上市的步伐,為此黃崢做了許多鋪墊。

企查查資訊顯示,6月6日,陳磊作為新的董事,完成了埃米網路的董事,而且通過多次的股權變更,成為了埃米網路的最大單一股東,另外一個股東,是法定代表人孫沁。

6月12日,黃崢卸任杭州樂顧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法人,接任黃崢的,便是埃米網路最大的股東——陳磊。

至此,黃崢,這個段永平的得意門生,已經和九房網、樂其網、酷訊網已經沒有任何關係,自己擔任法人的,只有一家上海格間建築設計事務所。

當地時間6月29日,拼多多正式在美遞交招股說明書。7月26日,拼多多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成為上市最快的電子商務網站,開啟了“追貓趕狗”的電商三國時代。

從拼多多遞交招股說明書到敲鐘上市,短短兩個月間,黃崢已經消失在了拼多多系公開的工商資訊中,只留下了一些董事監事的虛職。

但是,黃崢卻以44.6%的持股比例、89%的投票權重,牢牢的將拼多多,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並以126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少壯派白手起家富豪榜》第2位。

#02

馬老師的退休,前前後後用了一年多。

出生於1964年的馬雲,在退休這件事上,嚴格的執行了國家的退休年齡標準:55歲。

2018年9月10日教師節,本身就是教師出身的馬雲,在這天釋出了一篇“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佈一年後——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0週年的時候,宣佈退休,即他本人不再擔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並由張勇接任。

這是馬雲及阿里巴巴首次公開自己的“傳承計劃”,馬雲選擇了“計劃性退休”來交棒張勇。

實際上,馬雲的退休計劃,從2017年就已經開始了。

是年3月15日,馬雲卸任北京淘寶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之後,馬雲的卸任之路,便不可阻擋。

2018年釋出退休信之後,馬雲的投資及任職開始大面積變更。

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臻希投資)基本上接替了馬雲為出資人投資的所有股份,而臻希投資的兩家股東,上層投資人一模一樣,都是阿里現在的五巨頭,和五巨頭投資的平臺。

2019年6月26日,馬雲卸任杭州雲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雲煌投資)的法人,雲煌投資,是馬雲和阿里的合夥人謝世煌成立的投資公司,這家公司幾乎參與了阿里初期所有的對外投資。

比如口碑網主體杭州口口相傳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阿里媽媽的主體杭州阿里科技有限公司等等,都是馬雲與謝世煌共同持股的公司。

即便是卸任數十家阿里系子公司的法人、高管、變更股權後,馬雲依舊是多達17家阿里系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依舊還有高達22家的對外投資企業,以及在21家企業中擔任高管,控股企業還多達47家。

所以,在阿里巴巴釋出的官方名片中,“鄉村老師”馬雲最吸引人、最重要的身份,依然是“阿里巴巴合夥人”。

以馬雲為核心的阿里巴巴管理層是22人,阿里巴巴首推的“合夥人”制度中,阿里公佈的合夥人是38名,而阿里高管和董事合計持股是9.3%,馬雲持股6.2%,蔡崇信持股2.2%,那馬雲怎麼掌控阿里巴巴呢?

“湖畔合夥人制度(Lakeside Partners)”。

首先,董事局的9名成員中,有5人是阿里巴巴合夥人提名的,而阿里最大的股東,軟銀則只能提名一名董事。

其次,阿里的合夥人並不是穩定不變的,除了阿里的“永久合夥人”之外,可能每年都會吸收對阿里巴巴有特殊貢獻的管理人員進來,最初的28人,已經變為現在的38人了,而新增的合夥人,則由原有的合夥人來提名並投票,最大程度上確保了合夥人價值觀一致。

第三,馬雲、蔡崇信、軟銀和雅虎達成的投票協議,軟銀和雅虎要“無條件”贊同阿里巴巴合夥人提名的董事候選人;在沒有和馬雲及蔡崇信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不投票反對任何阿里巴巴合夥人提名的董事;並將超過公司發行普通股30%比例股票代表的投票權進行委託,支援馬雲與蔡崇信的投票。

此外,如果有股東要推翻阿里的合夥人制度,則需要獲得超過95%股權,這意味要麼馬雲將所持股權減持至5%以下,其他股東全部一致同意推翻合夥人制度;要麼馬雲本人聯合其他股東,主動改變合夥人制度。無論是哪一種,都是概率極小的事件。

