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中國是世界上快遞業務量最大的國家,快遞業務飛速發展,在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過度包裝、迴圈利用率低、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據調查,中國快遞業包裝主要分為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以及內部緩衝物(填充物)七大類。其中,膠帶、塑料袋及塑料填充物的汙染問題最為嚴重。

2018年以來,中國郵政接連啟動了“綠色郵政建設行動”,釋出了《中國郵政綠色行動宣言》,啟動了綠色包裝“四大計劃”,即包裝減量計劃、膠帶瘦身計劃、迴圈回收計劃、品牌推廣計劃,於北京、上海、成都、合肥等多個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再逐漸推向全國範圍。

除了中國郵政,蘇寧、京東、菜鳥等電商物流企業也都開始嘗試“綠色物流”計劃。

在推行“綠色物流”計劃中,除了中國郵政,蘇寧、京東、菜鳥等電商物流企業也都開始了各種嘗試。為了減少快遞紙箱、膠帶對環境造成的壓力,菜鳥啟動了“回箱計劃”。同樣開展紙箱回收計劃的還有京東,在京東配送小哥上門送貨時,消費者可將閒置紙箱交給配送人員,根據紙箱數量來換取相應獎勵。京東還研發出一款“專利防撕袋”,可當作手提袋重複使用,韻達快遞也採購了大量可降解的塑膠袋,將原來網點與網點之間交接的編織袋換成了可多次使用的布袋。

然而,這場圍繞著快遞行業的綠色變革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效,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規定,部分快遞行業也積極響應推出一系列“綠色快遞”的措施,但“綠色快遞”理念尚未完全融入整個產業鏈。調查發現,目前快遞業內商家使用“綠色包裝”的是極少數,不少消費者反映,對“綠色快遞”表示“沒聽過”“沒見過”。另外,由於快遞企業設立的回收點不多、使用不便,快遞垃圾減量、迴圈利用效果也都不理想。

“回箱計劃”遭遇滑鐵盧

2019年以來,不少電商、快遞企業紛紛推出“綠色包裝”和紙箱回收計劃,11月,多家快遞公司更是宣佈加碼綠色回收舉措。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9年快遞業務量超過600億件,同比增長22%。然而,在堆積如山的快遞中,“綠色包裝”零星可見,很多網購達人表示從沒收到過使用“綠色包裝”的快遞。京東快遞北京一配送站負責人王先生說,雖然數量在慢慢增加,但當前站點使用迴圈包裝“青流箱”的快遞件佔比不到1%。

據悉,蘇寧物流在去年4月份推出共享快遞盒行動計劃,但快遞盒在共享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難題,首先便是市民的歸還問題。

多家物流公司的“回箱計劃”遭遇滑鐵盧。

物流配送人員趙師傅說,“盒子本身做得挺好看,有些阿姨就以為是我們公司送的。好幾次我都是好說歹說,她們才會歸還。”趙師傅送貨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市民在剛看到共享快遞盒時都會忍不住多打量幾眼。市民李阿姨在初見到共享快遞盒時也誤以為盒子是屬於快遞的外包裝,當趙師傅表示需開箱時,李阿姨遺憾地稱:“這個包裝挺好看,如果你們不回收,我可就開心了。”

“回箱計劃”遇到的阻礙除了市民的“不願還”之外,還有快遞小哥的“沒空收”。從公開資料來看,去年“雙11”期間近1000萬個快遞紙箱得到回收。然而,在天貓“雙11”期間8.12億的物流訂單數量面前,“綠色物流”的回收數量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不少市民表示,去年“雙11”期間接觸到的可迴圈包裝很少,一位市民表示,“10多件快遞,就沒看到過回收的共享盒子和可以迴圈使用的塑膠袋。”另有京東快遞小哥說:“‘雙11’期間貨物量膨脹,送貨都要起早貪黑,根本沒有時間去回收紙箱。”

可迴圈使用的包裝由於派送回收過程相對麻煩,降低了配送效率,並不受快遞員歡迎。對於回收快遞包裝,多數消費者表示“不知道最近的派送網點在哪裡”“沒聽說過包裝可以回收,一般就扔在樓下垃圾箱了”;有的表示“見過,但離家遠,送過去太麻煩”。此外,回收率低與消費者環保意識不夠密切相關。

賣家為獲好評,包裝“用力過猛”

“有些商家包裝得實在太誇張,有必要包那麼多層嗎?拆著都費勁,還產生一堆垃圾,特別不環保。”正如一位熱衷網購的市民所言,在大量產生快遞包裝的網購領域,快遞包裝能否綠色減量,這往往取決於眾多商家的意願。

“每一個東西都要包到位,因為買家看我們包得不嚴實,會不給好評。如果產品破損再退回來,我們更不划算。所以對於包裝,我們是能包幾層就包幾層。”一位長期代購日本、南韓等國家商品的網淘賣家這樣說,他平時打包快遞,無論瓶瓶罐罐的大小,都會纏繞至少五圈以上的塑料泡沫紙,全方位纏上膠帶,然後再裝紙盒。那麼,這種“用力過猛”的打包方式,成本究竟是多少?

