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4月8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聯合釋出了《5G訊息白皮書》,重新定義了5G時代的簡訊形式、業務場景與應用模式。同時,為了增強傳播效應與“生態”感,三大運營商還拉來了華為、小米、vivo、OPPO、中興、三星、聯想、魅族、海信、蜂動、菊風等11家終端合作伙伴站臺背書,聲勢很是隆重。

果不其然,資本市場很快給出了積極的迴應。兩日內,包括海聯金匯、夢網集團、神州泰嶽、彩訊股份、佳訊飛鴻在內的多隻RCS(融合通訊業務)概念股漲停。一時之間,頗有又一新風口誕生的態勢。

而在該業務推出後,集微網發現,媒體更多地將其與“微信”類比,直指運營商的對決意圖,尤其是在近年來運營商“管道化”壓力如芒在背的背景下,推出這一新業務的時機與目的實在引人遐想。

4G智慧簡訊的“再包裝”

所謂的“5G訊息”,其實並非新鮮玩意兒,而是4G時代“智慧簡訊”的升級版。

所謂“智慧簡訊”,是富媒體資訊的一種,即將傳統文字簡訊擴充套件為包括文字、圖片、視訊、地理位置等融合資訊形式,並可實現雙向互動,提供場景服務的新一代簡訊產品。

“如果放在2G、3G時代,‘智慧簡訊’就是移動電信推的彩信、飛信業務。”一位運營商人士告訴集微網。而到了4G時代,一方面更高的網速與頻寬使得語音、視訊等多媒體方式得以傳輸;另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的繁榮也使得網際網路廠商OTT業務興起,微信便是其“智慧簡訊”模式紅利的主要受益者。

因此,該人士告訴集微網,如果對應成日常熟悉的場景,消費者完全可以把智慧簡訊理解成為微信,因為其既包括個人與個人的對話業務,也包括個人與企業的對話業務。

比如,在收到企業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同時,在簡訊下方即會出現選單欄,可將使用者引流至產品各頁面。可根據企業傳送簡訊場景不同,匹配不同的卡片和選單服務。這其實就是典型的“5G訊息”形式。

按照此次《5G訊息白皮書》介紹,5G訊息業務是終端原生基礎短訊息服務的全新升級,依照互動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即個人使用者之間,以及企業與個人使用者之間的資訊互動。對於個人使用者而言,5G訊息將打破傳統簡訊對每條資訊的長度限制,內容方面也將突破文字侷限,實現文字、圖片、音訊、視訊、位置等資訊的有效融合。

可以發現,若將上面這段表述中的“5G訊息”換成“微信”,也完全沒有違和感。但多位業界人士向集微網表示,運營商主推5G訊息之意,或許並不在以“微信”等OTT為代表業務的C端市場,而在B端。

眾所周知,隨著微信等網際網路OTT業務的出現,運營商的簡訊業務一度被認為接近死亡邊緣。工信部資料顯示,2012 年全國移動簡訊傳送量達到了 8973 億條,這是中國簡訊數量最高峰的一年,但同比往年僅增長了 2.1%,增幅已連續四年下降,自此之後,中國手機使用者傳送的簡訊數量開始下降,2014年更是大跌14%,降至冰點。

但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自2014年-2019年,全國簡訊業務迎來連續6連升。2018年更是同比增長14%,而到了2019年,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9年1-8月全國移動簡訊傳送量接近9812億,工信部執行監測協調局資料顯示,全國移動簡訊業務量同比上年增長37.5%,增速較上年提高23.5個百分點,移動簡訊業務收入完成392億元。

運營商通過分析資料發現,簡訊業務觸底反彈的主要原因來自於企業簡訊數量大幅增加。資料顯示,2018年企業簡訊傳送為5960.87億條,以增幅平均值37.5%,2019年企業簡訊傳送規模接近8200億條,預估佔據全部簡訊總量的八成以上。

另一方面,隨著號碼驗證等簡訊業務成為企業的主要業務,如何節省成本成為很多企業的考慮因素。據集微網了解,僅滴滴一家公司在2018年的簡訊成本便達9億元,按當時滴滴4.5億使用者,3分錢/條的簡訊成本計算,滴滴在2018年大約傳送了300億條簡訊,平均每位使用者66條。

此外,國內RCS簡訊提供商小源科技首席營銷官肖冀邯曾告訴記者,企業自身也發現,每一條企業簡訊已變成一次使用者觸達的機會,同時傳統B端市場粗放式的廣告內容投放已很難再打動C端使用者,更為精細的智慧情境化推送服務也會更有效觸達真正有需求的使用者。

運營商勝算幾何?

不過,市場潛力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好則是另一回事。對於運營商做5G訊息的前景,集微網也詢問了多位業界人士的看法,得到的反饋褒貶不一。看衰者則認為,即便5G簡訊業務在B端市場有極大前景,但飛信易信業務殷鑑在前,已證明運營商做產品的能力實在不可恭維;看好者認為,企業級市場對於簡訊業務的需求量很大,市場空間充足,即便運營商勉強做到及格,也能獲利。

筆者自身則謹慎看好5G訊息的未來,原因有兩點:一方面,不管是移動力推的飛信,還是電信力推的易信,運營商彼時或許也並未明白其精確定位目標使用者到底是C端還是B端,而是在面對微信步步緊逼之下的倉促出招,加上推廣營銷能力也無法與網際網路公司匹敵,直接導致後續的失敗。

另一方面,飛信微信失敗的一大原因在於運營商各自為戰,試圖以一己之力吞下市場,而此次則是集整個產業鏈生態之力於一體,業務推進的力度與廣度都不可與此前同日而語。目前,包括華為、中興、小米、三星、OPPO 等國內終端主要廠商與億美軟通、小源科技等在內的RCS提供商,都對此次運營商 5G 訊息業務表示了支援,這也增加了其成功的勝算。

不過,5G訊息需要面對的挑戰也同樣嚴峻,雖然運營商無意動微信的C端蛋糕,但企業公號同樣是微信的主營業務之一。此次在5G商用與ICT融合趨勢之下,運營商自身業務轉型的壓力無疑已日益迫切。此次5G訊息的推出,也是運營商在業務“去管道化”探索路途上做出的努力之一,不管5G訊息未來成敗如何,使用者都會是最大的收益者。(校對/張浩)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劉強東告別京東,一切來得如此之快!