即便馬雲不持有阿里的股份,但是隻要獲得持股不少於5%的股東支援,阿里的合夥人制度,依舊是牢不可破。

所以,退休的馬雲,也還是馬雲;合夥人制度下的阿里,也還是馬雲的阿里。

#03

2018年11月19日,京東釋出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在財報的電話會議中,劉強東自“明尼蘇達事件”後,首次公開發聲。

“現在整個京東集團的管理團隊已經穩定而且成型,個人的主要關注點放在新業務上,核心四件事:戰略、文化、團隊和新業務。”

同時,京東的高管表示:

“明尼蘇達事件對京東運營沒有產生影響。”

有沒有影響,股價不會說謊。

當天京東收盤跌幅8.42%,收21.10美元,是自2016年7月8日以來的新低。

之後,京東開始了“去東哥化”,2019年年初的京東商城年會上,已接任CEO的徐雷,取代劉強東,首次以主講者的身份,出現在主席臺上,劉強東則首次缺席了年會。

之後,劉強東接二連三的缺席了眾多京東的重磅活動。

“618”是每年京東店慶月最大規模的購物狂歡節,也被認為是京東造節與阿里“雙十一”抗衡的主會場。

2019年的618購物節,劉強東首次作為集團最高負責人,缺席這次重磅盛會。

少了劉強東穩坐帳中運籌帷幄,2019年的“618” 比去年同期的1592億元增長26.57%,總交易額高達2015億元,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2019年11月,劉強東辭任政協委員,“去東哥化”加速。

2019年11月18日,以劉強東卸任京東雲端計算(北京)有限公司經理為開端,截止到今年4月2日,短短的四個多月時間,劉強東卸任了近50家京東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品牌的法人、高管。

2月26日,劉強東卸任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這是京東金融的運營主體;

4月2日,劉強東卸任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這是京東商城的運營主體;

對於此次變更,京東官方迴應稱:這是很正常的管理動作。

其他的幾十條卸任資訊中,幾乎囊括了京東的所有主體業務,包括倉儲、物流、科技、酒店服務等等。

與此同時,最新公佈的年報顯示,京東2019全年淨利潤121.8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89%,實現上市以來首次盈利,扭轉了連續十年淨利潤虧損。

可惜,網際網路時代,人設崩得比股價還快,明尼蘇達的一晌貪歡,搭上了整個京東的聲望,從“兄弟”到“三類人”,也只需要幾東的時間而已。

“去東哥化”不僅是對劉強東集團日常事務的解脫,也是對京東長久以來創始人IP崇拜的鬆綁。

但是,把時間線拉長,劉強東歷史擔任法人代表的公司多達76家,歷史在外任職高管多達156家。

目前,僅在中國大陸範圍內,劉強東依然擔任著35家公司的法人、還有34家對外投資企業、還是205家公司的在職高管。更是其中199家公司的控股股東。

實際上,截至2019年2月28日,京東財報顯示,劉強東持有京東集團15.4%股權,為第二大股東(第一大個人股東),投票權為79%。也就是說,劉強東依然擁有對京東的絕對控制權。

“去東哥化”?不可能的。

#04

從公司治理上來看,只要控制權還在,創始人退居幕後,淡出公眾視野,就只是個姿態。

64年的馬雲、73年的劉強東和80年的黃崢,三大電商巨頭的創始人,締造了三家美股上市公司,中概股明星企業,都代表了中國乃至世界最先進的電子商務水平。

9歲、7歲的年齡差,將三人分割在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

三家創始人的淡出,和接任者的身份,都驚人的一致。

拼多多的孫沁,誓言要將拼多多的“多實惠”和“多樂趣”做成“Costco+迪士尼”,實際上發力的方向是線下的新零售;

阿里的張勇,是“雙十一”的締造者,現在的“雙十一”,是全球最大的線上購物節的保持者;

京東的徐雷,則是劉強東的嫡系,京東“二進宮”的管理人員,一手打造了京東“6·18”購物節;負責的零售集團佔據京東集團90%的收入。

無論臺前的領軍人怎麼變,只要後方大旗不倒,創始人還是創始人,該控制的還是要控制,該獲得的還是要獲得。

只是少了幾位大佬的電商江湖,免不了有幾分寂寞。

“哥已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上仍然有哥的傳說。”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某電商刷榜高迪,80萬僅賣四千單!高迪鬱悶迴應:倒黴!黑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