據一位月銷量在1000單左右的母嬰產品賣家透露,他的店鋪一個月大約會用掉約1000個紙盒、15卷膠帶、6卷打包防震泡沫。紙盒的成本,根據大小有所差異。按這樣的成本核算,這位賣家一個月用於紙盒的成本僅800元,加上膠帶和泡沫的支出,總的打包成本為1200元左右。“實際上,這個打包成本並不高。所以我們不會節省這方面的錢,若包裝不嚴導致產品破損,我們損失得要多很多。”該店家表示。

“綠色快遞”遇冷,快遞垃圾持續氾濫。

對於快遞包裝的綠色和減量化,這位母嬰產品賣家表示,“我們也知道這樣打包不環保,如果有新型環保打包材質使用方便又能夠保障產品不破損的話,我們也願意考慮使用,現在這種打包方式很浪費時間,客戶拆起來也費勁”。

目前,多數網購商品,都由商家自己進行包裝。而包裝是否用心、結實,通常成為買家評價商家的指標之一。所謂的“包裝用心”,基本上就等同於用料多、包得嚴。“我平時網購都會仔細翻看評論,如果看到差評就直接忽略掉,這樣能提高篩選效率。包裝不用心的話,說實話我也不敢買。”呼和浩特一名大學生說出她的購物心得,有一次她花了500多在網上買了一瓶粉底液,結果因為包裝簡陋而破損,又因包裝破損不能拍下面單作為證據,得不到應有的賠償。

“綠色包裝”成本高恐成制約

雖然網購領域過度包裝成“災”,但一些快遞企業已開始試水“綠色包裝”,申通、中通、圓通等老牌快遞企業已有一些探索動作。近年來,不少物流企業開始嘗試可重複使用20—100次不等的帶晶片的環保週轉袋來代替一次性編織袋,同時物流過程中所用的紙箱、檔案封、運單、貼紙,均已採用100%可降解的材質。

去年,蘇寧物流推出了一種可迴圈利用的共享快遞盒“小黃盒”,只需要拉開一枚綠色封箱釦,使用者便能開啟盒子取出快遞。“小黃盒”不使用任何膠帶,快遞員可以摺疊好直接帶走。據了解,這一共享快遞盒,至少可以摺疊使用60次。除此之外,京東的專利防撕袋可以進行迴圈使用;菜鳥通過智慧打包演算法技術可以快速將商品長寬高和包裝盒承重進行匹配,從而實現一定的包裝減量。

在堆積如山的快遞中,“綠色包裝”零星可見,“綠色快遞”難推行。

蘇寧北京物流副總經理石朋飛介紹,目前,全北京投入使用的共享快遞盒一共2萬個,今年計劃將投放量增加到10萬個。石朋飛算了一筆賬,這10萬個共享快遞盒反覆使用,一年至少能節省700萬隻傳統紙箱。如果按照每個紙箱120g,生產1噸紙需要20棵樹來計算,700萬個紙箱需要840噸紙,10萬個共享快遞盒相當於保護了16800棵樹木。

雖然部分企業對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有所探索,但是相關企業負責人也坦言,新型環保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從長遠的效益和保護環境的立場出發,企業有責任去推動這件事,但是‘綠色包裝’的成本會比一般的包裝高很多,全面普及恐怕還是比較難。”中國快遞協會相關負責人也指出,環保材料成本偏高,將成為推進快遞業綠色發展的一大難點,“現在面臨的最突出、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新型材料成本太高”。

一位物流行業負責人也表示,對於是否採用“綠色包裝”,自己最看重的還是成本,“因為快遞包裝是我們經營的成本之一,如果環保包裝材料成本太高,就不大會考慮”。

政府企業消費者要責任共擔

業內人士表示,減少快遞包裝垃圾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認為,“快遞包裝綠色化,其實是社會問題,涉及物流行業線上所有的參與者,一個企業和一個行業的努力是有限的,‘綠色快遞’的實現需要行業上下游以及各個關聯方共商、共建、共管,涉及全民環保意識、綠色產業聯動、建立包裝迴圈體系、完善政策標準體系這四個方面。比如包裝迴圈體系,涉及垃圾的回收,在快遞處理的鏈條上,我們需要將很多措施、手段融合進來。”

“綠色包裝”的成本比一般的包裝高很多,全面普及比較難。

對於企業來說,應充分認識和承擔社會責任,也需要從長遠發展來看待企業成本。“VLOOP蔚路迴圈”團隊創始人王曦介紹,迴圈“小藍袋”量產後價格約1.5元,可使用30至50次,在保證歸還率和計算損毀率的前提下,平攤到每次的費用約5分錢。“根據模型測算,歸還率要做到95%以上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因此,消費者的配合是可回收體系運轉起來的關鍵。”希望企業在設立包裝回收裝置的同時,多考慮如何鼓勵居民配合回收,比如給予相應的快遞優惠券或積分等。

不少受訪人士均表示,快遞業的綠色發展,可以減少地方政府垃圾處理的壓力,政府應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環保發展動力。目前,關於“綠色快遞”的推廣工作,在政策標準體系上,主管部門已經提出了國標、行標兩個標準,整個產業鏈只有按照標準進行使用和推廣,相關監管部門加強監管,政策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又放大招,阿里在支付創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其他人騎馬也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